回避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有很多人将回避型回避的原因归结为伴侣的错误行为、回避型的敏感等等,但是这些都无法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疏离回避在和一个情绪稳定、反馈积极的伴侣相处时也会进入回避状态?今天我们就从回避型回避的激励、导致回避产生的因素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为

什么回避型依恋会回避?回避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篇能帮助回避行和回伴走出内耗的视频,建议收藏。简单来讲,回避型之所以会在亲密关系中陷入回避状态,就是因为自身在关系中感受到了极端的恐惧,而想要从关系中逃离。这种从亲密关系中逃离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回避期。因为促成这种在逃状态的原因是恐惧,所以逃离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自然是以我为中心的,不讲理的。比如说,回避型会刻意和你拉开距离,找各种理由不回你消息,在你身上找茬挑刺,对你进行语言攻击,断崖式的分手等等。

这些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逃离,二、被动防御。而当以恐惧为代表的负面情绪随着时间及安全感的回归而逐渐消失后,回避型就会结束这种在逃的状态,回避期也会随之结束。此外,除了回避状态和回避期之外,回避型因为自身亲密疏离的特征,对一个人的喜欢也会逐渐的降低。这种喜欢程度的逐渐降。场地就属于是感情降温的问题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爱了。虽然这也是回避型身上经常发生的问题,但是不同于回避期,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结束,感情丧失就真的回不来了。在恐惧回避身上更多的发生的是回避,而在疏离回避身上更多的是不爱。如前文所说,导致回避型进入回避状态的直接原因是自身无法控制的情绪,而这些无法控制的情绪中又以恐惧为代表。那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感到恐惧后是逃离亲密关系,而不是像焦虑型一样更需要亲密关系?

这是因为回避型的核心需求是个体独立,而非是亲密依恋。那么回避型对抗恐惧不安的方式也是寻回个体的独立。就比如说焦虑型的核心需求是亲密和依恋,所以感到不安焦虑时,焦虑型会通过增强自己的核心需求来加固自己的人格框架。所以焦虑型在不安焦虑时更加需要亲密关系,而回避型需要的是个体独立。所以在感到恐惧不安或者是陷入某种其他的负面情绪中时,回避型都更加需要寻回个体的独立,即便导致回避型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并不在你身上。回避。星也一样会进入到找回独立,避开亲密关系和其他社交的状态,到这里我们还有一个疑惑,回避型的这些情绪到底都是哪来的?敏感吗?它算是一个原因,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在伴侣很稳定,提供的价值也很多的关系中。敏感不能解释为什么回避型会进入回避状态。其实。回避型在关系中感到恐惧,开始回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本身的个体独立和完整遭到了破坏。

我们逐条分析,首先,回避型的核心需求就是个体的独立和完整,这是在童年养育过程中形成的。其次。任何人的核心需求遭到破坏,就会感到恐惧,感到生活即将崩塌,进入不稳定的状态,然后开始疯狂的寻回自己的核心需求,最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两个人之间距离的拉近,其实都是在破坏一个人的个体的独立和完整。

所以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回避型一定会经历个体的独立和完整被破坏,整个人感到恐惧,开始回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要亲密关系升温,两个人关系拉近就会发生,所以他只和回避型本身的回避程度有关,和伴侣是谁,伴侣做了什么都无关。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关系明明很稳定,回避型一样会回避以及疏离。回避明明不敏感,但也会回避这两个问题了。避免它的方式也只有一个,就是在个体的独立和完整被破坏之前,就停止关系的升温。但是恐惧的来源不止一个,比如前面提到的敏感,它也在加速加重回避的发生。很多恐惧回避自身是极其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羞耻心以及非肠怕可能存在的伤害,如语言攻击、否定、肢体暴力等等。所以在遇到一些比较心大,本身情绪不够稳定或者经常输出负面情绪的伴侣时,回避型就会因为自身的高敏感而受到伤害。比如有些人在和回避型相处中,总是觉得回避型做的不够好,然后反复否定回避型的想法,总想去教回避型怎么做,以及一些焦虑型感到焦虑后会行为失控,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这些来自关系中的不稳定会加速回避型情绪积累的速度,以及导致回避型积累更多的情绪,最终导致回避其更早的来临,回避的程度更加夸张。

最后,我们来对导致回避型回避的因素进行一个梳理,一、亲密关系升温导致回避型的个体的独立和完整遭到破坏,这是回避型进入回避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过程中主要受两个问题影响,一、关系的亲密程度,二、回避型的回避程度。二、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这是回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它会导致回避期更早的来临以及回避的程度更高。这部分同样受两个方面影响,以回避型的敏感程度。二、伴侣的行为。三、外部的影响也会是干扰因素,但是它并不总是出现,比如回避型在工作、学习、社交中受伤或感到压力,也可能需要更多的个体的独立来对抗这种压力,从而在关系、伴侣都没问题的情况下进入到回避期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