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6年来不曾间断的约定——

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启幕。自那时至今,已经有超过1700位专家学者出席峰会,超1800家单位参展,促成近2600项数字经济项目签约落地,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有福之州·对话未来”“闽江夜话”等广受好评……作为观察数字中国的风向标,峰会一次次映照出福州、福建乃至中国的数字发展图景。管中窥豹,我们亦可从中探寻数字在华夏大地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

数字科技展品亮相数字峰会(资料图片)。记者 池远 摄

这是守正创新的6年

年年相约,岁岁不同。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不拘于惯例、不流于形式,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前沿、寻求突破。

去年,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特别增设了数字产业集群、数字文化、数字教育发展与治理、人工智能4个分论坛。活动现场,与会嘉宾畅所欲言,探讨时代之问。

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分论坛探讨深化数字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为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分享前瞻思路和发展举措。

如何激发文化产业创造活力?数字文化分论坛以“自信繁荣:数字文化赋能社会发展”为主题,邀请嘉宾共商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之计。

数字化如何引领教育变革新风向?数字教育发展与治理分论坛围绕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内涵与实施路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举措与成效、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公平提质等领域进行探讨。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人工智能分论坛旨在构造产学研用产业链条通路,搭建多学科、多主体、多领域交流的广阔平台,助力建设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为推动实现数字中国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增设的分论坛结合数字中国建设最新热点、重点,主题更新潮、内容更全面、特色更鲜明。”峰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会上有创新,展上亦有突破。去年,峰会首次设立数字乡村主题展,重点展示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成果为基础,融合各地区、各部门实践探索出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应用场景。展览呈现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数字文化等7大板块,重在突出体验感、直观性,旨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乡村建设样板。现场,新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农业无人机、水下巡检仿生金枪鱼等田间无人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吸引了众多体验者围观。不少体验者纷纷感慨“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物联网服务及应用”。

这是谋求实效的6年

聚焦数字技术发展热点,数字峰会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打造自主品牌系列赛事——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构建起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赛事生态体系,助推数字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落地应用。

福山郊野公园,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不少。他们在公园的智慧大屏前完成注册后,即可通过打卡桩的人脸识别完成任务,收取绿色能量积分。如果在公园游玩时需要给手机充电或者使用网络,还可以将绿色能量直接兑换相关服务。

这项游园新体验正是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设计赛道的金奖作品“未来公园城市蓝图”项目在福州的落地应用。“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核心,融合数字技术,建设人民满意的绿色空间。”该项目的联合获奖团队代表、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李苗裔表示,通过参加大赛,“未来公园城市蓝图”项目在理论架构和关键技术上都实现了提升,产学研各方智慧的汇聚,也赋予了项目更蓬勃的生命力,使它能在多个城市公园“落地生根”。目前,该项目已在福州西湖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多个公园进行应用和拓展。

“跨城市的制造产业链云端协同解决方案”也是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设计赛道的金奖作品,目前该项目已在福州、厦门、泉州等众多城市的2万余家制造型企业落地应用。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参赛,他们也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基于参赛获得的反馈和建议,我们及时对产品和技术进行迭代升级,为跨城市的制造产业链云端赋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个比赛是数字城市的真实案例竞赛,真正关注百姓的需求,做到了小切入、大收益。”数字城市设计赛道专家评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说,这两年来,看到大赛的项目成果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市民群众的生活中,他感到十分欣喜。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是数字峰会品牌化的专业赛事,2019年开始举办。大赛始终遵循开放办赛的理念,截至去年,五届共汇聚258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多方生态合作伙伴协同办赛,累计设置118道贴近产业应用的赛题(赛题方向),报名参赛选手超10.4万人,共有1929支团队(企业)获奖,总奖金2987万元,吸引了全球各行业优质团队与顶尖人才参与,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数字产业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这是与“榕”相伴的6年

数字峰会落地有福之州,自然彰显榕城特色。每一年,与会嘉宾、市民游客都从中收获了别样的参会体验。

第一重特色体验:游闽江水道,览数字万象。

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重头戏之一——“数字经济·闽江夜话”活动在美丽的闽江航线上举行。“工业之舟”“健康之舟”“金融之舟”“治理之舟”“未来之舟”满载着各个相关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同时启航。嘉宾们在游轮上一边分享观点看法,一边欣赏闽江夜景,夜话活动收获满满。

作为数字峰会的重要配套交流活动,“闽江夜话”不断推陈出新。比如,2021年,第四届数字峰会的“闽江夜话”活动就增加了许多创新亮点:市场化运作为“闽江夜话”活动带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品牌升级为“闽江夜话”活动增添光彩,将会场设在新造的“闽江之恋”“闽江之星”两艘绿色环保游船上,活动提档升级。去年,第六届数字峰会的“闽江夜话”活动又呈现一个新的特色亮点——景外听乐、乐中赏景。围绕“闽江之心”品牌打造,福州持续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推出“闽江之心”文旅一台戏活动,打造“闽江之心”周末露天大剧场。

第二重特色体验:于千年坊巷,话数字前景。

2019年,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增设“有福之州·对话未来”活动。“有福之州·对话未来”活动以互动、轻松、趣味为主基调,让嘉宾亲身体验数字中国建设给经济和生活带来的美好改变,并为数字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多年来,“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系列活动在三坊七巷举行,行业专家、政府部门、业界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医疗建设、智慧教育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交流,现场发布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整体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构想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的未来前景,为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第三重特色体验:逛“闽江之心”,观虚实融合。

2022年,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之时,以“福元宇宙”为主题的数字交互之夜点亮榕城。此次数字交互之夜打造了世界跨越最长(跨度5659米)的AR演绎、涉及建筑最多(共328栋建筑)的AR全城演绎、首个难度最大的跨江AR演绎,呈现一种与真实世界相连的全新虚实相融的交互与视觉体验,闽江夜色与数字科技的梦幻联动,打开了欣赏“闽江之心”的新视角。

去年,“福元宇宙2.0”基于“闽江之心”真实场景,依托增强现实技术,创造性地构建出集数字消费场景、城市文化内容、全民互动营销为一体的城市级创新消费新地标。一时间,这里多了很多举着手机四处奔跑的人。他们通过手机里的“福元宇宙”APP,一边观赏眼前虚拟与现实交相辉映的世界,一边争分夺秒进行寻宝游戏。

从1.0到2.0,转变的关键是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实景街区的基础上,“福元宇宙2.0”对单体建筑及空间进行增强现实技术展示,基于华为河图的厘米级空间计算、强AI场景理解、高真实感渲染及大规模3D地图构建四大核心技术,形成现实场景+虚拟影像的AR创新性融合体验。(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