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网上基本分成了两派,本科出国读文科和本科国内+硕博留学。其实大家说得都有一定道理,不过小A还是比较赞同某位网友的答案。

摒弃就业考虑,从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来讲,本科阶段是是人的价值,人生,思想建立的最重要的阶段,相对较而言,学”文“比学”实用“更值得倡导。

说得很有道理。

前些天有朋友送了一本书,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如是我闻》,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学生们,请牢记自己的特权,并为此特权自豪。你们不会永远拥有这种特权。啊,光阴似箭,请务必好好珍惜,切勿玷污了自身。地球上的瓜分之事,待你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即使你不想要,它也会自动找上门来。你们会成为商人,成为编辑,成为官员。但在神的宝座上与神并肩而坐这种事,走过学生时代便不会再有,错过之后便不会再来。

私以为正适合大学里,尤其读文科的各位。同学们,文科本身就不像理工科那样“功利性”,其真正的价值也并非让你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但它所能带给你的益处,却是那些毕业后就能获得不错薪资的专业所不能比拟的。这绝非妄言。

另外,学什么专业和以后做什么其实并不一定要绑在一起,很多人进入了和专业不相关的行业,一样能够成功。重要的大学里你所学的东西是否能够持续为你提供支持。现在的情况是,小A经常会看到一些朋友在讨论选专业的情况时,都是以就业为首要目的的,读什么专业也基本上固定了将来的行业。当然这并无不妥,尤其是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需要尽快收回留学的成本。而文科不受待见是因为它看起来并没有教授具体的赚钱方法。但人生并非短暂的几年,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几十年,文科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来——你受益的将会是一生。

有网友也提到了在美国实际上是精英阶层更多地把子女送到文理学院读书,这也说明文科比大家想象的更加重要。美国文科教育和国内的文科教育也有着天壤之别。相对而言,国内的文科教育有些死板,更倾向于给出标准答案,而美国的教育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教给你的不是一个固定答案,而是通过搜集资料,阅读分析,最终得出你自己的答案。这种思维方法,研究方式的培养才是文科教育的价值所在。以题主的家庭条件,如果选择读文科,去美国是比国内更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本科阶段在来一个double major,前提是你有精力有能力。

最后再强调一遍,以上所有答案都是基于题主的家庭条件足以支撑题主去美国读文科,如果是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持的同学,建议还是“功利性”一点,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