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2日,第113个护士节,也是母亲节。护士和母亲,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身份同时汇集,适逢护士节和母亲节,南都记者采访了六位护士妈妈,听她们讲述双重角色的心酸与幸福。

成为母亲后,去帮助更多的母亲

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主管护师郭利香看来,产科迎接许多新生命的同时,也见证了不少女性成为母亲的重要时刻。从事护士工作16年,当妈妈12年,双重身份让她感触颇多:“理解母亲,成为母亲,帮助更多女性顺利成为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主管护师郭利香上门为产妇服务。受访者供图

郭利香回忆,一次夜班后的雷雨夜,一名失聪母亲的求助让她印象深刻。当时,刚下夜班的她十分疲惫,正准备睡觉时,接到了同事的信息:一位失聪的母亲乳房胀痛不适,又不熟悉吸奶器的使用,导致乳头破损。

考虑到患者迫切的需求,郭利香毅然决定上门服务。当她冒着大雨来到这位患者家中,见到她期待而感激的眼神,郭利香顾不上自己的疲惫,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因为和患者存在沟通障碍,她更耐心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专业的指导。顺利通乳、疼痛逐步缓解后,患者眼中闪烁的泪光击中了郭利香。“看到她能很好地给宝宝喂奶那一刻,我感受到我们的护理服务,不仅仅是治疗,也是一个传递爱与帮助的过程。我们是在每一个母婴需要的时刻,给予他们力量和信念,帮助无数个妈妈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不再孤单。”

“生孩子的时候,是女性最脆弱的时候。”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护师林小婷说,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护士的作用甚至比丈夫更重要,母亲的身份让林小婷更加清楚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后的护理需求。“我们还要学会爱自己,我们开开心心的,才能给妈妈们提供更好的帮助。”

护士工作不仅救人治病,还治心

成为母亲后,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护士李婷婷也更能感受到自己在“双重身份”下的变化,更能理解家长们对孩子病情的担忧。有一次,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来了一位因心理问题急需就诊的孩子,面对焦急无助家长,她与同事们耐心安抚,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感受,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持,引导他们就医和接受治疗。孩子的情况慢慢得到改善,家长非常感激。她深深感受到,护士不仅救人治病,是医疗团队的一部分,更治心,是患者和家属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十一区工作的谢美雪有更深的感悟。有一次值夜班时,病区里的病人都已入睡,她发现一名抑郁症患者迟迟没有睡觉,目光无神。谢美雪靠近他的床边询问情况,患者没有理她。谢美雪经过一小时反复努力沟通,患者终于敞开心扉,向她倾诉自己患病后对父母感到痛苦与内疚。谢美雪从一名母亲的角度安慰他,帮助他解开心结。在谢美雪的鼓励下,这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康复出院。

护士工作苦,但一点甜就可以治愈

患者康复顺利出院,是医护人员最欣慰的事。“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琐碎而复杂,不仅包括打针输液,还要给患者做基础的生活护理。”谢美雪说,有一次,病房里住进了一个蓬头垢面的患者,她和同事耐心地为他沐浴更衣、修剪头发。一番照顾后,患者的情绪从焦虑狂躁转为平静,慢慢安静下来接受治疗。在谢美雪看来,虽然很多时候精神科护士的工作不被人理解,但是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内心充满欣慰和自豪。

患者的理解,同样给她们带来温暖。林小婷回忆,有一次夜深人静时,她正准备入睡,突然收到一则感谢短信,是一名患者出院后,记住他们在医院时的照顾和关心,表达了真诚的谢意,让她很感动。“护士工作有时候真的非常累,非常辛苦,但是有患者理解,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

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助产士冯燕芳看来,很多让她们感到治愈的瞬间,更多是一些与患者相处的微小细节。在一次妈妈产后42天满意度访谈中,有位妈妈提到最满意的护士是她,并且给了她很高的评价。“她提的时候是全名,因为大多数人喊的是我们的简称。”后来冯燕芳了解到,这位妈妈是听了产后母乳喂养的科普宣教,并通过她的指导,进行母乳亲喂,实现纯母乳喂养,因此记住了她的名字。这让冯燕芳印象很深刻,她说:“说得再多,都不如直接教,让她得到知识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助产士冯燕芳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生活中一两分甜,可以冲淡工作中八九分的苦,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燕妮说,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家人贴心的照料,让她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有时候工作到很晚,回到家,4岁的孩子会为她倒上一杯水。有时候外出学习到很晚,爱人接自己回家,给自己煲了一碗汤,李燕妮说:“一下子有个意外的惊喜,哪怕是一碗汤,我都会很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燕妮(右)。受访者供图

护士工作特殊,经常日夜颠倒,也没有节假日,留给家人的陪伴太少,总让郭利香感到有些内疚。“孩子会很小心翼翼地问我有没有空陪他玩,要是我说我要去工作,他就会表现得比较失望,要是我说可以带他去玩,他就会眼睛放光,特别开心。”郭利香说,好在丈夫支持她的工作,包揽下家里所有的家务,孩子也非常懂事,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她更加心无旁骛地工作。

提到孩子,冯燕芳满脸笑意。“孩子知道我是助产士,会跟别人说自己妈妈是给别人接生宝宝的,甚至会自豪地对身边小伙伴说‘你可能是我妈妈接生的哦’。”冯燕芳说,孩子理解自己工作上的辛苦,也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有时还会跟奶奶说:“妈妈很辛苦的哦,要给她一个大红包!”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王诗媛 实习生 黄素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