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怪象,同为父母的节日,母亲节相当的热闹,但是父亲节却默默无闻,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这个不禁让人有些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记得在母亲节的时候,孩子的学校还特意举办各种活动,让其参与其中,而且还有各种礼物,让孩子送给自己的妈妈,可是到了父亲节,孩子都不知道有这个节日的存在,学校也没啥什么活动,就好像这一切都不存在似得,这确实让人有些意外。虽然父亲节不是法定节日,但好歹也是世界性的节日,怎么就没有存在感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认为有3个原因非常的重要。

1、 父亲节的日子比较的难记

因为它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用的也都是欧美的计算方式,所以会让国人觉得特别的别扭,而且还非常不好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母亲节也是如此,但是男性在感情的敏感度上,还是不如女性高的,对节日往往也不太重视,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只要是没有历史传统的节日,在中国几乎都成为了购物节,还有电商促销日。

2、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男性价值更低

我们平时也可以发现,男性消费其实是比较少的,而且消费频率也比的低,尤其是成为父亲之后,那么消费就更低了,甚至都不敢去消费,再加上,市场上,对于男性的礼物其实也不多,人们选择的面也比较的狭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对于男性来讲,消费是比较理性的,很少会冲动消费,这样一来母亲节,好像更加有性价比,商家自然也不遗余力的去宣传,炒作这个节日。

3、 受到传统思维的一个影响

笔者个人觉得这和文化民族也有关系,传统文化的父亲都宣扬大爱如山的无言之教,父亲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深长无言的爱,所以相对来讲,会比较的内敛,而且提及的也比较少,这也导致,不会出现大肆宣扬的一个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这个和长期传统思想观念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作为父亲的角色,一直都是低调,无私奉献,父爱如山等说法,那么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来讲,父亲的角色,也就没有那么张扬了。

当然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资本家在父亲节这天,实在是炸不出什么油水出来,缺少了宣传,自然存在感就会比较的低。作为父亲的一个角色,还是比较难的,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房贷之类的,本身就压的喘不过气来,何谈的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中年男性是出钱养家的群体,不是消费的群体,没有人关心生产力主力中年男性群体,这个是很悲哀的现实。正所谓母爱挂在唠叨的嘴上,父爱藏于深邃的眼神!二者不尽相似,但却也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