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标题

药食同源植物复合多糖提取优化、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

药食同源物质是将食品和药品的功能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既可用于食品也可用于药品。截止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公布了110 种药食同源品种,其中植物种类103 种。药食同源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复合多糖是2 种或2 种以上多糖组分复配而成,根据目标功效需求或特殊目的而设计的复配多糖组分。本研究以药食同源物质山楂、荷叶、苦荞麦、决明子、枸杞以及茯苓为原料,依照质量比4:2:2:1.5:1:1进行混合,提取复合多糖。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数量化理论,优化复合多糖提取方法,并构建复合多糖得率和降血脂活性预测模型。另外,探讨分级乙醇沉淀法提取的复合多糖不同组分对其理化性质、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的影响作用。同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合多糖抗高脂血症作用机理。此外,对复合多糖分离纯化,测定其理化指标并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本研究可为药食同源植物复合多糖在医药和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嘉宾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栩 高级工程师

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

天津市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天津市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精准检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天然产物提取、结构表征、生物活性,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研制和功效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2 项。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等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食品科学技术学报》(EI)《食品工业科技》(EI)《Journal of Future Foods》(ESCI)《精细化工》(EI)青年编委。

实习编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刘芯;责编:张睿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进一步促进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全面践行“大食物观”的指导思想,持续提升食品科技创新和战略安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共同主办, 登赫(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赞助 的“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即将于 2024年5月16-17日 在 中国 北京 召开。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

为提高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和食品科技产业支撑能力,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用油质量与安全)、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时间: 2024年 8月 3—4 日 ,会议地点: 中国 湖北 武汉 。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