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旅行结婚中,山川、河流、沙漠、湖泊,都见证了我们的幸福。”

刚结束的“五一”假期,25岁的吴贵洋和左琦峰在老家河南郑州举办了一场简单的旅行结婚答谢宴。此前,他们刚完成一场为期半个月的“大西北”旅行结婚。

茶卡盐湖、恰西森林、七彩丹霞、鸣沙山……在那拉提草原上,左琦峰单膝下跪求婚,递给吴贵洋一束鲜花,两人在背后雪山的见证下幸福地拥抱。在青海湖漫天纷飞的大雪里,两人手拿“喜”字定格下浪漫瞬间,“婚姻如旅行,未必天天都是好天气,但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正在筹备婚礼的90后夫妻李然和陈晓婷,认真计算了在北京办一场婚礼的开支。酒席大约5000元一桌、婚礼草坪场地费不低于2万元,再加上司仪、摄影、装饰物,总计近40万元,还需要提前很久才能订到满意的地方。最终,他们决定放弃传统婚礼,改为旅行结婚。“相较于既花钱又费心力的仪式,还是把这笔钱花在自己身上比较开心。”李然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当下,不少年轻人放弃流程复杂的传统婚礼,选择旅行结婚。相较于有着复杂仪式、高额费用的传统婚礼,这些年轻人主打“悦己”和“性价比”,更看重婚姻本身的意义。

在结婚前,吴贵洋曾参加过朋友的婚宴。按照河南的习俗,婚宴上需要进行双方“拜亲戚”的仪式。“这是当地的一个传统习俗,但对于‘吃席’的很多宾客来说,这个流程既漫长又无趣。”吴贵洋一边等待“开席”,一边暗暗决定:“我自己的婚礼,一定要去掉这些繁琐的仪式环节。”

但在和家长商量时,吴贵洋的妈妈说出了顾虑:“不办传统的婚礼,会不会让村里人觉得,你嫁女儿怎么什么仪式都没有,司仪也不找,亲戚也不拜,是不是男方舍不得花钱,不重视你们。”吴贵洋劝妈妈:“不用担心丢面子,也不用在意别人的想法,我们自己活得开心就好。”

在新疆旅行时,吴贵洋和左琦峰遇到了许多“夕阳红”旅行团,“年纪大的叔叔阿姨看到我们举着喜字也不觉得奇怪,说最近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这样旅行,都祝福我们。”吴贵洋印象最深的是在青海的察尔汗盐湖,两人把“喜”字打开拍视频,一位游客大声喊:“新婚快乐!”这让吴贵洋非常感动。

吴贵洋把自己旅行结婚的视频发到网上,收获了几千位网友的点赞和评论。“很多人说自己也想这样做,但双方的长辈不太同意。”吴贵洋说,“我希望我们对于旅行结婚的实践,能打破一些传统观念。”

90后浙江女孩吴萌萌的结婚旅行主打一个“物美价廉”。她在网上买了一条价值19.9元的头纱,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买了一条折合人民币100元左右的白裙,开启了为期13天的欧洲结婚之旅。没有彩礼、没有酒席、没有接亲,对于吴萌萌而言,这场旅行结婚实现了她一直以来对于婚礼的期待——自由、随心。

吴萌萌至今还记得,家中姐姐结婚时,酒席摆了六七十桌,订婚和结婚的开销加起来,前前后后一共花了70万元。还有同事在老家办婚礼,摆了三天宴席,前两天吃饭,第三天办仪式,开销也很大。而她的欧洲之旅,除去购物,总共花了4.5万,还没有姐姐结婚开销的零头多。

“赚钱很辛苦的,用传统形式办一场婚礼真的太费钱了,也很没有价值。”吴萌萌不想把钱花在自己不喜欢的仪式上,两家父母商量后,同意让两人旅行结婚。

在奥地利的戈绍,吴萌萌和丈夫见到了梦想中的生活。“那里有着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脉,镇上只有一个超市、一家加油站和一家银行,四处都是绿地,自由的气息飘散在草地和空气里,人们在这里安安静静地生活,静谧又美好。”

“我看过也参加了很多人的婚礼,很庞大也很豪华,花费很多。我更愿意把这笔开销花在我愿意的地方。”结婚旅行结束后,吴萌萌取消了原计划的答谢仪式,把旅行结婚的视频剪辑好,发给了朋友和家人,“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很酷!”

“时代在变化,我们也都在进步,没有必要恪守陈规一直按照一个流程走下去。”在吴贵洋看来,传统的婚礼仪式有它的美好与浪漫之处,但更重要的还是观照自己的内心。“我更喜欢旅行结婚。它的意义在于,旅途中两个人互相照应,更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

“婚礼可以是我们怀着爱与深情,投入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当我们想起这一时刻,都能嘴角上扬。”陈晓婷和李然希望,未来也能在山川万物的见证下,在旅途中许下相爱一生的承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