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一位明朝皇帝,他在位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明史中却享有很高的地位。尽管他在位时间短,但他实际上有着相当长的执政机会,这使得他的表现有了充分的时间。他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夺权的藩王,而他却与父亲的性格完全相反。尽管他登基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他在位后的行动与他的父亲和祖父完全不同,这两代皇帝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夺取皇位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明的皇帝实习生——明仁宗朱高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太祖加持:亲封仁宗为燕王世子

我们先来看一下明仁宗朱高炽。他的父亲是著名的明成祖永乐皇帝,而永乐皇帝是通过自己发动武装叛乱最终夺取了皇位。朱高炽的母亲出自名门,是明朝开国将领徐达的女儿。娶了徐皇后之后,他们很快就有了几个孩子,其中长子就是我们熟知的朱高炽。因此,朱高炽可以说是燕王的合法长子,身份完全无可置疑。

朱元璋一直希望他的王朝能够沿袭嫡系传承,皇统能够顺利传承。然而,他的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为了继续坚持嫡系传承,于是立了皇太孙建文帝。随后,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政治举措,包括确定年长的四位藩王的传承系统,其中也包括了燕王。这一举动在当时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相当于向全国宣示了朱元璋皇统的传承方式。因此,他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明史》的记载,以及当时的一些笔记,明太祖朱元璋对朱高炽这个儿子相当欣赏。首先,我们来谈谈朱高炽的性格,与他的父亲和祖父完全不同。这一点是毫不夸张的,因为包括一些朝臣的记载都表明,他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他沉默稳重,不爱言语,却喜欢读书,完全展现了一副太平天子的形象。

我们知道,朱家并不以文雅闻名,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朱元璋本人以外,他的父亲燕王朱棣一生都像个战士,经历了无数战争。因此,这个孩子的性格也并不反常,他展现了第三代皇孙的太平之气质。

根据《明史》的记载,朱高炽年轻时不仅喜欢读书,还练习武艺表现不俗。他擅长射箭,据说在与其他藩王的世子比赛射箭时,每次都夺得冠军。这一点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他也认为这位老四的儿子表现得非常出色。

另外,据说他十二三岁就能与儒臣一起讨论儒家经典,展现出出色的记忆力和对学问的热爱。在该不说话的时候,他通常是沉默寡言的。因此,在儿童时期,这位皇子得到了良好的评价,而且我认为这并非过于美化,因为事实上他确实表现出了这些特点。

少年初露头角 无奈先天不足成隐患

然而,朱高炽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据说十几岁时就身体异常肥胖,并且患有哮喘。用现代的话说,他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此外,还有一些《明史》上的记载指出,他少年时期行为不端,但没有详细的记录说明是后天造成还是先天缺陷。再加上他的肥胖和痛风等健康问题,导致这位皇帝在身体和行为方面都有些缺陷。

因此,许多人当时怀疑他是否能够继承父亲的位置。他的身体缺陷和其他问题成为他后来执政的一个隐患,尤其是在他的父亲朱棣成为了燕王之后,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靖难之役可以说是将整个明朝历史推进了一个全新阶段。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的建议下实行了所谓的削藩政策,这一政策很快引发了藩王们的激烈反抗,甚至有藩王因此丧生。然而,驻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却是个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洪武末年,他就开始参与北伐,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使得他与其他藩王截然不同。当时,燕王朱棣手下的直辖部队大约有三万到三万五千人,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勇猛善战的精锐。他所率领的部队是守卫最前线、对抗蒙古的主力。因此,后来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我们所知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前后历经两年多,一开始建文帝占据绝对优势。当时,他能动用的部队达五六十万,而第一阶段的统帅是朱元璋时代的老臣耿炳文。然而,耿炳文的能力并不突出,因为朱元璋晚年几乎消灭了所有能打仗的老臣。

耿炳文率领军队向燕王所在地河北发动进攻,但很快在几场战役中被击败。建文帝意识到耿炳文无法与燕军对抗后,调动了第二任统帅李景隆。李景隆虽然是皇亲,他的父亲李文忠也是开国名将,但李景隆的能力远不如父辈,甚至不及耿炳文。

于是,燕王采取了大胆的战略,率领主力三万燕军直接奔袭关外重镇大宁。他选择攻打大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宁有丰富的军储,二是该地有许多军官曾是燕王部下,他认为可以得到内应。因此,燕王认为如果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大宁,应该能够顺利攻下,解除北平的后顾之忧。

靖难死守北平立大功 得来不易太子位

当成祖率领主力夺取大宁时,北平的守军问题成了最关键的。成祖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也影响了后来明朝的政局。他让被认为文弱的长子、已经非常胖到几乎不能行走的明仁宗留在北平守城。

关于北平城内的守军数量,有记载称只有数千人,但也有说法是一万多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是因为朱高炽下令将城内所有老弱妇孺,无论是否能作战,全部集中起来。

在这场战役中,明仁宗表现出色。除了指挥若定,他还有一举动:当时建文帝为了分化父子,甚至派人送了密诏给明仁宗,希望他背叛燕王。这个决定非常危险,但明仁宗毫不犹豫地将密诏原封不动地送给了父亲,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坚定。

在李景隆的猛烈攻击下,北平曾多次险象环生,但李景隆不仅无能,还嫉贤妒能。明仁宗甚至两次命令他的部队发动夜间奇袭,都造成了李景隆的重大损失。

最终,燕王成功夺取大宁,然后对李景隆发动了几次攻击,最终南京朝廷政府军溃败。朱高炽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得沉着冷静,展现了忠诚和能力,让他的父亲对他刮目相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胖子也能打仗。

因此,他在燕王世子时代就表现出色,后来靖难之役以成祖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作为收场。成祖到达南京后,朱高炽留在燕王的封地继续留守。

他的父亲夺取大明,一路打到南京时,身边带着两个人,分别是他的二弟汉王朱高煦和三弟赵王朱高燧。先说说这两个弟弟,他们与成祖是同一母亲徐皇后所生,因此也是嫡出的。然而,这两个弟弟与朱高炽截然不同。

据说他们善于征战,从小就跟随父亲参加作战,十二三岁就上马随父亲打过蒙古人。因此,在对南京朝廷的战斗中,几乎所有重要的战役都有他们的参与。

因此,当成祖的部队攻下南京后,有人开始担心朱高炽的皇太子地位是否稳固。虽然当时有许多流言,甚至燕王朱棣在与南京朝廷作战时口头许诺过汉王朱高煦成大事之后就封他为太子。但是,随着天下大局迅速安定,成祖认为国家稳定更为重要。因此,在永乐二年四月,他决定将朱高炽招入南京应天府,并封其为皇太子。至此,太子的位置才算是确定下来。

朱高炽在他父亲当皇帝的两年多时间里,确实经历了几度危机。这些危机的源头并非靖难之役,尽管靖难本身也非常危险。而朱高炽最危急的时刻则是他父亲成为皇帝后的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里,第一个危机在于他的二弟朱高煦,每天跟随他父亲,在他耳边不断地提及关于太子的事情,似乎已经得到了承诺。同时,朱高炽的三弟也不太看重他,觉得他在战斗中没有什么贡献,而他们自己则经历了生死考验,与父亲一同作战。

特别是燕王本人,他是一位老兵,在还是燕王的时候,每天都在与蒙古人作战。这让他的儿子朱高煦感受到了身先士卒的精神,甚至在靖难之役中,多次亲自保护他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

由于燕王朱棣极其重视身先士卒的原则,他对朱高煦的喜爱有目共睹。因此,当王朝确立后,多次有群臣请立太子的请求。这引发了燕王朱棣的内心挣扎,因为在明朝早期,四大长王的世子都是太祖亲自指定的,这让朱棣觉得如果不夺嫡,他将成为无足轻重的皇帝。然而,他也要坚持自己是朱元璋的合法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唯一说服他的理由是朱元璋已经生了很多子嗣,其中包括了朱高煦的父亲朱棣。由于仁宗已经有了合格的继承者,因此朱高煦最终被正式封为太子,尽管这个决定经历了长达两年四个月的犹豫和考虑。

还没即位就在治国!成祖朝太子监国一半!

仁宗太子的地位可谓来之不易。其中,有几个人功不可没。首先是内阁首辅解缙。成祖心中始终纠结着一种矛盾心理:如果不立长子,会不会再次发生夺嫡的情况?但是,如果立了长子,又会不会被夺嫡?他自己就曾经夺过嫡位,因此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是否能够坚守江山。他强调自己的皇位是合法的,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因此不愿轻易废掉朱高炽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朱高炽是否像建文帝一样无法坚守天下。这种内心的矛盾在他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解缙的一句话“立嫡宜长”可以说是给了成祖的定心丸。第二个人是黄淮,他同样是当时备受尊重的名臣。他提出“长嫡承统,万事正法”,这句话点出了成祖的心思,即长子继承皇位,万事皆顺。

从成祖夺嫡开始,明朝便陷入了正统之争的泥潭。这种争端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武宗去世后更加剧了问题。事实上,这次事件之后,整个明朝的皇位传承系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可以说明朝的正统问题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提醒我们,明朝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问题。

事实上,朱高炽能够在位不到一年就被封为仁宗,其最大的关键在于他虽然并未正式登基为皇帝,但却一直在行使皇帝的职责。据说他担任了六次摄政,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前后共监国11年,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种情况下的太子,我认为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也有类似情况,比如皇帝有其他事务,如巡视江南或征战边疆时,国政由几位重臣协助太子暂时处理,有点像实习。有时皇帝根本没有事务,只是在训练太子,让他处理这几件事情,看看他的表现。

这种情况就是为了培养太子,确保他熟悉国政,同时训练他与文官集团的互动,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皇帝与文官集团互动良好,朝政就会平稳无事,反之则会出现漏洞百出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朱高炽成为太子后居然六次摄政,这确实非常奇特。而且,他不仅仅是听从皇帝的指示处理事务,而是真正下诏监国。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成祖是一位典型的老兵。自他即位后的22年来看,他更喜欢战斗而不是坐在金銮殿上处理政务。他最享受的事情是率领部队在塞北的草原上与蒙古人搏斗。因此,他将国政交给了皇太子朱高炽来处理。

其次,解缙、黄淮等人告诉明成祖,明朝从此要步入正法之路。正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从朱元璋的故事开始讲述。朱元璋的长子早逝,导致他的孙子建文继位。然而,建文被明成祖推翻,这表明明朝的皇位传承并不顺利。

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为皇位传承相当于古代封建王朝的宪法。大明王朝建立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十年,竟然没有一个正常的皇位传承出现,这对明朝的正统性和皇帝在臣民中的威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明成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应该给那些在能力和声望上还有所不足的儿子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知道,每当他的父亲北征对蒙古人发动攻击的时候,他都让他的儿子监国。

实际上,在整个永乐朝的后十四五年,基本上是朱高炽坐镇皇城里处理国政,而不是他的父亲。因此,朱高炽并不是只在位九个多月就去世了,他早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处理国政。

在他父亲的刻意安排下,他在皇城里处理国政,这实际上是很有趣的。当明成祖成功夺权后,他将朱高炽从北平召到南京,然后他的父亲不久就自己又跑到了北平。明成祖后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他人并不在南京,这等于是父子俩换位了。

六次监国

现在我们来看看他这六次监国的情况。首先,第一次监国是在永乐六年,这一年明成祖下诏迁都北京。从此之后,明朝就成为一个双首都帝国,南京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制。但是,我们知道迁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明成祖亲自率领一批人马到北京后,第一次命令朱高炽监国。他还命令蹇义、金忠、胡广、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来辅佐朱高炽。

这些人后来都在政治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人甚至一直活跃到宣宗和英宗早期。这可以说是贯穿永乐朝到仁宗、宣宗这三朝的重要文官集团的核心。这个情况也揭示了一件事,那就是明成祖希望皇太子与官僚集团保持良好的关系,要建立一个互动的典范。

这对明朝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明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而明仁宗在此期间确立了一个典范,即皇帝如何与官僚集团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国家政治能够顺利进行。

根据《明史》的记载,朱高炽在第一次担任监国时表现相当出色。当时,他的父亲成祖正在北方兴建新首都,除了在南方调配物资、调集各省的人力物力支持北平城的建设外,他还着手整顿江南地区的税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税赋是帝国的命脉,但同时也是一项棘手的任务,因为需要准确核算账目,这必然会得罪一些人,并且工作非常繁琐。

另外,永乐朝已经恢复了科举制度,明仁宗也多次召见新科举人。此外,他延续了他祖父朱元璋的翰林院庶吉士制度,使整个朝廷文官集团更加茁壮和完整。

因此,朱高炽在他第一次担任监国时表现出色。他的父亲成祖在北方时,常常向他咨询事务,接收的报告显示,他的儿子在国家治理方面表现出色,政治上也很稳健,这让他的父亲对他刮目相看。

第二次监国发生在永乐十一年,当时明成祖要进行深入漠北的北伐,这也是朱高炽第二次担任监国。这次北伐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成祖带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一同前往。这可谓是一种宣示,明确表示皇位继承已经确定,除了朱高炽之外,他的孙子未来也将接位。

同时,成祖命令蹇义、黄淮、杨士奇、杨溥等人协助太子朱高炽担任监国。然而,这次监国出现了一些插曲。永乐十三年,成祖回朝时,据说南京朝廷在接驾礼节上做得不够好,甚至迟到了,这件事让汉王朱高煦认为夺嫡的机会又来了。他向父亲告状,暗示朱高炽可能心怀叵测,这导致了黄淮、杨士奇等人被下狱,这个举动极为严重,因为他们可是内阁的大学士。

然而,朱高炽展现了出色的政治智慧。成祖传召他,以严厉的口吻责备他,问及他是否知道大臣们犯了错,还有人一直说他不适合做太子。朱高炽镇定自若地回答道,他只是希望治理国家,对于大臣们的过失,他会按照国法处理,而且会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职责。这种表现让他的父亲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私底下甚至说他已经有了一位君王的风度。我认为,成祖这么做也是在测试他,看他在面对重大危机时的应对方式。结果,朱高炽表现得非常出色,没有畏惧,这给他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经过这次政治危机,到了永乐九年,朱高炽的长子朱宣宗也正式被立为皇太孙。这可以说是给他一个定心丸。同一时间,第三次监国开始了。

大部分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经过第三次监国之后,成祖开始真正信任他的儿子,不再考虑换人。他不仅仅指定了朱高炽,还隔了一代就指定了他的孙子。这种做法其实也受到太祖的影响,因为太祖为了确立皇统,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将继承权代代相传。

可以看出,明成祖一生都被父子关系所困扰。他不断地模仿他的父亲,但又时常对他的做法产生质疑。然而,最终他总是回到他父亲的轨迹上。他特别喜欢朱瞻基,甚至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他。有传言称朱瞻基在他爷爷身边的时间比跟爸爸的时间还长,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这一点确实很有趣,因为根据记载,他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与爷爷相处的时间反而更久。

随后,朱高炽陆续几次担任监国,总共监国了11年,而永乐朝仅有22年,这意味着近一半的时间都是由朱高炽担任监国。这样的现象确实非常特别。

在监国期间,仁宗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他谦逊而得体的态度赢得了父亲的信任。此外,他的父亲在此期间每次北方征战都携带朱瞻基,并未表现出紧张,这让成祖对这个孩子非常喜爱,从而确立了皇统的继承。

这一事件对整个大明王朝的稳定至关重要,因为之前几代都有叛乱发生,而现在皇统得到了确认,整个国家的制度进入了正轨。因此,这六次监国,超过十年的时间,可以说奠定了明朝皇统继承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明成祖也开始派遣郑和下西洋。需要记住的是,坐镇南京的是朱高炽,所以郑和下西洋的主持工作实际上是由仁宗负责,而不是成祖。这六次监国,共超过十年的时间,为明朝的皇统继承确立了基础。

执政能力被低估

同时,仁宗还展示了他的政治才能,与内阁重臣如杨荣、杨溥、杨士奇以及金幼孜、蹇义、黄淮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人形成了文官集团的核心,与仁宗保持着良好的默契,并获得了他相当程度的尊重。

成祖时代开始出现了内阁这个词,而在明成祖时期,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了之前提到的几位外,还有历史上著名的“三杨”。

“三杨”可以说是明朝内阁宰府中的典范人物。在他们三人的辅佐下,明朝政体逐渐趋向稳定,并在仁宗朝期确立了内阁制度的典范。

据研究,自1421年起,几乎每年都有监国事件。事实上,整个政务运作已经形成了以仁宗为首、三杨为辅的内阁稳定运作模式。

三杨每一位都是君子,这使得朝政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可以说三杨辅政的格局基本确立于仁宗监国时期。

因此,明清时期所谓的内阁制度实际上初步形成于成祖朝。这种情况是在成祖朝这样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形成的。内阁首辅从原本低阶品位的官员逐渐地增加了阁权,后来被视为实质上的宰相,尽管不能完全等同于真正的宰相,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宰官中非常重要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官僚体制的核心逐渐形成了以文官为首的中央政府。

仁宗即位后,除了继续整顿财政,他还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一些成果。这导致许多东南亚国家纷纷向明朝进贡,使得明朝朝政蒸蒸日上。加之三杨辅政的稳固,文官集团的核心得以巩固,君臣关系也基本和谐。此外,张皇后作为一位贤能的女性,也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整个明朝朝廷大体上运行顺畅,但不久之后,明仁宗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他在即位九个月后就去世,尽管这并不算突然,因为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尤其是在最后三四个月,他的健康急剧恶化。

对于他的死因,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原因。首先,据明朝宫廷的记录,可以推断他可能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由于他的肥胖,这两种疾病在他中年后就开始显现。痛风一旦发作,他几天都无法处理朝政。其次,有传言称他在即位后沉湎声色,过度纵欲,可能导致了疾病的恶化。据说,他的下肢水肿严重,以至于他无法行走,只能被人抬着坐在椅子上。

据说当时的侍读,即新科进士李时勉上了一份奏折,劝仁宗皇帝必须要克制自己的情欲,不要再沉湎于女色之中。这件事据说让仁宗非常生气,他动了一次廷杖,据说打断了李时勉三根肋骨,随后将他撤职并送回家。然而,即便打断了李时勉的肋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仁宗仍未能释怀,不断抱怨李时勉竟然这样指责他。

我个人觉得,李时勉这样的劝告或许并不是冤枉仁宗。因为从仁宗身体的状况来看,他已经肥胖到不能行走,且患有痛风和哮喘等疾病,怎么可能还有力气去过度纵欲呢?因此,对于文官集团经常挑剔皇帝毛病的说法,我觉得也不太可信。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他的死与他的儿子朱瞻基有关。据说在仁宗病入膏肓之后,朱瞻基多次与他独处,然后不久后仁宗便去世了。然而,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可信,因为首先没有人能与朱瞻基争夺皇位,其次,朱瞻基也无需争夺,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奄奄一息了。因此,我认为仁宗之死主要是因为他的肥胖和多种慢性疾病所致,在他四十五六岁时,结束了短暂的九个月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