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多粉丝纷纷向笔者咨询关于农村宅基地确权的相关事宜。事实上,宅基地确权工作早已圆满落幕。那么,农村宅基地确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简而言之,它是为了解决农村宅基地的浪费问题,捍卫农村权益,以及提升农民的收益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首过去的20年,随着城镇化的高歌猛进,无数农村人口如潮水般涌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时,我们国家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仅为36%。然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迅猛增长至66.16%。若以14亿人口为基准,这意味着在过去的20年里,有高达4.2亿的农村人口融入了城市的怀抱,而且目前每年仍有1200万至1500万的农村人口继续涌入城市。

这股人口迁移的浪潮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更对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众多农民涌入城市,许多人在城市安家落户,农村宅基地和土地逐渐荒废,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被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应运而生。它不仅为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屋进行登记颁证,从而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还能将多余的宅基地集中起来,投入市场运营,实现收益共享,为全体村民带来福祉。因此,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它解决了宅基地的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了公平性,同时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子女来说,即便他们在农村没有宅基地和土地,仍然需要关注老家的宅基地确权工作。这是因为,如果不进行确权,将来他们可能无法继承父母在农村的房屋和宅基地。

随着农村的不断进步,如今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创业环境日益改善,与此同时,城市中的房价持续攀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许多在城市中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开启创业之路,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拥有农业户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农村拥有宅基地和土地,无需过多担忧。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将户口迁至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曾经为了迁户口而放弃了农村的宅基地和土地,这无疑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从城市回到农村的人们,他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目前,他们可以选择暂时居住在乡下的老宅中。但长远来看,当他们的父母离世后,他们又该如何是好呢?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可以放宽心了。《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房产属于私人财产,无论子女是城镇户口还是农业户口,都有权继承父母的私人财产。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民法典》中的“地随房走”原则:

  • 城镇子女在继承了父母的老房子后,也就相应地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而且,根据自然资源部的回复,城镇子女在继承农村老家的房子后,完全有权利为房子和宅基地办理产权登记并获取相应的证书。

因此,对于已经落户城镇的农村子女来说,关注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进度至关重要,确保自己老家的房子能够顺利完成确权登记。否则,一旦错过时机,未来可能就无法继承了。此外,农业户口子女和城镇户口子女在继承父母老房子时,确实存在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在父母离世后,若他们在城市留有房产,且子女中有人已在城市落户,同时有人保持农村户口且未与父母分户,则农村户口的子女将优先继承父母的农村老房子和宅基地。若所有子女都已与父母分户,无论户口类型,他们的继承权将平等。此时,父母的遗嘱将具有决定性作用。若无遗嘱,所有子女需共同商议遗产分配。
  • 2、城市户口子女继承农村房产后,使用宅基地仍需遵守相关规定。因宅基地使用权与房屋紧密相连,他们只能进行必要的修缮,而不能大规模改建。一旦房屋倒塌,城市户口子女将失去宅基地使用权。但现今农村的大部分房屋为两层小楼,只要定期维护修缮,倒塌风险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