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壮丽交响乐中,癌症无疑是一种令人惊恐的失调音符,它悄然入侵,破坏了人们体内的和谐平衡。介入治疗,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星,以精准、微创的方式和策略,为癌症治疗注入新的活力。介入治疗的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冷冻消融、动脉灌注化疗等,这些方法在多种类型癌症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为癌症治疗的道路上带来了新的希望。

介入治疗的技术特点

介入治疗过程中,主要依靠影像设备如DSA、CT的引导,利用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病变部位,实现微创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介入治疗的优势

①视野清晰微创操作时在电子屏幕上所看到的影像能够放大3~5倍,手术更精细、更精确,大大地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还可以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
②身体损伤小微创手术视野更清楚,血管处理会更精细,再加上采用先进的止血器械,减少出血量,甚至可以无出血。微创手术小切口或者无切口,只需在患者身上开数个小孔,患者不留疤痕、无疼痛感、只需3-5天便可完成治疗和康复。
③满足心理需要微创手术并不仅损伤小,还照顾到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美容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全方位影响,减轻病患的身心痛苦。
④精准消杀肿瘤能够通过集中用药更有效地消灭癌细胞,同时避免对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伤害,从而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

一、局部灌注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导管在几秒钟后就进入肿瘤,这样的优势在于:

1、肿瘤接受的化疗药物浓度较高,加强了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2、机体其它正常部位接受到的化疗药物非常少,全身的毒副作用低;

3、局部灌注的用药量较全身化疗少,一般仅为静脉全身给药量的1/2-1/5。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局部灌注能有效地杀灭肿瘤又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动脉栓塞

可以通过导管,将栓塞剂直接注入到供血动脉,将其阻断,从而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也可以将高浓度药物直接灌注于肿瘤供血动脉局部,将肿瘤“毒死”。这样一来,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就小了很多。

三、载药微球栓塞

是指将化疗药物载于栓塞剂,在DSA引导下同时实现载药与栓塞剂的动脉递送,到达病灶后通过离子交换机制缓慢释放药物。其优点是能永久栓塞肿瘤血管而且不断地释放化疗药物,达到长期对肿瘤细胞进行栓塞和毒杀作用,是一种全新的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材料。一方面它可以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饿死”癌细胞,另一方面它可以持续释放化疗药物——“毒死”癌细胞,实现对癌细胞的双重绝杀,为肝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

四、肿瘤消融

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肿瘤微创治疗方式,利用影像设备的精确引导,如超声、CT、MRI、DSA等。通过一根或多根细的穿刺针刺入肿瘤内,在肿瘤内注射化学物质或者进行加热,或冷冻杀死肿瘤细胞。

五、缓释化疗药

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化疗药与聚合物结合后,在体内可按一定的模式缓慢释放,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六、放射性粒子

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从而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粒子。临床运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碘125粒子,每个125粒子就像一个小太阳,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介入治疗的应用

肺癌:诊断和解决肺小结节
肺小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部异常影像学表现,通常在胸部X射线或CT扫描中被发现。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研究,肺小结节的发病率在整个人群中大致在20-50%。

组织学的病理活检是肺小结节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技术可通过微创的方法穿刺到小结节部位,获得组织学标本,确诊的准确率达到80-90%。
在治疗方面,在影像学引导下,介入治疗经皮穿刺,局部灭活病变部位

肝癌:治疗新主流

在肝癌治疗领域,介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既可以精准消灭肝肿瘤细胞,还可以针对肝癌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TACE适用于各期肝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目前,最新的精细TACE技术,可利用微导管进行操作,可以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亚肝段超选择性栓塞,甚至达到亚肝段末梢水平的超选择性栓塞,从而实现接近根治的治疗效果。

消融治疗适合单发肿瘤,特别是肿瘤直径<3cm的小肝癌,局部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胰腺癌:晚期患者新希望

作为癌症之王,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如今,介入技术可为胰腺癌的诊断到治疗,提供全阶段的辅助,成为了此类患者重获健康的新希望。

在诊断时,通过介入穿刺取出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在治疗方面,可采用敏感药物经导管直接灌注、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性生物治疗等方法,以及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胆管内支架置入等。例如,有临床研究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00%,1年生存率为79.10%

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不用怕

肝脏,则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其中 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因而结直肠癌肝转移成为了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结直肠癌肝转移局部病灶的进展,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有研究证明,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单纯应用FOLFIRI方案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立竿见影的疗效

恶性梗阻性黄疸,指由于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继发的黄疸,影响肝功能。

针对黄疸的治疗,可通过介入技术将支架植入梗阻的胆道,引流胆汁。另外,借助血管介入或消融法,进一步缩小肿瘤体积

恶性肿瘤伴出血:不再没有选择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手术干预的机会有限,或者由于出血量过大而不适合再次进行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变得非常有效。

例如,肺癌和胃癌可能会出现咯血的症状,通过经动脉栓塞术,可以使靶动脉闭塞,阻断血流。对于肝癌患者门脉高压所出现的反复出血,可采用门脉支架植入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缓解症状。

妇科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针对晚期妇科肿瘤,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淋巴结清除,不仅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且永久失去生育能力。

目前,众多临床证据证明,介入治疗,如经动脉栓塞术、影像学引导的消融术,可成为一种可替代治疗选择,在缩小肿瘤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

总 结: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以“最小损伤人体结构、有效杀灭肿瘤”为原则,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疗效突出、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许多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绿色肿瘤治疗的深入开展,追求小创伤、高疗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正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方向,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