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屡战屡败,高级将领为了保命,很多人练就了高超的逃跑技术:比如“金门王”胡琏从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上坐坦克突围;孙元良在陈官庄全兵团被歼,自己却神奇地逃回了南京;李弥、钟松、李文等人也是如此,屡屡能化险为夷。但并非每一个国军高官都精于此道,国民党第17兵团中将司令官刘嘉树,生性顽固,堪称是最不擅长逃跑的高级将领,此人军事生涯3次被我军擒获,前两次都被我方大度释放,但最后一次无论如何也放不了,终老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于湖南益阳的刘嘉树性格木讷老实,做事专注,和12兵团司令黄维都属于思维固化、一根筋的将领。黄埔一期毕业的刘嘉树,和很多黄埔生一样从中央军普通排长开始军事生涯,先后在王牌第一军、第五军任职,1938年担任第五军副军长,48年三大战役前夕成为国民党第17兵团中将司令官。按此资历虽不及同期的胡宗南、杜聿明等大佬,但也是一线重要高级将领,手握重兵。做到兵团司令级别的国军将领,很少有和我军交战过程中被俘的,但刘嘉树不同,竟然曾先后3次成为战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涯前两次被俘,刘嘉树的官职并不高,都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1927年和1931年,刘嘉树担任国民党营、团级军官,在南昌起义和反围剿过程中与我军交战,因指挥不当两次被我军抓获。由于当时刘嘉树职位较低,且红军整体军事力量较国军处于明显下风,出于统战角度我方都没有难为刘嘉树,不久后将其释放。但是刘嘉树生性固执,丝毫没有因为我军的宽大政策而心生悔改,返回后仍然积极参加围剿,与我军为敌。也正是因为此人死硬的性格,使得老蒋没有对屡屡被俘之人产生怀疑,反而委以更多重用,竟一路当上了兵团级指挥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打到1949年初期,北方国民党军集团溃败,三大战役损兵100余万,解放军随即向长江以南进攻。刘嘉树统率的第17兵团包含原湖南、湖北地区的地方国民党军第100军和103军,总兵力5万余人,在南方国民党军部队中属于二流水准。由于大势难以挽回,刘嘉树兵团一路败退,49年11月损失掉了103军全部,到1949年底全兵团仅剩不到1万人。但他还不死心,也不起义投诚,为了躲避被彻底歼灭的命运,刘嘉树带领残部一度在1950年初逃到越南境内,企图东山再起。但因粮弹匮乏,无法在异国立足,不久后又狼狈返回广西,最终全部被四野大军歼灭,刘嘉树本人第三次成为我军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嘉树这次被抓,创造了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次数的最高纪录,也算是一个很不光彩的纪录。不过按照建国后我军改造高级战俘的政策,像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都在1959年便被释放,刘嘉树仍然有希望重获自由。然而这位性情顽固死硬的兵团司令,却再也无法被释放了:由于一直对抗改造,被俘二十余年都不承认自己的战争罪责,刘嘉树最后于1972年病逝于战犯管理所,时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