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个废物又去画画了!”2010年春节、在湖北省通海口镇永长河村口的一群妇人中间传出这样的窃窃私语声。

“可不是嘛,前半生啃老,后半生吃软饭,那画白送我都不要”妇人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纵然这样的冷嘲热讽熊庆华已经听了二十多年,此刻依旧尴尬不已。

在众人的戏谑声中,熊庆华佝偻着身子,低着头夹着画板飞似的逃了。夜深归家,熊庆华望着妻子黄瘦的脸颊、粗糙的双手,愧疚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如明镜的付爱娇一见到神色异常的丈夫,便已猜得八九分内情,她主动接过丈夫手里的画板,微笑着宽慰他:“别听那些人乱搅舌根,我看等不了多久,你的画可值大钱呢”

谁料一语成谶,数月后熊庆华果真声名鹊起,荣耀环身,大家都赞他是中国毕加索。他的画不仅被人抢购一空,甚至还拍出130万的天价。

那么熊庆华是如何实现人生逆袭的呢?名利双收后,他的生活又会发生了哪些改变?

啃老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还得从熊庆华本人说起,熊庆华1976年湖北通海口镇场合村人,他乃家中独子,父亲是村里的木工,家中还有一口鱼塘,从小不愁吃喝的熊庆华性格内敛,在别的孩子成群结队四处玩耍时,他总是一人拿着笔,对着小人书一笔一画进行临摹。

或许是天性使然,熊庆华特别爱画画,这也导致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回回考试不及格,每天都是在父亲的棍棒驱使下哭哭啼啼背上书包。

因为成绩不好,自感升学无望的熊庆华初中没读完便辍学了,自此他更是心无旁骛一头扎进绘画的世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如梭、在同龄人上大学的上大学,外出打工的打工,在白发渐生的熊家父母忙于耕种、捕鱼时,唯独熊庆华躲在家里二楼杂物室画画。

于是留守青年熊庆华渐渐成为乡邻眼里的“啃老族”,连带他的父母也被人指责,“不会读书,又不下地干活,吃爹妈喝爹妈,画画有啥前途,将来能给你们养老?”

“你们把儿子惯坏了,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吗?”。村里的流言蜚语,让熊家父母压力倍增,他们先是断了熊庆华的零花钱,企图逼他放弃画画,又苦口婆心跟儿子讲道理,希望他能到家里鱼塘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庆华不愿忤逆父母,可又不愿放弃画画,于是他来到鱼塘边,一坐就是一天,没有画笔画纸就用树枝在地上画,熊庆华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攒点钱就骑着生锈的自行车到镇上买画书,他对绘画的热爱浸入骨髓。

三年下来,虽然鱼塘被熊庆华经营得异常惨淡,可他的画画功力却突飞猛进、笔下的飞鸟鱼虫活灵活现。

自此熊家父母彻底断了念想,或许他们也默认了自己儿子真的“画傻了”,唯一的期盼就是熊庆华能顺利结婚生子,给家里延续香火。

吃软饭的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秋天在亲戚的介绍下,熊庆华见到了小他一岁的邻村女孩付爱娇,女孩脸庞白皙、柳眉杏眼,十分好看。

熊庆华有些紧张,他略有些口吃地诉说着个人情况。看着男孩一脸窘态,付爱娇不由得羞涩一笑,经过一番了解,她觉得在外人看来熊庆华“痴迷画画”这个大问题,着实不算问题。

付爱娇虽也因成绩不好辍学在家务农,可她认为熊庆华老实本分有追求,跟村里那些人不一样,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冬天,小情侣结成眷属。与村里男人在外挣钱养家,女人于内操持家务不同,付爱娇以一己之力扛起所有重担,她每天务农归来,还得忙里忙完操持家务,而熊庆华只一心一意呆在杂物室画画。

熊家父母本指望儿子成家后能收心回归正途,没想到居然在儿媳的支持下一条道走到黑,二老一气之下彻底断了经济支持。

小夫妻的生活一下子捉襟见肘起来,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里样样都需要钱,特别是2001年儿子熊迈迪的出生,更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孩子,奶粉、尿布、再摊上个头疼脑热,生病住院开支巨大,为补贴家用、熊庆华决定拿着自己画到村镇集市上卖,没想到不但无人问津还备受冷嘲热讽,空坐一天的他心灰意冷回了家,自此更是埋头画画,连门都不出了。

2004年年初,眼见熊迈迪马上就要3岁了,可熊庆华连孩子上幼儿园的钱都拿不出来,付爱娇左思右想后对丈夫说:“种地只能让咱们饿不死,养孩子开销大,我准备到深圳打工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那年春节刚过,付爱娇便跟着村里人远赴深圳打工,于是熊庆华一边在家带孩子一边画画,而此时村里的风言风语达到顶峰状态,街坊邻里无不在他背后嚼舌根“真没本事啊,一个大男人呆在家里吃软饭,靠老婆养活。”

“天天混吃等死,疯了一样画画,真是脑子有毛病”“熊家父母真可怜啊,养出这么一个废物”。于是在村里,“废物”这两个字就成了标签,死死地钉在熊庆华的身上,他彻底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多久、几乎整日以泪洗面的熊家二老主动联系熊庆华,他们规劝儿子到深圳与儿媳一起打工,熊庆华权衡利弊后终于下定决心南下与妻子会合,一起打工。

2005年初熊庆华顺利来到深圳,结束了与妻子的异地生活,但是重逢的喜悦很快就被现实冲击得粉碎,从没外出打工经验的熊庆华即便在老乡的帮忙下来到电子厂,可他面对机械化流水线手足无措,反应速度还不如老头快,于是没两天他就因“干活不麻利”被辞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谋生计,熊庆华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画画”挣钱,几经打探他来到深圳大芬村“画室”找工作,大芬村以仿制世界名画出名,这里的画廊多达几百家。

熊庆华很快便找到了落脚处,哪承想画画的第一天,他就被工头劈头盖脸训了一顿。原来熊庆华违背工头的要求,没有照着原图将人脸画得一模一样,反而加入自己的创作。

工头怒不可遏,当着熊庆华的面,把他的画撕得粉碎,直斥他“根本不会画画”,当天晚上熊庆华便卷着自己的铺盖,被扫地出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刻的熊庆华倍感绝望,他觉得自己好似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付爱娇听说这件事情后,非但没有指责丈夫,反而鼓励他“如果你有梦想,那就咬定牙做出一番成就给所有人看看。”

纵然现实的压力让熊庆华无处逃遁,可妻子的理解温柔却是他永久的港湾。

2006年熊庆华30岁了,在三十而立的年纪,口袋比脸干净的熊庆华以“失败者”的身份重新回到了永长河村,街头巷口再次热议起有关他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告诫儿女要走正途,不能学熊庆华“瞎胡搞”,成年人以熊庆华为耻,从骨子里看不起他“不务正业”。

然而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熊庆华做起了送奶工,每天早上工作两三个小时后,便将自己锁在屋里画画。

冬日滴水成冰,熊庆华戴着手套画,夏日热如蒸笼,他满身大汗也不愿意停笔,他像疯了一样昼夜不停的画,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画的没有新意,没有创造力,就全部撕掉,他笔耕不辍直到幸运女神敲响家门。

遇贵人命运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春节熊庆华家罕见的来了一位拜访者,他的初中同学雷才兵,熊庆华有些局促不安,他已经多年不与外人来往,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招待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

雷才兵初中一毕业就去深圳打工,几经商海沉浮在小有成就后,才荣归故里。二人同窗时,他就知道熊庆华酷爱画画,以往在深圳他也看过不少画展,因此回村听说熊庆华“画疯子”的大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想一探究竟。

于是雷才兵客气的对熊庆华道:“听说你这么多年一直在画画,很不容易啊,我想看看你的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庆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起原本埋在胸口的头,瞪大眼睛望着雷才兵,在看到对方灼灼的眼神后,熊庆华才确定对方并没恶意,于是赶忙将他引至自己破旧的二层小屋。

雷才兵一走进画室就惊呆了,到处都是画,在一个从没人谈论艺术的乡村,在充满质疑和嘲讽的环境里,熊庆华画了满满一屋子的画。

雷才兵彻底被他的毅力和他的画打动了,熊庆华虽没有高超的绘画技巧,但他的画充满生活气息,让观看者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才兵特意回家拿来一台专业照相机,将一屋子的画全部照了下来。雷才兵离开之前带走5幅画、并对熊庆华说:“我回去在网上给你发个帖子,帮你卖画,你就等好消息吧。”

熊庆华虽然笑着应了下来,可他丝毫不抱希望,毕竟28年来他已经习惯无人问津的状态。谁承想帖子一出,立即吸引了几百万网民围观,大家彻底被这个“画疯子”震惊了。

几天后还在村里送奶的熊庆华突然接到雷才兵的电话“画全卖了,共5000元钱,等下汇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夜里熊庆华和付爱娇拿着厚厚的5000元钱,数了一遍又一遍,二人先是笑得合不拢嘴,接着又忍不住抱头痛哭,说不尽的辛酸苦楚全部化成泪水倾泻而出。然而此刻的熊庆华根本想不到,命运为他安排的巨奖还在后头。

2014年在雷才兵的帮助下,熊庆华发到网上的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围观,这其中就有北京画展策划人郭宇宽。郭宇宽主动联系熊庆华,表示自己不仅每个月要买一幅他的画,还开出5000元的固定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在郭宇宽的帮助下,北京798晨画廊为熊庆华举办了个人画展,展览开始前不少知名画家并不看好这位“出身农村且没有任何专业教育”的野路画家。

许多人甚至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参加展览,哪承想一开展,大家便熊庆华的画折服了。这次参展的画不仅很快被抢购一空,其中一幅还卖出了12万元的高价。

2016年夏天熊庆华在798晨画廊举办了第二次画展,仅一周的成交量高达130万,震惊了整个画行。

自此熊庆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农民画家,34岁成名,从1000元一幅画到如今的6.5万一平米,他可以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的境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熊庆华为妻子购置了新车,使她不用再为生计四处奔波,他为父母翻新了旧屋,让双亲得以安享晚年。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熊庆华至今并没有离开那个,曾经让他备受侮辱、嘲讽、唾弃的家乡。

熊庆华知道,只有在农村那片土壤,他才能宁静地观看身边的一草一木,才能沉下心投入创作当中,因为他所有的画都是一幅幅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永长河村有那个执着帮他守护梦想,不离不弃的糟糠之妻。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乡邻乡亲对熊庆华的态度也是180°大转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觉得“在村里能挣钱就是硬道理”虽然众人仍然看不出熊庆华画的好坏,但并不妨碍他们对熊庆华的溢美之词。村里人曾经口无遮拦地叫他“废物”,如今取而代之的词是“大画家”。

最后

在熊庆华的卧室里,只挂着一幅亲笔所画的《新娘》,而画中人正是身着洁白婚纱,坐在花朵之中的妻子付爱娇。

如果说熊庆华是逐梦路上披荆斩棘的战士,那么付爱娇就是他逐梦之路的守护者,在熊庆华逆袭故事的背后,是付爱娇不离不弃、多年无私付出。她既是他梦想之花的浇灌者,更是他最温暖有力的臂膀。

生活中有许多人迫不得已顺从了命运、屈服于现实,只有极少数人遵从内心的声音,做成了自己,熊庆华无疑是幸运的,他不但成功做成了自己,还拥有妻子付爱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定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