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共3139字,阅读时间5分钟

上周我们在长沙举办了第13期以“运营破局,数智先行”为主题的特许连锁沙龙,在这次沙龙现场来了一位山东的连锁创业者,是一位已有超过百家门店的品牌创始人,他告诉我他每周都会阅读我写的文章,认为非常受用;并且把我公众号所有文章都翻出来读了一遍,在自己开展连锁事业过程中,基本上按照我文章的思路在执行。

这个创业者的反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因为从2020年开始我决定把自己的思考持续分享出来后,还一直没有读者这样当面给我这么完整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如果还有读者在持续阅读我的文章并认为有收获,也希望能直接反馈留言给我,这样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持续坚持下去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外公和父亲都是教师,可能是从小受到的影响,实际上我内心一直有个做教育的梦想,这个公众号平台可能会是我实现梦想的起点。

实际上我写的所有内容都是来源于各连锁品牌的实践,然后经过我的梳理、总结和归纳再输出,希望能够用之于品牌。我们这十多年主要服务国内特许加盟行业中的轻餐品牌,在陪跑服务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10-100、100-1000、1000-10000家门店的发展过程,也知道任何一个超过百店规模的品牌存活下来都实属不易;实际上还有大量的曾经冲上了百店、千店以上规模的品牌,确实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后面因为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节奏、或是内部团队的进化速度不够、或是品牌创始团队的认知不够甚至初心不正,最终下滑到百店以下规模,有些品牌因此完全消失的也比比皆是,非常可惜。

在服务品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少错误的方法甚至理念在各个品牌中持续轮回,我们真的是感到非常心痛。因此我们结合市场中各种情况来进行深度梳理与总结,把品牌成功原因和失败根源尽最大可能地归纳出来,找到关键要素和底层逻辑,不仅仅结合我们的数字化工具,更是把这些输出为文章和短视频,希望帮助更多品牌能够少走显而易见的弯路,尽最大可能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特许连锁发展路径上,更是希望为国内特许连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推动作用。

前面几周我们聊到了巡店这个事情,关于巡店还有几周才能够完全聊完。最近正好有多个跨界的成功者想进入到餐饮行业来做连锁,可能是在目前的大形势下,不少行业正在经历阵痛和巨变,看到餐饮行业现金流不错、做好了还存在传承的可能性,很多人想进入这个行业来做连锁品牌,但确实在这个领域又是小白。今天先就这个跨行过来的小白从事餐饮特许连锁的话题及可见的趋势聊聊我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可以先再看看我四周前的文章,我提出来餐饮特许连锁品牌实际上分别是要做餐饮、特许、连锁、品牌这四件事情,这四件事情是四个完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的领域!

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看到了餐饮这一件事情,好像特别容易;实则不然,做餐饮不仅仅需要超强的体力支撑,而且非常繁杂需要事无巨细亲自管理:采购、选品、招人、应对一线的城管、食药监……这些可能都是你原来从心底里不愿意去碰的事情。真实开店过程中绝大多数新跨界过来的创业者连体力这关都过不了。干餐饮门店第一条件是能够站立十个小时工作后身体还能承受得住,要是坐办公室太久了,就需要不少的适应过程。

还有面对一线学历相对低的伙伴及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等,更是你可能从面子上就过不去的事情,更何况还需要从心底里去接受。很多人会说:我请别人干啊!有这种想法的跨行者,我的意见是请马上停下来,餐饮行业的创业除非你能够有瑞幸和柠季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及综合能力,不然一开始就想请人干,成功概率基本为0。

干连锁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事情。现在想干一个餐饮连锁品牌,基础是要有锋利的单店模型;这个单店模型涉及到消费者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服务定位等等环节,但最终是通过投资回报率和盈亏平衡点来确定是否锋利;你想请一个人来从0-1开始做这件事情,自己做甩手掌柜,目前从海底捞、西贝、绝味鸭脖这三个品牌团队孵化做的餐饮新品牌来看,成功概率接近为0。

一个成功的单店模型需要创始团队深入到一线,首先要有敏锐的市场趋势、消费者洞察能力,在持续打磨过程中才能够找到最为合适的门店模型。这些洞察需要在一线有深厚的经历才可能获取和出现,很多时候是在经营过程中,甚至是快绝望过程中发现出来的。在市场竞争弱和市场需求不饱和的背景下,发掘成功单店模型的概率要大很多,在市场竞争加剧,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的市场背景下,这个概率本来就已经降低很多,需要有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态度的创始人,绝大多数的职业经理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状态呢?

另外,今天还有一个背景,就是餐饮想要快速获取资本的可能基本消失。22年底之前在新消费领域的资本盛宴已经全部褪去,从23年情况来看,没有良好数据的品牌基本没有可能获得高估值及实际投资。不久前,大家熟悉的库迪咖啡实际创始人被强制执行近20亿的金额,这个事件可以说是预示着代表以资本催生餐饮连锁品牌的时代告一段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餐饮行业还是需要脚踏实地一家一家门店做好出品、服务、卫生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再快速优化自己的门店模型,让每家门店都能够盈利,有了这样的积累才有可能获取市场投资人的认可。

在目前这样的市场形势下,想转行进入到餐饮行业的跨界创业者,有两种快速进入行业的方法:

一是先去加盟一个相对成熟的品牌,探索成本更低;

二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类干一家门店来试试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干。

但进入这个行业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做好两个准备:自己全身投入和充足的资金。

自己全身心投入:意味着经营一个门店,至少需要一年内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进来,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充足的资金:基本上是加盟成熟品牌,准备投资门店资金的两倍。比如品牌总部说加盟一家门店需要60万的投入,你就先准备好120万。60万是全部需要投入进去的,第二个60万是预留的运营资金。因为开业到稳定期一定是现金流出的,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出现现金流出,青黄不接,很容易就会导致门店营业不下去;其次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些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是一种试错,这些资金就是你为自己准备的试错成本。如果120万全部用完,你自己还看不到任何现金持续流入的可能性、更看不到门店盈利的新思路,我建议就可以退出了。

实际上,作为一个行业小白去加盟一个成熟品牌,是进入行业最低的成本。我见过不少品牌创始人前期都是先加盟一个成熟品牌,熟悉并理解行业后,自己再开始创立自己的新品牌。

如果是自己开创全新的品牌门店,就要准备三倍以上的投入,比如自己测算开一家新店需要50万,那就准备好150万。包含三个部分的资金,一部分是前期投资、第二部分是备用的运营资金、第三部分是冗余资金。因为你作为一个小白进入新的行业,试错成本是非常高的,虽然不需要缴纳加盟费用、品牌运营成本,但在各个维度的试错成本一定远远高于加盟费、品牌运营费用;

当第二部分运营资金使用完后还没有盈利,你就需要深度复盘了,看看还有哪些试错可能。如果自己都认为没有了,我建议趁早放弃。如果还有一些试错可能性,那就把冗余的资金拿出来。这部分使用完还没有达成门店现金流为正,那我建议马上退出。就算是现金流为正,也需要看看,是仅仅盈亏平衡还是有不错的盈余,再来确定是继续开二店还是趁早退出。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你自己是否热爱开店、热爱这个行业。如何判断?很简单,就是身体累但心不累,并且只要到店就有很多灵感和思路。因为自身原来就是创业者,只是更换一个赛道,完成0-1的这个过程后,相对1-10就会容易很多,当然,多看看我的公众号,应该对你也会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