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620期。开国元帅罗荣桓为人宽厚、脾气温和,尤其擅长思想政治工作,被誉为“政工元帅”。十大元帅中与之相对应的,是性格刚烈耿直的彭老总,在部队里很少有人敢和彭总争论军事问题,生怕招来老总的训斥。不过在1953年夏天,罗荣桓罕见地面责过彭老总,还把对方彻彻底底地说服了。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初期,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确确实实给了新中国不少帮助,尤其是156个工业援建项目,帮助我国更快地完成工业化改造。当时我们处处以苏联为榜样,展开学习热潮,军队体系也是一样,苏联方面应邀派来大量顾问,指导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彭老总1952年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总部的苏联顾问向老总提出建议:实行一元化领导,即在各级部队推行单首长负责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部分国家的军队里,是没有“政委”这一职务设置的,苏联红军曾经有过政委,但取消了:比如师级部队,通常师长就是最高指挥官、没有师政委,不存在专门的政治主官。彭总尊重苏联顾问的经验和意见,觉得这种设置方式有其道理,至少可以确保部队决策更有力,提高效率。1953年的一次会议上,彭总对苏联顾问讲:中国军队计划逐步推行“一长制”,预计10年内完成这一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帅身体一直不好,患有癌症多年,彭总讲话时他不在现场,正在北戴河休养。看了简报之后,罗荣桓却皱起了眉头,觉得彭总公开这样讲是不妥当的。不久后彭总来北戴河看望罗荣桓,罗帅没有给老总留面子,直截了当地对他讲:政治委员制度,是我们从井冈山时期总结坚持下来的传统,有同志觉得过时了要丢掉吗?那“党指挥枪”的原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总一下子就明白了,罗荣桓这是在针对他之前的发言,老总一时间陷入了沉默。罗帅接着说:学苏联的经验是好的,但学习不是生搬硬套,红军时不也有共产国际派来的顾问么?那可是教训啊。我担心,“一长制”可能会削弱党对军队的领导,保留政委还是很有必要的。罗帅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直戳要害,及时地提醒了彭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两人是红一方面军的老战友,多年相知讲话没有什么忌讳,这种战友情十分难得。罗荣桓虽然是好脾气,但在关键事情上眼里不揉沙子,有一说一。他也不会管彭总是否发脾气,两人本就是同一级别的革命元勋。罗帅在彭总面前讲这些话,是完全有资格的,而彭总也并非听不进同志意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北京后,彭总经过认真思考,越发觉得罗荣桓的意见正确,更符合新中国和人民军队的实际情况。他让秘书赶快修改关于“一长制”改革的相关方案和讲话稿,此后这项工作的风向出现很大变化,最终搁浅。彭总更是在多个场合,直接指出“一长制”的弊端。此外老总还对罗帅的宝贵意见进行了公开强调:1954年全军干部会议上,彭总指出学习苏联经验时要防止“机械搬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直到今天,解放军内的“政治委员”设置依然被保留着。彭老总指挥能力高超,战功尤为卓著;而罗帅心思细腻,几十年来积累的政工经验非常丰富。有意思的是,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也充分展现出军事将领和优秀政治干部的意见结合,是多么重要,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