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荣桓元帅,毛主席曾经用十个词来高度赞扬罗帅的品格: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毛主席对罗帅不一般的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罗荣桓元帅

毋庸置疑的首任总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元帅是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政工元帅”,很多人就说罗帅是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才被授予元帅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不全对。今天我们就看一看,为什么罗帅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却还是被授予元帅军衔。

作为十大元帅中排位第七位的罗荣桓元帅,排在陈毅老总之后,徐帅和叶帅之前,相比于其他九位元帅,他在其中显得没有那么耀眼了,其中,一直以来从事政治工作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从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就已经跟着毛主席一起做起政工工作了,井冈山时期,罗荣桓曾担任红四军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务,都是政工工作。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罗荣桓担任115师的政训处主任,后来担任政委职务,解放战争的时候,罗荣桓担任四野的政委等职务,也全部都是政工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罗荣桓旧照

而罗荣桓的政工工作也十分出色,甚至成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罗荣桓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工作风格,也成为我党我军政治干部的表率,新中国成立之后,罗荣桓也成为了我国实至名归的第一任总政治部主任,被评为元帅军衔,也可以说是我军重视政工工作的一大特色。

而优良的政治工作传统,也确确实实是我军特有的优势和克敌制胜法宝,从三湾改编,党支部建立到连队上开始,我党就十分重视军中的政治工作,我军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工作者,而罗荣桓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是“政治工作巨匠”

那么罗帅就没有军功吗?当然不是,虽然罗荣桓是政工干部,主要任务是负责做军队的思想工作,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也是要指挥战斗的,尤其是战争年代。不仅如此,罗荣桓负责指挥的战斗可以说是,每战必胜,给广大的指战员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甚至曾经有干部坦言:不管形势多么严峻,只要罗政委在,大家的心里就踏实,只要他指挥战斗,胜利就有把握。这不是军功又是什么呢?而且毛主席也曾亲自说过,授予罗荣桓元帅军衔的理由,其中就有军功这一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授予罗荣桓元帅军衔

1955年授衔前,罗荣桓曾提出要让衔,说自己是政治工作出身,又没有军功,贡献也小,元帅之位理应让给其他有功的同志。但是毛主席拒绝了他的让衔,毛主席说:

“你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同志,几十年从来不为个人名利争长短,还带病工作。至于战功,你协助林彪在解放战争中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三大战役之二,罗荣桓参加了两个,身为野战军的主要领导人,虽然不是林总那样的军事主官,但是身为政委,罗荣桓也负责制定战略,毛主席说他有战功,绝对是错不了的。

抗战期间,115师分家之后,副师长聂荣臻在五台山发展,建立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而罗荣桓则与代师长陈光,带着部队一起进入到了山东,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山东根据地建立起来,不断发展壮大,1945年大反攻的时候,罗荣桓所率领的正规军已经到了27万之众,成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面抗战胜利之后,罗荣桓率领着山东军区9万多人马挺进东北,成为了当时我党在东北的中坚力量,而这9万人中,除了有6万多的正规军,其余三万尽皆是我军的基层干部。山东军区剩下的十几万大军,后来也成为了三野的主力军,罗荣桓军功卓越。

而要说真正的军事指挥能力,留田突围可谓是罗帅的神来之笔。

1941年11月,日军驻临沂、费县、蒙阴、沂水、莒县等多地的日本侵略军大约3万多人,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的指挥下,向着我山东分局领导机关、115师师部驻地沂南县留田村一带发起“围剿”,意图将我党驻山东的指挥机关尽数捣毁。

罗帅得到消息之后,临危不乱,借着夜雾,指挥3000多人的大部队,反其道而行之,向日军临沂驻地的大本营方向进行突围,跋山涉水,不费一枪一弹,巧妙的闯过了日本鬼子的三道封锁线,粉碎了敌军的“围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罗荣桓旧照

后来,德国友人汉斯·希伯在我军的《战士报》上,赞誉这是一场“无声的战斗”,称赞留田突围的指挥是“神奇”的。

所以说,无论是从杰出的政治工作方面,还是从巨大的军功上来说,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都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评定元帅的时候,军功也是其中的一个考量方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首任国防部长是彭德怀元帅,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而首任总政治部部长,正是在党内和军中都拥有着极高威望的罗荣桓元帅,除此之外,罗荣桓还有很多兼职,他还是首任最高检察署检察长,政治学院院长以及解放军党监察委员会的书记等多项要职。

然而,也正是身兼数职的繁忙工作,再加上长期以来带病工作,让罗帅以刚刚61岁,正值壮年的大好年纪,早早离开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亲自送别战友罗荣桓

罗帅的接班人

罗荣桓元帅的身体其实一直都不好,由于长期的劳累,早在1942年的时候,罗荣桓的身体就出现了尿血、便血的病症,肾脏也发生了病变,但是当时山东的战事正是吃紧的时候,罗荣桓一直都没有时间休养,坚持带病工作。

在指导战役的时候,罗荣桓不得不习惯性地用手压着腰,或者是弯着腰,最后就连左路都变得十分困难。一向反对搞“特殊化”的罗荣桓,此时此刻也不得不同意妻子林月琴辞去工作,专门来照顾他。

1943年3月,中央准备让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可是罗荣桓的病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好好的治疗,越发严重了起来,因此,罗荣桓向中央提出,希望能够休养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革命年代的罗荣桓与妻子林月琴

毛主席和朱老总在接到罗荣桓的电报之后,也考虑了很久,他们也希望罗荣桓能够好好地休息几天,但是前线战斗形势严峻,刻不容缓,临阵换将,怎么能够让前线的战士们心安?

于是,毛主席给他回信道:“你的病如果还不是很严重,暂时很难休息。”

罗荣桓的病怎么可能不严重?但是他知道,毛主席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可能写下这句话的,他自己也知道了自己现在的位置暂时没有人能够代替,必须迎难而上。

罗荣桓对妻子林月琴悲壮地说道:“我要制定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再活五年,打败日寇,死也瞑目了!”

这一年的8月,八路军数次进攻临沂,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却迟迟不能将其拿下,罗荣桓心死如焚,坚持要骑马到前线亲自指挥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罗荣桓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