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人上了岁数,随着社交减少,生活单一化,

两个老年人如何相处,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

我喜欢老人,更喜欢观察老年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

刚好,我们是老小区,住了好多老人家。就我们这一栋来说,12户人家,据我所知,就有4对老年夫妻。

是夫妻,自然存在相处问题。

有的到老依旧吵吵闹闹,有的一辈子相敬如宾,有的一生磕磕碰碰,到头来还是两人相守。

不管怎样,当你老了,有人陪,最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门邻居:一对60岁的夫妻,分床睡,一天讲不了三句话

小区里的老年人,来自四面八方。

有一些是从乡下迁过来的本地人,一些是早年间来上海打拼并就此安家的外地人,一些是过来带孙辈的新来外地老人……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大家住在一个小区里,久而久之,相互之间就熟了。

我家对门是一对本地夫妻,98年从乡下搬来小区居住,至今25年了。

他们夫妻俩的相处之道是:互不干涉。

两人年纪相仿,60来岁,大爷已休业在家,白天刷刷手机,晚饭后四处溜达一下,偶尔打打牌,生活悠哉悠哉。

大妈目前还在上班,在一个学校里打扫卫生。她是个勤快人,每天中午还赶回来给老伴儿做中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女儿结婚后住在另一个小区,平时不见面,只有周末回来吃顿饭。

在我的印象里,这对老夫妻从来不同框。

两人从不一起散步,一天说不了三句话,各自睡一间房,互不打扰,生活中唯一有交集的估计就是吃饭了。

也许,大多数人到了他们这个岁数,相互之间已无话可谈,除了一句“吃饭啦”,生活中再也找不到其它交谈的必要。

但你能说他们不幸福吗?

相反,看大爷大妈的状态,两人非常幸福。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真谛:

互不干扰,各自安好

当生活褪去激情,一切归于平淡后,夫妻之间,本应留足空间,精神上松弛些,老年才能无忧无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楼上的老年夫妻:大爷是退休镇长,大妈是家庭主妇

我家楼上也住着一对老夫妻,年纪看起来70来岁。

我和那大爷打过几次交道,性格用一个字来形容:傲。

后来我才知道,这大爷退休前是位镇长,以前求他办事的人不在少数。

如今虽然他退下来了,但他的儿子好像上去了。总之,他自我感觉良好,总是一股居高临下的样子。

有好几次,我走在大爷的后面。看到他夹着公文包,背挺得笔直,我就想到了《白鹿原》中的白嘉轩。

当然,我没有黑娃那么恶毒,一扁担下去打断那笔直的背,但心里多了一份对黑娃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老婆很少出来。

我住进来大半年了,还从来没打过照面。听邻居说,这位大妈年轻时一直在家做贤内助,抚养儿女长大成人。

有一次,我刚好在院子里扫地,大妈在楼上晾衣服;我抬头一看,正看到她往下看。我们相视一笑,也没说话。

但看她的样子,柔柔弱弱的,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我猜想,这对老夫妻的相处模式应该是:男强女弱,忍让是王道。

大妈年轻肯定吃了不少苦,但人家懂包容,为了婚姻愿意牺牲自我,哪怕搭上一辈子。

其实,

所谓的天长地久,白头偕老,不过是一个珍惜,一个怜爱;一个宽容,一个大度;一个知心,一个懂得。

大妈的忍让,到头来还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上对门老年夫妻: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帮女儿带小孩,一天忙得乐呵呵

二楼斜对门也住着一对老夫妻,大约也70多岁了。

那位大妈我经常见到,每次我都亲切地叫她“奶奶”。

为什么呢?

一看样子,就知道和我妈是一类人,踏实肯干,不辞辛苦,正是我喜欢的老人家。

在我老公老家,要是喜欢哪个人,为了表示亲切,就会以孩子的口吻去称呼对方。比如,我女儿叫这个大妈为“奶奶”,所以我也跟着叫她“奶奶”。

别看她一大把年纪了,身体很硬朗。

大妈每天负责接送孙女、做饭、洗衣服。她家的晾衣杆上,永远都是满当当的衣服。女儿女婿下班回来,什么也不用干,因为什么都干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中有这样一个能干的老人,真是一个宝贝。

她家的大爷我很少见,只知道话不多。

有一次,我去她家借打气筒。大妈开的门,知道我要借打气筒后,立马就去找了。大爷就立在餐桌边,带着笑意,看着老伴儿翻箱子找东西。

我想,这对夫妻的相处之道,应该是:

相互扶持,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相伴。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父母的影子。

有争吵,但不记仇;有苦难,能一起扛;有幸福,一起欢笑。

这样的夫妻关系,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楼的老年夫妻:双双是退休老师,大爷爱抽烟,被大妈下了禁令

我们这栋楼,还有一对老年夫妻,他们住在三楼。

我对他们了解很少。之所以知道他们,还是因为丢烟头的事。

一直以来,楼上老有人丢烟头下来,我气得很想上楼一家一家去敲门。

对门的那位大爷知道后,他一家一家跟我分析,谁家最有可能丢,谁家最不可能丢。

说到三楼,对门大爷说绝对不可能。

他说,三楼住的是一对退休老师,知书达理,那个大爷是个“妻管严”,家里什么事都是听妻子的。

虽然三楼大爷也好吸烟,但奈何他妻子非常讨厌烟味,严格禁止他在家抽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不敢不从。

每次想抽烟了,他都是跑下楼来,在一楼空旷处吸烟。等过了足烟瘾后再上楼。

我想,这对老年夫妻的相处之道是:男弱女强,宽容为大,夫妻有爱。

也许,他们的婚姻一直沐浴在爱河里。

一个男人,只有爱妻子,他才会甘愿听她发闹骚,听她命令,她让往东,就不敢往西。

看着这几对老年夫妻,想想他们的相处之道,倏忽间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在老,婚姻在变,漫长的相互磨合中,大多数婚姻磨没了棱角,剩下光滑的表面,人前人后淡如水。但只要有人陪,那就是幸福。

老伴儿这个词,才是老年生活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