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认定伪证罪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资深刑事辩护律师、从事刑辩业务十余年的要永辉律师(15824811815)解答: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如果证人由于对案情了解不全面或者记忆不清楚作了与事实不符的证明;鉴定人由于业务水平低作出错误的鉴定结论;记录人由于业务能力差和理解问题出现错记、漏记;翻译人由于未听清讲话内容造成错译、漏译的,由于他们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都不构成伪证罪。如果行为人对与案件关系不重要的情节作了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因客观上达不到陷害他人、包庇罪犯的目的,也不构成伪证罪。

2.划清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两罪的区别表现在:(1)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后者是一般主体。(2)行为发生的阶段不同。前者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后者发生在诉讼开始以前,其"诬告"常常是刑事案件立案的前提。(3)犯罪目的不同。前者的犯罪目的包括陷害他人和包庇罪犯两种,而后者的犯罪目的只有陷害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划清本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界限。

前者在客观方面也表现为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但这种虚假证明是作为诉讼证据而向司法机关提供的,提供者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等特定人员,主观上是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侵害的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后者行为人提供的是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虚假证明文件,提供者是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的中介组织人员,主观上可能是出于哥们义气、朋友关系或者为了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伪证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依照《刑法》第 305条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中的"情节严重",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因伪证导致被害人被无辜定罪或判处了重刑的;或者导致有罪的人被无罪释放的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