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蒙古国传来消息:“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安徽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为徽学研究和徽文化传承发展再添国际品牌。

此次大会上,“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与“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成都老茶馆档案”3项档案文献共同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至此,中国已有17项入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等六项。徽州文书历经千年,是研究传承徽学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支撑性档案资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徽州千年宗姓档案,记录了家庭历史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黄山市档案馆,翻阅一个家族,一部族谱,就像打开了一段段被封存的时空印记。据介绍,“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共427部、2235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五代近千年历史,是徽州(黄山)地区以宗姓文化为基础构建官府、氏族、乡绅传统社会基层治理的原始记录,真实反映了地区的宗姓文化形态,并呈现了徽州氏姓、氏族长达千年、遍布世界各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在清代汪氏家谱中,包含汪氏族训十条,涉及了孝父母、友兄弟等,优良的家风家训通过家谱,传承家风、涵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后世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千年宗姓档案,不但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了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是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据了解,“成都老茶馆档案”现存于成都市档案馆,收录了1903年到1949年期间成都市茶馆相关文献共6345件,是研究中华茶文化的原始文献。“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的印刷技艺世代相传,为藏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现完整保存古印版228814块,使得许多重要的藏民族文化内容流传下来。

来源| 安徽日报

责编| 袁丹丹编辑| 王玲

主办单位|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