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央军委任命张廷发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

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和叶剑英一起,以惊人的胆力和魄力,对军队、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张廷发

张廷发上任后不久,就奉召去到了邓小平的住处。

这也是邓小平复出后,张廷发第一次上老政委家,在客厅里,他向老政委敬了发自内心崇敬的军礼。

两个人这次谈话,聊了很多,张廷发慨然表示:一定顶住一切压力,坚决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

到1976年时,形势发生逆转,而张廷发始终牢记老政委的嘱托。

4月的一次“谈话”,张廷发不但去了,还“叫板”了王洪文:“我又不是聋子,我听见了,我没有看过。”

后来,邓小平再度重新出来工作后,最终给予了张廷发最公正的结论和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张廷发为什么对邓小平发自内心的崇敬?二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张廷发,来自八路军第129师,也就是后来的二野。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二野是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司令员是刘伯承,政治委员是邓小平,人们习惯将这支部队称之为“刘邓大军”。

而张廷发作为“刘邓大军”中的一员,到1947年时已经可以独当一面,那时他担任桐柏三分区司令员,受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直接领导,屡建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在1948年亲笔写给中央的报告中,更曾特意提及了张廷发所领导的桐柏三分区所取得的成就,连用三个“最”夸奖——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

这样的夸奖,对于一向严格要求部下的邓小平来说是少见的。

而张廷发就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后调任二野十一军副军长。

1953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扩大,张廷发又和部队一起去到了空军,被任命为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分管作战工作。

1955年,37岁的张廷发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58年,40岁的张廷发又被任命为空军参谋长,1966年起,任空军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好戏连台”的1975年,邓小平在这一年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张廷发作为新上任的空军政委,用实际行动给予了老政委最有力的支持。

上任之初的一天下午,张廷发从西苑机场出发,去到了老政委家里。

一进门,就见老政委没有半句客套话,直接招呼他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你现在是空军的主要负责人,你对当前空军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张廷发深知,这也是老政委几十年来的工作习惯,逢人谈话,说正经事,向来是直奔主题,不废话,直接切中要害。

于是张廷发也省了长篇大论,对空军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

几分钟的汇报全程,邓小平认真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张廷发表示:“我们准备从整顿入手,对空军的工作进行全面整顿……”

邓小平听到这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即操着一口四川口音,毫不犹豫地说道:“好,就照这么干!部队要整顿,还是全面整顿好。今天我找你来,就问这件事。当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党对空军的领导权……”

老政委语声洪亮,神色郑重,让张廷发瞬间感受到这番话的分量,他慨然表示:一定团结空军党委绝大多数常委,顶住一切压力,在整顿中抓本质、抓主流、抓影响全局的中心环节,坚决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张廷发又见到叶剑英元帅,叶帅当时对张廷发讲的第一句话,也是领导权问题:“廷发同志,空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两位军委副主席接连叮嘱,部队要整顿,更要确保党对空军的领导权,这让张廷发深感责任重大。

1975年12月10日,王洪文找空军领导开会,说是要谈民航的问题,但是民航的主要领导干部之一的余立金却被排除在了这次会议之外。

而且早不谈,晚不谈,偏偏1975年底谈,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张廷发很快察觉到异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月,中央打招呼会议召开,张廷发奉命参加。

会上,张廷发和空军被点名批评“不听话”,并被要求学会“转弯子”。

而张廷发全程一言不发,他选择了置之不理,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张廷发更时常想起老政委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密切关注着空军内部的稳定问题,并不忘提醒部队,任何时候都要听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

1976年4月21日,王洪文背着毛主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又私自召集空军领导干部,说要开会。

而张廷发直接拖病没去。

后来,当时去参加了会议的其他空军同志们回来后,告诉张廷发:“王洪文在会上很凶,几次叫嚷……”

这次“谈话”后不久,又传出了“空军政委不听招呼”的有关风声。

张廷发不用多猜,就知道这说的是托病没去开会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1976 年4月24日,王洪文又在北京三座门军委会议室召开会议,还是找空军领导干部谈话。

这一次,老不去参会的张廷发倒是去了,不过他在会上的举动却险些让会议的组织者当场下不来台。

会议一开始,对面的人就一直追问张廷发:“你看信没有?”(这个信指的是当时空军某干部写的揭发信)

而这封信当时已被密封保存处理,张廷发也是后来才知道了信的事情,不过王洪文不停追问,张廷发就当没听见,一句话也不说。

张廷发不说话,这会就有点开不下去了。

而接替叶帅,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锡联当时也出席了这次会议,陪同来“谈话”的他适时开口了:

“我们都是老同志,实事求是,看过就看过,没看就没看。”

当时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其实是在替张廷发说话,二人同样出身二野,邓小平更是他们共同的老政委。

不过当时在会上,即便是有陈锡联打圆场,张廷发也还是不想说话。

对面的那个一直追问的人,见张廷发不管怎么追问,还是岿然不动,一言不发地坐着,干脆站起身来,走到张廷发面前,将手中的几页纸晃了晃,不死心地问道:“你到底看过没有?”

“我没有,我又不是聋子。我听见了,我没有看过!”张廷发突然间一声吼,声音中还带着老将天然的杀伐之气。

刚刚还晃晃悠悠抖落纸张的人被吓了一跳,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由于张廷发的“不合作”,一帮人本欲揪着不放的事情没了眉目,也查不下去了。

而张廷发当时压力重重,他心里也明白,这件事情还没有完,很快,有关批示下来了,张廷发被逼着表态,他干脆采取了先放一放、应付一下的对策,不说不办,也不说立即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概3个月后,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成为当务之急,举国上下全力投入其中,张延发顺势把先前的事情拖了下来。

为此,张廷发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常委同志将全力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或在指挥所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