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某平台搞了这么一个投票,截止到我看到的时候,显示已经有6.5万人投票,有47%的人认为可行,认为不可行的有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有47%的人认为可行令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严重怀疑这些人是要毁我国的教育根基。
我猜这些人之所以会认为可行大都是基于以下两点:
1、他们认为教师收入高且还有两个大假期。
2、他们会认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就在上个月,厦门市翔安区的公开招聘骨干教师(注意,还是“骨干”),然后十多天后翔安区教育局发布通告因报名人数不达标,原本一共招聘11个岗位直接取消了6个。
通过教育局说的“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方面均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我们可以很明显发现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编制才导致的报名人数少问题出现。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还有5个岗位报名人数达标了吗?
具体报名人数的表我就不再去找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看看,如果有编制,报名人数我相信在总人数后面加一两个“0”都不过分。
而问题的关键是“人数”够了就行了吗?
人家招聘的可是“骨干教师”啊!
什么是骨干教师?能被称之为骨干教师的有编制的除非有极特殊的,否则极少会有人放弃原本编制去考这个没编制的。
再就是一些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获得过很多教育相关成就、荣誉、表彰的私立学校老师。
已经都能达到“骨干教师”水准的私立学校教师,你猜他们有多少人愿意放弃现有地位、收入转而跑去公立学校当个合同工?他们的自尊不要了吗?
所以我对那5各岗位的报名人员能力是有怀疑的,我严重怀疑他们是否符合“骨干教师”的标准。
其实说那么多都没啥用。
咱就说如果是自己、自己的爱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女,如果真的很优秀,能力强、水平高(这不都是很多人希望的教师该有的水平吗?),即便现在不是“骨干”但有成为骨干的资质也行,那么会在什么情况下、得有多强的“教育梦”“教育情怀”下,才能毅然决然选择当没编制的教师?
另外别总盯着大城市看,更多的落后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你试试取消编制还有几个优秀人才会去当老师!
还有一个测试办法,你试试把最近这两年招聘到的有编制的新教师尤其是那些通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嗯编制都给取消,然后告诉他们这辈子别想再有编制,你猜会有多少人留下继续干?
如果目的是为了快速毁我教育之根基的话,就现在的情况马上取消编制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所以很多人压根不用脑子想问题,只是在用情绪发泄罢了,着实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