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蒋介石正在为前线战败发愁,他的两个参谋心腹,郭汝瑰和刘斐却跑到蒋的办公室里大打出手。

两个人对骂的脸红脖子粗,纷纷指认对方是共产党,而且都声称自己证据确凿,拿出几十页厚厚的文件给蒋介石审阅。

蒋介石顿时一个头两个大,生平第一次放下身段来给两个人劝和,而且还要替两人解释:“不要再吵了,我知道你们都不是!”

结果两个人其实都是共产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相指认

1948年,蒋介石正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军事地图发愁,国防部第三作战厅厅长郭汝瑰突然打了一声报告闯进来,蒋介石莫名其妙的回头看他。

“汝瑰有事?”

郭汝瑰阴沉着脸,压低声音对蒋介石说道:“委员长,我怀疑第一作战厅厅长刘斐通共!”

蒋介石被他的指控吓了一跳,还以为他拿到了什么证据,立刻脸色凝重的询问他:“你指认刘斐有什么证据?”

郭汝瑰立刻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两本文件递到办公桌上:“这是从解放战争开始刘斐的作战记录,这位留日回国的军事理论高材生在与共军作战中屡战屡败。”

一边说着,郭汝贵一边把刘斐指挥的几场大规模战斗指给蒋介石看,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您不觉得他可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件事蒋介石其实也十分困惑。

国民党的将领大多都是军校毕业的科班出身,但他们读的基本都是国内的讲武堂或者黄埔军校。

这些学校名义上是军事学校,需要进行三年的理论和实战训练,其实更多的是像职业培训的速成班。

黄埔军校最初几期还办的像模像样,也的确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战斗人才。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形势逐渐恶劣,国民党需要越来越多的军事军官,于是黄埔军校从三年学制转为几个月,而且还在全国各地开了大量的分校。

说到底这些人只不过是半路出家,但刘斐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军事理论专家。

他在日本留学,读的专业就是军事理论,没有回国之前在日本就已经名声大噪,被日本军官称为军事和谋略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听说他的大名,回国之后,蒋介石才以高薪聘请他到作战厅担任第一厅厅长,而刘斐也的确为蒋介石和国民党高级军官制定了一系列的抗日战略,先后取得了多次大规模胜利。

甚至有人毫不吝啬的称他为刘诸葛。

但这位刘诸葛制定的战略战术有万般好,唯有一点不好,他只会理论,不会实操。

在作战厅当个参谋,最终能有什么前途呢?蒋介石看中他自然希望能够让他建立军功,成为雄踞一方的军事统帅。

结果每一次蒋介石费尽心思给他找了一个上战场的机会,刘斐顺风局都能打的溃不成军。

后来蒋介石也就默认此人只会运筹帷幄,不会决胜千里,再也没有派他上过战场。

但他此前顶多只是对刘斐的能力有所怀疑,还从来没想过他是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是共匪

眼看着蒋介石有所动摇,郭汝瑰再接再厉:“淮海战役的作战计划何等精妙?若不是有人提前向共军通风报信,何以会战败至此?”

当时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刘斐也在场,蒋介石立刻听懂了郭汝瑰的弦外之音。

不过面子上蒋介石不动声色,只是摆摆手,说自己要好好想想,这一晚上蒋介石辗转反侧都没有睡觉。

结果第二天一早刘斐也到办公室来打报告。

“你指认郭汝瑰是共产党?”蒋介石看着刘斐一头雾水。

刘斐笑嘻嘻的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文件递给蒋介石:“您看啊,委员长,郭汝贵这个人从作风到性格哪里像我们国民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着他开始讲起郭汝瑰的清贫生活。

认真说起来,郭汝瑰的出生在国民党里排的上号,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有名的大军阀,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环境里,但他本人却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

郭汝瑰这个人不爱奢侈,每天吃饭只有简单的两菜一汤,婚姻生活也十分简单,只有一位妻子,并不像其他的国民党军官那样娶上十几个姨太太。

而他本人除了工作之外,一点兴趣爱好都没有,既不喜欢参加酒会舞会,也不喜欢赛马,看电影,除了他的老上司陈诚,谁家摆宴席请他都不管用,他就像个与世隔绝的怪人。

这种做派哪里像是国民党的军官呐?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这句话传进蒋介石的耳朵里也就变了味儿,在蒋介石听来,刘斐这是拐着弯儿骂国民党,都是一群禽兽,酒囊饭袋,脸色当时就黑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刘斐还在滔滔不绝的指认:“还有他之前在陈长官身边的时候,很多次形迹可疑,杜长官当年也跟您举报过他……”

郭汝瑰在进入中央之前是陈诚的副手,也是陈诚一手提拔。

陈诚对他相当信任,任何机密文件都要过他的手,两年前,杜聿明就曾经对陈诚的这个副手产生过怀疑,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信举报。

但当时蒋介石以为这是杜聿明和陈诚之间的矛盾,压根儿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刘斐今天是把杜聿明的话又说了一遍,这下子蒋介石更头疼了。

其实两个人现在是不是共产党已经无足轻重,蒋介石更担心的是两人背后的派系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国民党的处境已经相当被动,任由他们这么吵下去,只会一败涂地。

于是蒋介石破天荒的把两个人叫到自己面前当起了和事佬。

结果也不知道哪句话说的不对,两个人你来我往,阴阳怪气。

蒋介石气的怒喝一声,两个人才终于偃旗息鼓,然后蒋介石放下身段劝和他们:“行了,行了,别吵了,你们俩都不是共产党,我们自己人就不要相互指认了!现在是什么时候?需要你们团结合作!你们怎么还内讧起来了呢?”

两个人被半骂半劝了一通,很不服气的退了出去,从此之后在国防部的大会上吵得更加厉害。

但同时也打消了蒋介石对他们二人的疑虑。但其实蒋介石却偏偏想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锋相对

那既然都是共产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就不怕蒋介石真的调查之后暴露了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根本不了解对方的底细。

郭汝瑰于1928年加入共产党,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军阀公子,并没有在国民党内部展露头角。

然而很快随着共产党的处境被动,郭汝瑰和自己的上线失联,不得以他遵从家里的安排加入国民党,成为陈诚手下的一名军官。

直到后来在国民党内获得了陈诚的信任,他才辗转与周总理取得联系,从那之后郭汝瑰由周总理直接领导,是埋伏在国民党高层最核心的一位红色特工,他的身份属于绝密,几乎无人知晓。

但刘斐的情况又与郭汝瑰有所不同。

刘斐是北伐军出身,当年是白崇禧和李宗仁的部下,他是在国民党取得较高的身份地位之后才成为共产党的特工,由于当时他在南方任职,故隶属于南方地下党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两个人的上线不交叉,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认识彼此,甚至连他们的上线都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

如果单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来说,陈诚是蒋介石最贴心的学生,是最忠诚的总统派,黄埔派,郭汝瑰自然也要和陈诚站在同一阵营。

而刘斐是李宗仁的爱将,是与蒋介石对立的桂系军官,尽管此时李宗仁在蒋介石面前退一射之地,但两派之间的暗中较量此起彼伏。

作为两派斗争的一员,郭汝瑰和刘斐经常代表两派争执不休。

任何议题只要有一个人同意,另一个人绝对反对,然后吵的昏天黑地。

两个人吵到最后连蒋介石都懒得管了,国民党高层对他们两个的敌对态度心知肚明,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不敢同时邀请他们两个,生怕有一个暴脾气把桌子掀了。

1949年李宗仁主政,刘斐作为桂系军阀的代表成为了他的军阀,是李宗仁主张和共产党谈判划江而治,于是派刘斐率代表团前往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谈判还没开始,南京城政坛大变,李宗仁迅速下野,蒋介石拒绝与共产党谈判,但当时代表团的成员已经遇见了蒋介石,必败无疑,他们选择留在北京,而刘斐也自然而然流了下来,以这种奇特的方式回到组织。

此时的郭汝瑰还在蒋介石身边,为了把戏作权,还在蒋介石面前狠狠踩了刘斐一脚:“我之前就和委员长说他是奸细!”

然后顺势表忠心。

当时蒋介石已经制定了聚首西南与共产党持久对抗的计划,他很快答应了郭汝瑰要替蒋介石到下边帮忙镇守的请求。

蒋介石本以为当年举报刘斐的郭汝瑰不应当是共党间谍,放心把72军交到他的手上。

结果在蒋介石退回台湾之后,郭汝瑰先后兼并西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然后率部向我党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蒋介石才明白自己已经上当受骗,一世英明竟然被耍得团团转,恨得他在台湾破口大骂。

但此时一切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