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宫澄心堂内,唐国主李煜正在欣赏一幅画作,对面的画师顾闳中向他介绍这幅画的来历:“我谨遵圣命,随同其他宾客夜入韩熙载大人府中,将夜晚宾主欢娱之态一一记于心中,散宴之后我立刻回家,将其绘于笔下,请陛下御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第一部分

李煜打开画作的开头,只见韩熙载坐于床上,同榻的是身穿红袍的丁卯科(967年)状元郎粲,他们和其他宾客共同聆听琵琶独奏。

李煜想起了韩熙载的履历,他在四十二年前(即925年)也是大唐的进士,不过是另一个唐朝——后唐。而且,他家世显赫,父亲韩光嗣是卢龙节度副使,正当他春风得意地憧憬未来时,第二年突然改朝换代,皇帝李存勖死于兵变,李嗣源当了皇帝,紧接着,卢龙镇发生兵变,牙军驱逐朝廷任命的节度使符习,拥立韩光嗣为节度使,最后兵变被李嗣源镇压,韩光嗣也被处决。

受到牵连的韩熙载只能南奔,遇到好友李谷,后者将其送到正阳(今安徽寿县西南正阳关),再往南就是吴国疆界了。临别之际,哥俩在一间小酒馆内畅谈人生规划,韩熙载说:“此番我投奔江南,如果我当了宰相,定能长驱中原,一报杀父之仇,二展胸中抱负。兄弟,你有什么打算?”李谷说:“我还留在中原,如果我为相国,取江南如探囊取物。”店主听了,立刻跑到他们那一桌:“两位,别光喝酒,吃点菜吧。瞧把你俩能的。”

俩人也不理店主的揶揄,说完,俩人各浮一大白,然后这对五代版的伍子胥和申包胥洒泪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第三部分

李煜继续往下看,欣赏完琵琶独奏后,韩熙载坐在床榻上小憩,氛围非常轻松,让李煜不由想起了他爹李璟当太子时,韩熙载出入东宫,担任文学侍从(秘书郎)的往事。

韩熙载怎么和李璟搭上关系了呢?这事还得往前追溯。

那时,李煜的爷爷李昪还叫徐知诰,是执掌江南吴国大权的权臣。韩熙载刚到江南时,听说

他在府中特设了一座延宾亭招待各路人才,尤其看重北方逃难过来的士子,甚至派人去淮河边上迎接他们。于是,他向徐知诰投了一份简历,在特长一栏中写道:得麟经于洙泗,授豹略于邳垠,运陈平之六奇,飞鲁连之一箭

徐知诰一看,字我都认识啊,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有明白人告诉他,这里用了四个典故:

得麟经于洙泗:孔子当年就是在洙水、泗水汇合的曲阜讲学、著书,《春秋》因为停笔于西狩获麟,故又名《麟经》。这是说他博通经史。

授豹略于邳垠:张良在下邳城中给黄石公捡鞋子,从而获得《太公兵法》,《豹略》是其中一篇。这是说他擅长兵法。

运陈平之六奇:陈平用六条奇谋辅佐刘邦败项王、脱白登,成就大业。这是说他深明韬略。

飞鲁连之一箭:战国时齐人鲁仲连(鲁连)曾用飞箭投书,向守卫聊城的燕国将军晓以利害,竟逼得他自杀,从而聊城不攻自破。这是说他长于外交。

徐知诰这才明白,原来韩熙载是经学、兵法、谋略、外交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看到他在职业规划一栏中写道:失范增而项氏不兴,得吕望而周室遂霸。你想当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还是开创王图霸业的周文王,就看你用不用我了。

徐知诰不由得感慨:“天下牛皮共一丈,你独占十尺,吹自己的牛,让别人无牛可吹。”所以对他很反感,就让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子,当个小小的校书郎,后来陆续又让他担任滁州、和州、常州的从事(知州的属官)。等到徐知诰当了皇帝,就让韩熙载回朝当了秘书郎,专门辅佐太子李璟,也不用操持具体事务,只谈风月即可(谈笑而已)。所以,李璟、李煜父子文学修养那么高,和韩熙载的影响不无关系。

现在,他有大把的空闲时间用于文创事业。李煜记得,他曾设计过一款轻纱帽,裁缝们称之为韩君轻格,他可以说是江南时尚界的凯撒大帝,为当时风流之冠

而且,他的文章、书法为一时之冠,不光江南唐国人来求字,其它国家的人带着重金不远千里来求墨宝,后来韩家蓄养歌伎四十余人,即便没有灰色收入,靠这些润笔也绰绰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第二部分

李煜继续往后看,只见韩熙载正在敲打羯鼓,一位绿衣青年打板为他和弦。看到韩熙载意气风发的样子,李煜想起了韩熙载在政坛的高光时期——硬怼宰相宋齐丘。

韩熙载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小酒馆里这么吹牛了。他曾解释徐知诰(李昪)生前不重用他的原因,是把他当做了慕容绍宗。慕容绍宗是东魏权臣高欢手下大将,高欢在他生前不重用他,是想把他留给儿子高澄来对付反复无常、心狠手辣的侯景。

其实,作者个人认为韩熙载想多了,因为李璟继位后,只任命他为虞部员外郎和史馆修撰。虞部是工部下的分司,主管国家山泽苑囿,员外郎是该部门的副长官,相当于现代国家公园的副负责人。后来,看到他懂礼仪,就让他兼任太常博士——其实就是三个清水衙门。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他施展抱负。946年,进攻闽国的陈觉和冯延鲁在福州被闽、吴越联军击败,胜败本是兵家常事,可是这俩货带的兵居然是假传圣旨调动的,所以一审就是死刑,根本没有通融的余地。但是,他俩和冯延巳、查文徽、魏岑并称为宋齐丘手下的“五鬼”,在宋齐丘的运作下,居然只以流放了事。韩熙载数次进谏,直指宋齐丘搞小团体,是国家的祸根。

宋齐丘早就因为私怨恨死了韩熙载,他曾写了篇文章,请韩熙载誊写后准备刻成石碑,结果韩熙载玩起了行为艺术,用纸团塞住鼻孔,说:“文秽何堪也。”现在加上公仇,那还能放过你?于是就把他贬到地方去了,理由是他是酒狂(酒疯子),有失朝廷体面。可是,韩熙载不会饮酒啊,怎么耍酒疯?理由可以换,贬官是必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第四部分

李煜继续往后看,只见五个女伎正在合奏,而韩熙载并未欣赏她们,而是和另一个侍女交谈,并没有沉溺于令人耳聋的“五音”中。看到这里,李煜不禁感叹:“如果先帝能如韩熙载一般冷静,大唐何至于到如今这一地步。”

韩熙载始终没有忘记当阳小酒馆里吹过的牛——光复中原。终于,他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947年,契丹灭后晋,中原大乱,在中原军民的反抗下,辽军仓皇北窜。韩熙载提议,趁着这个空窗期收复中原。然而,南唐此时正在收拾闽国的残局,哪里有空管中原?

955年,唐军缓过劲后,李璟带着灭闽、楚的余威,准备灭后周,光复中原,大臣们也起哄架秧子,只有韩熙载、柴克宏等少数大臣头脑清醒:

你先看看打闽、楚打成了什么样子——闽国五州,首都福州被吴越乘虚而入占了,漳、泉二州被留从效割据,南唐只占了以丘陵为主的建、汀二州。至于楚国,怎么吃的怎么给吐出来。你连闽、楚这样的蕞尔小邦都不能摆平,居然想去惹周国?郭威、郭荣父子都是人中豪杰,别看立国才四年,但是政权已经稳固异常,再联想到高平之战,周军在不利的条件下尚且能大败骁勇的契丹、北汉联军,两国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于是韩熙载上书李璟,希望皇帝保持冷静,连我这个顽固的北伐派都搁置念头了。但是,李璟此刻被建功立业的热血冲昏了头脑,哪里还能冷静下来?继续在淮南派兵。周国皇帝郭荣一看,心里乐开了花:“你的行为和我的开战借口不谋而合啊,那我可不能浪费。”于是,淮南之战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第五部分

李煜看到了结尾部分,夜宴结束,韩熙载向众宾客挥手送别。李煜看到他的眼神中似乎透露着一股忧伤。

在淮南之战爆发初期,韩熙载打听到他的朋友李谷此前已经是后周的尚书右仆射,真的成了宰相,开战前,加授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随着战事的开展,唐军丢城弃地,眼看着好友把吹过的牛一一实现,而自己被梦想彻底搞窒息了。从此,他开始放浪形骸。他蓄养了四十多名歌伎,在家里宴请宾客,歌伎们就和宾客们杂处,外界物议纷纷,说他有伤风化,韩熙载毫不理会。

李煜继位后,韩熙载借口身体不好,辞去在中央的工作,李煜准了,让他去南都洪州(今南昌)当地方官,韩熙载一下子遣散了歌伎。李煜一看,心说:老韩你不再沉溺于声色了,当年的热血男儿又回来了。于是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你不是“授豹略于邳垠”嘛,兵部尚书算是沿才受职了。哪知道韩熙载一接到任命,立刻把歌伎全部找了回来,和国主玩起了躲猫猫,弄得李煜哭笑不得,说“孤亦无如之何。”我也拿他没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熙载这是玩什么行为艺术呢?他曾对亲信说:“现在大唐别说收复中原了,连保存着三千里山河都是奢望,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国主现在任命我为宰相,不就是让我贻笑后世吗?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塌房,好让他不再让我为相。”韩熙载就这样一直荒唐到死。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韩熙载本质上不是个有担当的人,他在顺境中意气风发,受挫折后陷于颓废,靠装疯卖傻来逃避责任。他的行为,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百五十年后的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灭亡前夕,皇帝赵佶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桓,以免自己成为亡国之君,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是不是同样可笑?

注:本文中提到的李煜派画师顾闳中刺探韩熙载府中虚实,并画成图画的说法见于《宣和画谱》,作者认为太过于荒诞,不足采信,或许,这就是一幅行乐图而已。

为了行文需要,作者将《韩熙载夜宴图》的顺序打乱,正确顺序见插图下方注释。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宁波队长

参考资料:陆游《南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