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持续更新,欢迎关注订阅,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

上天有好生之德,长养万物,而静默不语。天地给予万物生长的空间与环境,令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都可以获得生命的养分。也令圣人们对“生而为人,如何度过这一生”这一问题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儒家的孔子从天地对万物的包容中学习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智慧及仁爱;墨家的墨子从中学习到了兼爱非攻的仁德;老子从中学习到了利益万物、长养万物、随顺万物的包容胸怀;佛家则感悟出我等众生佛性平等、对待万物应当慈心不杀的慈悲智慧。

虽说圣人们感悟出很多的人生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依旧会被诸多的小烦恼而搞得十分心烦。就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在家里遇到“意外”闯入的蚊虫、蟑螂、蚂蚁等小生物。在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时,我们应当怎么办?与佛有缘善根深厚之人,往往会这么做,很少有人能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房间中发现了蚂蚁、蚊子、苍蝇、蟑螂、青蛙、老鼠等小生命时,纵然它们没有犯太大的罪过,但它们的存在却依旧让人很不舒服。

当家中的衣服、食物或其他物品被老鼠啃食后;一排排蚂蚁从地板爬到厨房搬食;又或是睡得正香时,突然有些小蚊虫从天花板顶上掉下来、从床上爬过,把我们从梦中惊醒,我们很难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对它们宽宏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人往往稍微感受到这种不适感,就会千方百计地想要去消灭它们。不仅是这些小的生命,甚至是只要是某种生命的存在对我们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们都会升起嗔恨心,杀死它们。只不过碍于法律或舆论的制约,才不敢去杀害同类,否则连同类都不会手下留情。

而智者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日常生活被这些小生灵打扰时,即使感觉到很不方便,也尽力忍受而不杀害这些众生,就是一种戒杀的慈悲行为。拥有这种行为的人,往往便是善根深厚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地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