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到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宠妃,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郑贵妃(皇贵妃)。郑贵妃万历十年入宫,被封为淑嫔,为九嫔之一;万历十一年被晋封为德妃,次年晋封为贵妃,万历十四年被晋封为皇贵妃。

如此快的晋封速度,确实在整个大明王朝都是数得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氏跟其他规规矩矩的妃嫔不同,不仅长得十分妩媚娇艳,而且性格活泼,在万历面前谈笑自如。如此与众不同,让万历帝对其十分中意。再加上郑贵妃的肚子争气,在十年时间内生下六个皇子公主,成为后宫所有妃嫔中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万历帝的皇后王喜姐在生下一位公主后再没有怀孕,而王恭妃生下了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如此一来,朱常洛便是最有资格被封为太子的皇子。然而万历帝盛宠郑贵妃,为了郑贵妃迟迟不肯将长子立为太子,并且与朝臣们开始了长达15年的皇太子之争。

虽然最终万历帝妥协,在生母李太后的劝说下将长子封为太子。

但是有郑贵妃与皇三子朱常洵在,万历帝对太子十分冷淡,甚至从朱常洛被封太子开始,其生母王恭妃便幽禁景阳宫不得自由。而妖书案、梃击案(有一位叫张差的人手里拿着棍棒冲入太子朱常洛的宫里见人就打)与红丸案(朱常洛死于红丸案)等几大案,都将郑贵妃推上了风口浪尖,即便如此,郑贵妃仍旧得以善终。

甚至在万历帝病逝前,留下遗诏,让嗣皇帝朱常洛将万贵妃封为皇后(此时万历帝皇后王喜姐已经病逝)。不过因为群臣反对,才未能成行。

崇祯三年,63岁的郑贵妃病逝。

可以说在万历朝,有郑贵妃在,其他的妃嫔想要得宠十分困难。哪怕是皇后王喜姐,面对郑贵妃的盛宠也是淡然对待,从不争宠,正因为如此,万历帝给了王喜姐作为皇后应有的尊重与地位。不过在万历帝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妃嫔,不仅能够与盛宠的万贵妃争宠,而且受宠的程度仅次于郑贵妃,只可惜此人在生下幼子后便去世了。

万历帝在其死后,不仅将其追封为皇贵妃,而且还想此人与自己合葬。只是在众臣反对下,才未能如此,究竟是何人,能够在万贵妃的盛宠下分一杯羹还让万历帝念念不忘呢?

此人便是李敬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了解一下:万历帝的李敬妃,在明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何会在死后多年被追封为太皇太后呢?

01

李氏的出身以及年岁在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她最早在史料中出现是在万历二十二年,在生下皇六子朱常润后“母凭子贵”被封为敬妃。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万历帝后妃的情况揣测一下,李氏的出身,大概率情况下应该是宫女。

同李氏一同晋封为妃的,是万历十年入宫的九嫔之首周氏,被封为端嫔。

李敬妃:生皇六子朱常润、皇七子朱常瀛
周端妃:九嫔之首,初封端嫔,生皇五子,被晋封为端妃
郑贵妃:生三子三女,万历十四年便已经位列皇贵妃
王恭妃:生皇长子朱常洛,原先是李太后身边的宫女,直接封为恭妃

周氏入宫时的地位高于郑贵妃,但是因为周氏不得宠,虽然生下一位皇子但是并没有母凭子贵;反而母子二人都受到万历帝的冷待,因此周氏的位份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晋封。

周氏晋封端妃之前是端嫔,而李氏则无任何封号,则说明李氏在封妃之前是宫女的身份。

因为万历帝在前期只选秀了两次,一次是万历五年挑选一后二妃,一次是万历十年为了绵延子嗣而挑选了九嫔入宫。在万历二十二年前,万历帝并未再选秀,所以说李氏很可能是宫里的宫女,得到万历帝的青睐后直接封妃。

其实李氏并非是第一个由宫女直接封妃的,第一个是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王氏是李太后身边的宫女,在得到万历帝宠幸后怀孕,在被李太后得知后,在李太后的劝说下万历帝下旨将王氏封为恭妃。但在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洛以后,位份一直没有得到晋封。

王氏能够封妃是因为万历帝膝下还未有皇子出生,李太后作为万历帝生母,自然是着急,若王氏当真生下皇子的话便是皇长子。有生母李太后,万历帝即便是再不情愿也只能将王氏封为恭妃。

而李氏不同,在她生皇六子的时候,宫里已经有五位皇子先后出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而万历帝能直接将李氏封为敬妃,而非嫔或者是更低的位份,便可见万历帝有多宠爱李氏。

可以说,虽然同样是宫女直接封妃,但是二人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而周氏作为曾经的九嫔之首,在王氏(王恭妃)与郑贵妃之后,成为第三个生下皇子的妃嫔,万历帝没有因此而将周氏封妃。而李氏生下皇子仅一个月后便被封妃,其差距显而易见。很可能周氏的封妃,是搭了李氏的顺风车,毕竟这一年周氏已经生下皇子三年。

突然去世

原本后宫是郑贵妃得万历帝独宠,接连为万历帝生下三子三女,而且郑贵妃已经盛宠12年的时间。而咸福宫李氏的出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郑贵妃,郑贵妃遇到了争宠的一个劲敌。生下皇六子朱常润三年后,李氏再次怀孕并且生下皇七子朱常瀛,按照万历帝对李氏的宠爱程度,李氏很快便再次母凭子贵,晋封贵妃。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李氏很可能还会再生下皇子公主,得以晋封皇贵妃,同郑贵妃平起平坐。然而在皇七子出生仅11天后,李氏却突然去世。

李氏并未难产,为何会在生下皇七子后不久突然去世呢?

李氏的死,矛头直指郑贵妃。

根据《酌中志》的记载:李氏身体不适,郑贵妃名下的宦官张明为李氏医治,不仅仅没有医治好,李氏反而去世了。就跟西汉时期的女医官淳如衍一事一样,自此以后万历帝后宫中再也没有人跟郑贵妃争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庙贵妃李娘娘有疾,郑娘娘名下太监张明,医治不效薨逝...彼时积言有如淳如衍之事,自此郑娘娘无有与分宠者矣。

淳如衍是谁?

淳如衍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女医官,在权臣霍光的指使下,在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患病时,在她的药里做了手脚,结果皇后许平君被害死了。而霍光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果然在许平君去世后,汉宣帝将霍成君扶上了皇后之位。

对于郑贵妃而言,虽然李氏不是皇后,但是她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自己。

《酌中志》的作者刘若愚其实也是一位宦官,在万历、天启两朝都是宫里极有地位的,自然知道宫里很多的事情。刘若愚能作此言,想必对李氏之死知晓一些情况。

无独有偶,在《明史稿》中关于李氏的死是这样记载的:

始贵妃李氏宠亚于郑氏,郑氏因其疾,使御药房内监张明纵药阴杀之

《明史稿》将李氏称为贵妃,可见万历帝已经有了再次晋升李氏位份的想法,只是李氏尚且在月中自然不方便行册封礼。李氏的宠爱仅次于郑贵妃,郑贵妃便在李氏身体不适时,让内监张明在李氏的药中做了手脚,李氏很快便去世了。

照万历帝对李氏的宠爱程度,很快李氏便能赶上郑贵妃,甚至是反超郑贵妃。按照郑贵妃的性子又如何能忍呢?

死后哀荣

李氏死后,万历帝很是悲痛,不仅将其追封为为“恭顺荣庄端靖皇贵妃”,而且还下旨群臣:皇贵妃李氏侍奉恭敬谨慎,而且诞下皇子,将其安葬在定陵地宫的右穴。在万历帝之前,大明王朝尚且没有皇贵妃或者妃嫔陪葬帝陵的先例,万历帝为了李氏居然想要违背祖制,便可见李氏对于万历帝而言有多重要,想要在地下让李氏继续陪着自己。

在英宗朱祁镇之前,只有嫡后才能与皇帝合葬帝陵(除非嫡后被废,比如宣宗便是与继后孙氏合葬)。自英宗朱祁镇开始,嗣皇帝的生母也可以合葬帝陵。

按照这样的规矩,除了皇后王喜姐外,便是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同万历帝合葬;而且王喜姐作为嫡后在左,王恭妃在右。若是按照万历帝的意思,更加倾向于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那么便是郑贵妃同万历帝合葬,葬在万历帝的右边。

不管怎么安排,好像都轮不到李氏。

其实李氏并非第一个得到此待遇的:英宗的刘敬妃虽然年长英宗很多,但是英宗非常宠爱刘敬妃,刘敬妃虽然没有生下皇子公主,但是在天顺七年刘敬妃病逝后,英宗不仅按照“明成祖昭献贵妃”的下葬规格安葬刘敬妃,而且还在临死前留下遗诏:让皇后钱氏与自己合葬,将刘敬妃迁过来。

只是此举遭到了宪宗朱见深生母周太后的反对,才未能成行。

刘敬妃如此,自然李氏也不会顺利葬入帝陵右穴。

此举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帝陵寿宫是不能轻易打开的,而且尚且没有妃嫔在皇帝之前葬入帝陵的先例。见群臣反对,万历帝只好作罢。

“皇贵妃李氏伺候敬谨,诞生皇子,准葬于寿宫右穴,内阁议拟里看此”。

之后万历帝亲自为李氏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天寿山悼陵左边的银泉山安葬李氏。

并且按照明世宗沈贵妃(沈贵妃是嘉靖帝三位皇贵妃之一,虽然没有为嘉靖帝生下皇子公主,但是因为得宠而被封为皇贵妃)的葬礼规格下葬李氏,在皇后王喜姐病逝后,李氏的谥号改为“恭顺荣庄端静”,因为王喜姐的谥号是“孝靖皇后”,为了避讳皇后的谥号,只能“委屈”李氏。

单纯从万历帝想要让李氏葬入帝陵来说,此时的李氏受宠程度已经超过了郑贵妃。王喜姐作为嫡后只要不被废,多年后必定被葬入帝陵;而郑贵妃便不同了,只要她的儿子不被封为太子,她便没有被葬入帝陵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想而知,郑贵妃在得知此事时的心情。

李氏后代出一位皇帝

李氏去世后,她所生的两个儿子全部交给了皇后王喜姐照顾,在王喜姐的照顾下,李氏的两个儿子全部平安长大。

皇六子朱常润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8岁时被封为惠王,这一年皇长子朱常洛被封为皇太子,皇三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天启七年(1627年)崇祯皇帝继位后,朱常润才前往封地荆州府就藩,此时朱常润已经34岁,早就已经过了亲王就藩的年纪。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危机四伏。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张献忠在湖广一带杀了不少明朝的藩王,所以很多藩王都到处逃亡。朱常润也不例外,先是逃到了衡州,后又逃到了绍兴,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崇祯皇帝自缢后,江南的很多士绅想要让朱常润监国,但是朱常润整日礼佛,不再过问世事,对朝政自然是一无所知,自然不是合适的监国人选。

清军攻入江南一带时,朱常润降清。

清顺治二年,朱常润带着家人一起北上前往京城感谢清廷不杀之恩,并且表示自己已经皈依佛门不问世事。原本朱常润是想要求一条生路,然而朱常润作为万历帝亲子,若有人利用其皇子身份反清复明,也是名正言顺的。为此,顺治三年,朱常润一家全部被杀。

皇七子朱常瀛被封为桂王,于天启七年前往衡州就藩。

朱常瀛在前往封地后便大兴土木,修建了非常豪华的藩王府,其规模以及完整程度仅次于京城;而且朱常瀛还拥有明朝当时最完整而且势力最强大的部队,在张献忠起义后,自然衡州便成为其首当其冲的目标,必须要得到。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率领农民军在攻克岳州、长沙后,便开始攻打衡州府。

朱常瀛与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都卧病在床,而且病得都非常厉害,府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朱常瀛第四子永明王朱由榔来做主。在张献忠率农民军攻上城墙时,朱由榔便下令南撤退。很快桂王府被农民军攻下,弘光元年(万历帝与郑贵妃所生皇三子、福王朱常洵庶长子朱由崧继位,为南明第一位皇帝,年号弘光,将其祖母郑贵妃追封为太皇太后)十一月,朱常瀛在广西梧州病逝,被追谥为“桂端王”。

第三子朱由楥承袭桂王爵位,此时弘光帝已经被清军活捉六个月之久,而且在次年便被处死了。弘光帝死后,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朱聿键称帝,为南明第二位皇帝,年号隆武。

不管是隆武皇帝朱聿键,还是被拥护为监国的鲁王朱以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九世孙)都没能成大事。隆武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朱由榔承袭桂王爵位,并且在次年在广东肇庆任建国,建立永历政权,成为南明最后一位皇帝。

这年十一月,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死后,其弟朱聿鐭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不过仅一个月后绍武政权便被清军所灭,朱由榔见状便赶紧逃到了广西梧州。

并且在永历(朱由榔称帝后的年号)六年之前,一直在广西、湖广一带到处逃命。

永历六年,张献忠部将孙可望将朱由榔接到贵州安隆,就这样朱由榔成了一个傀儡。

永历八年,朱由榔在李定国的护送下逃到了云南。

四年后吴三桂率兵攻入云南等地,朱由榔不得不再次逃命,一直逃到了缅甸。

永历十六年在缅甸四年后,朱由榔被缅甸国王送给了吴三桂。便是在这一年,朱由榔被绞杀。朱由榔虽然是南明几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但是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因为多次逃命,而被称为“走天子”,最终也没有挡住清朝的崛起,而自己也死在了吴三桂之手。

结语

万历帝对郑贵妃的宠爱是历史都承认的,能够在郑贵妃盛宠的情况下分一杯羹,甚至还差点被葬入帝陵,便可见李敬妃在万历朝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让郑贵妃如此忌惮,也是理所应当。

李敬妃两子,一子死在了清军之手,一子死在了逃亡的路上。而他的孙儿中除了一位南明皇帝,而且还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然最终也死在了清军的手中,但其在历史上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