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河北苦寒万里,霜雪纷飞。自石虎兵燹,十六国混战以来,中原一片狼烟。就在这片混乱的硝烟弥漫之中,一个身怀过人武力的男儿乘风而起,成为当世英雄。

他风光一时无两,举国欢腾。然而,滔天的战火很快将他的英雄身躯烧毁,只留下一具暴虐之躯。这个英雄就是冉闵。冉闵,一个曾经辉煌的大魏天子,却走上了一条注定灭亡的陨落之路。

从大魏天子到武悼天王,他的身份转变背后,隐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究竟是何种因缘际会,让这位昔日的大魏天子走向了悲剧的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嫌梭影:血仇暗藏

羌人姚襄、羯人石琨、鲜卑慕容三路大军压境,冉闵麾下精锐尽失,一战功亏一篑。这原本是冉闵大军一场惨败,但对他个人来说,却像是命运的一次垂青。

原来在这场攻防战中,冉闵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一支军队。这份"唯一"让他备受当时的后赵君主石虎赏识。从那时起,冉闵就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在战火燃烧的北地上生根发芽。

战场残酷残杀,烽烟不绝。随着胡汉相互厮杀,无月无战,原先被石虎团结在中原的各族渐渐踏上了返乡之路。饥馑疫疾环生,能活着返乡的只有区区二三成。这一幕生离死别,着实令人惋惜。

乱世英雄:纵横无垠

352年正月,冉闵终于一雪前耻,击溃刘显的进攻。身怀绝世武力的他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率军直扑进攻至阳平,斩首三万余级,彻底击垮了刘显。危难时刻,刘显遂派人前来求降并许诺杀石祗为效。冉闵虽视刘显背叛负恩,但念及前嫌,最终收兵而归。

这一役之后,刘显如约将石祗及其子石炳等十几员后赵核心将领的首级送往冉闵麾下。冉闵接获人头后,将石祗的脑袋烧成了灰。随后又任命刘显为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一反前嫌,旋风式地扭转了两人的命运。

战火连绵,穷兵黩武是无可厚非的权宜之计。但冉闵的下一步举措,却让人颇有微词。作为曾颁布过"杀胡令"的铁血汉人,他居然迳自封刘显为"大单于",这一胡人专属头衔岂非与杀胡令有天壤之别?朝汉暮胡,变色龙般的作风实在令人生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兵不血刃:英雄暴虐

胜之不武,刘显很快重起旗鼓,复率大军来攻。此时的冉闵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粮草告急,不得不暂时游离于中山、常山等地,以供给已濒临饥荒边缘的军队。

时局骤变,前燕虎视眈眈。慕容儁遂遣慕容恪等人南下,于魏昌县与冉闵军队遭遇。相传当年石虎围攻前燕时,年仅17岁的慕容恪曾率2000骑兵追杀后赵大军三万。两军都在那一战中摸爬滚打,一步登天。如今宿命使然,14年后的今日,他与冉闵终于狭路相逢,旗鼓相当。

冉闵麾下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劝阻冉闵暂避锋芒,但冉闵深知自己一往无前的武力值,怒不可遏地扬言平定幽州、斩尽慕容余孽。熟知冉闵手腕的慕容恪一反常态,改为固守阵地以待敌人。

果不其然,冉闵驰骋疆场,所到之处无往而不克。望见前燕中军大幢,他深信胜利在望,遂亲率三百余骑直冲慕容恪中军。不料冉闵中了慕容恪的埋伏圈套,被一支训练有素的"铁锁连环马"部队包围,两翼受困。

终为千古:慷慨赴死

面临两面夹击,冉闵竭尽全力施展他横行无阻的战力,终于艰难挣脱了重重包围。就在他东冲直逃二十余里,眼看要就此摆脱困境时,骏马"朱龙"竟然倒毙。失去战马的冉闵即刻陷入被俘的绝境。

前燕君主慕容儁一见冉闵,便勃然大怒质问:"你这后赵小人,怎么敢自称天子?"冉闵亦不示弱,霸气回击:"乱世之中,你们这等夷狄尚可称帝,我中土英雄,何罪之有?"这番豪横之言无疑彻底惹恼了慕容儁,遂将冉闵痛打三百鞭后斩杀于蓟城。

此后不久,前燕国遭遇大饥荒。慕容儁深恐杀冉闵有违天意,派人前往冉闵陵园祭奠,并追谥"悼武天王"以祭天示慰。一代英雄,最终沦为一介暴虐,赫赫战功付诸东流。只是不知这英雄身躯下,又将掩埋着怎样一段屈辱与不甘的渊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杀人如麻:罪孽深重

退思冉闵的一生,又怎能将其完全归于暴虐之流呢?就连慕容儁也不得不承认,冉闵乃"中土英雄"。事实上,冉闵的武勇无疑达到了一代枭雄的高度。他敢于公开颁布"杀胡令",直指当世胡人为华夏民族之大敌,这份爱国爱民的英雄气概实在令人动容。

然而,细查冉闵的作为,却又让人颇感其虚有其表。颁布"杀胡令"之后,他亲自封刘显为大单于,将数以万计的胡人纳入麾下。眼见民族冲突肆虐,无数同胞惨遭杀戮,他却对这样的事视而不见。从这一点来看,冉闵难辞其"汉奸"之嫌。

他每每表现出一副热衷民族主义的姿态,实则却是个人私利至上。从冉闵在河北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看出他其实对"汉族"并无太多同情,不过是利用了民族矛盾以维系统治的需要。

杀胡令只是他操纵民心、制造威慑的手段而已。譬如当初他亲封刘显为大单于,无非是望刘显此後继续向他效忠而已。在整个河北地区,冉闵的统治无疑是一塌糊涂。

连年战乱荼毒,田园荒芜,人祸相继。而他本人却对此漠不关心,长期游手好闲,置民不顾。甚至,他有时也会为了维持军饷而对人民剥削残虐,丝毫不顾民力凋敝。

总的来说,冉闵一生英雄作为值得赞赏,但更多情况下他只是一个为私欲驱使的暴君。他虽曾大肆标榜民族主义价值观,却又对此并不虔诚。或许正如有人所说:"冉闵其人乃一轭午夜前后,判若云泥"。骄兵悍将,英雄与暴虐,他的形象实在让人难以贴切定义。

站在历史巅峰:火焰离去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冉闵这个标志性的历史人物,又怎能对他有一言而蔽之呢?这个被前车之鉴所证明的暴君,毕竟也曾用他的勇武和力量在苦难的乱世中燃起一缕希望的火焰。

譬如我们回顾他屡战屡胜的英勇,顿挫敌军无数。譬如他对于突围重围的绝处反击,更是赫赫有名。我们可以谴责冉闵,因为他的确罪孽深重,但我们也不能遗忘他的英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让历史见证他的丰功伟绩,就让后人评说他的是非曲直吧。一个时代的英雄,总归胜过一个英雄的时代。只可惜这样的英雄,最终还是滚落了历史的泥潭。

他虽然罪孽深重,但他刚烈的旷世武勇终归应当被人类永远铭记。或许有一天,在岁月长河的另一端,人们会翻开那段烽火硝烟的历史,为冉闵重新书写一段英雄史诗。又或许,在更久远的将来,冉闵就只会被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罢了。

最后的遗憾:玉玺何在?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给了冉闵抹不去的遗憾。在他与慕容恪的决战之前,一件颇为关键的物品已不翼而飞——那就是当朝皇帝的传国玉玺

这枚玉玺原本被冉闵获得并一直保管在手中,这是他当时倚仗最大的政治资本。可惜在慕容家兵临城下之际,冉闵的心腹贼人贪图私囊,偷走了这枚国之重器。

失去玉玺,无异于是失去了冉闵的最大依归。当时慕容儁便直言不讳,杀冉闵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已没了玉玺的依仗,从而使得自己即位的权力基础遭受损失。

倘若当时冉闵手中仍有玉玺,说不定后来慕容儁也不会如此狠绝杀他。事到如今,我们只能遗憾地为冉闵叹息,英雄最终因一枚玉玺的错失,而陨落于乱世肆虐的战火之中。

结语

无论是英雄还是暴君,冉闵都曾在那个动荡年代留下过浓重的一笔。他的一生如同烈焰般熊熊燃烧,最终还是黯然陨落。

但那熊熊的火焰,却也曾在黑暗中为大地带来过一缕希望的光亮。就让我们用缅怀而非评判的态度,去重新审视这个英雄或暴君的一生吧。

他的传奇一如当年的硝烟,饱经岁月洗礼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他毕竟曾留下过昭昭战绩,那熊熊燃烧的英雄气概也理应永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