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中公教育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中公教育公布2023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0.86亿元,同比下降36.03%;净亏损2.09亿元,亏损额相比上年减少超过80%;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0亿元,同比下降201.64%,并由正转负。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公教育总资产为7,139,624,337.37元,同比下降1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7,098,998.21元,同比下降27.29%。

中公教育称,2023年,公司通过关停并转、去粗取精等方式,关停了部分业绩产出低、人效比较低的网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直营分支机构总数为783个,同比2022年的1,113个减少了330个,同比减少29.65%。

近日,中公教育还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9.2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40.67%,环比去年四季度扭亏为盈。

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龙头机构,中公教育近年来不仅面临亏损,还因“退费难”屡被投诉受到广泛关注。

据九派新闻2023年9月15日报道,中公教育去年上半年净利润8198.17万元,同比增长109.20%,扭亏为盈。然而,“考不过全额退”的承诺,对于该机构的一些武汉学员来说,结果依然是分10期退还,每期何时到账仍无法得到确切答复。

武汉两位家长向九派新闻反映,他们于2022年8月在中公教育为各自孩子报名公务员考试培训,两名学员每人6万元。机构为学员提供面授课和网课,其中包括封闭式训练,他们如期完成了相应课程并参加了考试。遗憾的是,二人都没有考上,得知成绩后便准备申请退还培训费。

据双方签署的《培训服务协议书》显示,甲方为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收到学员提交的完整退费手续材料,经核实材料真实、符合退费条件后30-45个工作日内,甲方将退费金额支付至学员提供的银行账户。

一位家长说,孩子(2023年)5月开始与机构的老师沟通退款事宜,到了7月机构才受理退款申请,“期间他们就以各种理由往后推,受理后又说还没审核退不了。”等待了两个月,两位家长还是不见退费进展,便于9月12日来到位于江夏区财富二路16号的中公教育武汉研发培训基地。“他们给出的方案就是分10期退,说这是北京总部的要求,他们没有决定权,你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可以去告公司。”

经过多次交涉,该机构一名张姓负责人通过电话回应表示,武汉分校将尽力向总部申请一次性退费,目前只能分10期退费,无法确定每一期的退款时间,但是能保证本月内退还第一期。

据了解,中公教育集团创建于1999年,是国内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主营业务为公务员考试培训,目前在全国319个地市开设了上千家直营分校和旗舰学习中心。该机构此前推出公务员、事业编、研究生等考试培训“不过包退”的报班形式,受到了不少考生的追捧,此后全国多地出现学员“退费难”。

“不过包退”模式是否合理?武汉科技大学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机构进行预收学费,可能没有开设独立的第三方账户,“他们就有权把这笔钱拿来做任何开支。这样就会使得最终,比如培训的规模大幅度萎缩,不能够继续滚动发展学员的时候,资金链就没办法维系继续滚动支付,就会出现财务危机。”(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