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明朝历史上,人们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多数以负面评价为主,作为一国之君,晚年大肆诛杀朝廷元老重臣,只为给新君“让道”。种种行为让后人不齿,看到对昔日兄弟下手,让人觉得十分寒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武将当中蓝玉被杀,那个案子足以震动政坛,更让军方十分震惊。不过有人指出,如果大将常遇春没死,可能蓝玉就没事。往后就没有朱允炆、朱棣什么事。

年少经历重重磨难

晚年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有一个目的,就是怕这些人功高震主。自己死后担心,这些人不服自家儿子,影响朱氏江山。武将是他主要“铲除”的目标,过去军方中常遇春和徐达,应该是最有实力,都是朱元璋手底下的大将。相对于徐达的智谋双全,常遇春更让人牢记,就是他的英勇威武。

没有发迹之前,他就像一个草根,不是名门之后,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物。,其实和朱元璋一样,他也出生在贫苦的农民之家,小的时候常常吃不饱饭,身材很瘦小。青少年时期看到日子实在没奔头,决定出门闯荡,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辛。这时他越发地明白一个道理,唯有自保才能生存下来,产生学武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着打零工挣来的钱,到处拜师学艺,不得不说常遇春是学武艺的好苗子。本身身强力壮,关键是学武功天赋异禀,短短几年时间一跃成为武林高手。边塞男儿重武功 剑光如电气如虹,不光战斗力高,而且还要善于使用各种兵器。这种为日后打仗“奠定好基础”,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那时候天下大乱,像常遇春身手矫健人,没有用武之地。有段时间误入歧途,中间落草为寇,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看到受害者恐惧的表情,总感觉不自在。哪怕赚钱再多,还是感觉这种鸡鸣狗盗的生活没有奔头,不如另寻一条出路。

受到朱元璋重用

巧合朱元璋名气流传开来,特别是不扰民让他很赏识。真应那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吸引不少人主动前来投奔。常遇春听到对方的名声,心中有意想要投奔明主,为了试探对方,还乔装成老百姓。跟随队伍细心观察,确实传言属实。不过一开始并没有受到赏识,朱元璋认为对方来混饭吃,对他十分冷淡,气得常遇春跟他理论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想到他的大胆言论,反而勾起朱元璋的兴趣,问他愿意领兵打仗,常遇春欣然愿意。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常遇春没有让他失望,打仗很威猛。让朱元璋很满意,任命其为将军,更让朱诧异一点就是他军事能力,第1次打仗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天生适合战场似的,对于各种工程兵器,那是轻车熟路。

关键是他并非一个莽夫,私底下命另外一支部队,在西城门下悄悄开挖地道。前面这么拼命地打仗,吸引元军注意力,等到援军“赶到”取得战场胜利。等到攻下城池后,还展示出色政治能力,设置相关机构。他性格并非是大老粗,属于粗中有细。

对明朝有偌大的功劳

在朱元璋打江山时,碰到的对手有不少,陈友谅就是重要竞争对手。对方曾经开着发明的超级军舰,准备和明军一决死战,危急关头是常遇春想出用火攻扭转局势。凭借着军功站稳了脚跟,对于朱元璋来讲,常算是老天赐给他一个“大宝贝”,真的太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