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兆震1937年8月生于福州。1962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分配到海军某基地从事科研工作十五年. 为海军现代化作过贡献。

1977年回地方参加经济工作.当过厂长、公司总经理。本人自幼爱好旅游与中国画、1988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 1999年退休后、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

遵循古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游览三山五岳名山大川、爱山、游山、写山、画山、把山当成课堂、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把山当成书房、编写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把山当成画室、收集奇峰、写生创作. 。在著名画家杨启舆教授指导下进行创作,追术绘画与旅游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国画与西画相融合。不断创新、为伟大时代增添光彩。 出版个人画册:中国传奇人物杨兆震专刊、国家文化传承人物杨兆震专刊等。

入编大型画册:[中国艺术界十大风云人物].[ 国家文化真迹顶纵收藏] 等。参加全国及国际性画展. 、 荣获[一带一路传播奖]..[ 联合国人类文化贡献奖] 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说福州】系列作品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鼓名山,福州市鼓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寿山瀑谷,晋安区寿山溪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地任逍遥,闽候县十八重溪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山奇岩,连江县覆釜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泉三岩,连江县玉泉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池灵峰,长乐区天池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闽江口湿地公国,长乐文石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云山观瀑,永泰县青云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闇亭生辉.永泰县盍洋闇亭寺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乡情深,闽请县雄江黄楮林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闽岳祖,闽清县白岩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林溪烟云,福清市南少林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化山,福清市一都大化山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山乐逍遥,罗源县龙潭里原始森林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坛天神,平潭县塘屿石人磹景区

水激青山自超迈

万里平畴固好,终觉有些单调,一览无余之际,少蕴藉,少余味,不及山川形胜的变化多端开入胸襟。山、水虽相提并论,事实上在自然中,山的比重要远大于水。君不见,无限峰峦簇拥环抱,黄河也只如一带。然则,正是水的灵动,赋山予变化、予润泽、予乐感、予灵气,所以,水才得以与山平起平坐,无分高下。
看杨兆震先生的作品,峭拔巍峨之山,尽在云裹水流间,可知他已深悟山水相辅相成之妙功。日前,就像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汉学教授、美学家迈克斯.克里所说的那样:“ 杨先生的作品气势磅礴,生意盎然。他以笔墨细腻及很自然的变形手法”,加以分割机敏、结构谨严。创造出“极鲜明的个人风格”。
他的山,应当说是比较写实的。远山青黛,只以寥寥数笔淡墨抹出,近处山形各异,略带斜欹之势,似齐向东方恭候朝阳。这山并非青翠郁郁,只是点缀树木于岩石之间,显示出坚硬的质地。前景却着重写树,有绿叶纷披,亦有繁花胜雪,让观者如置身其间,倍感亲切。
然而他的水,却无疑带种想象中的超拔的精神气质和力量。那股自高而下的山泉,几如一条河流,水量充沛,气势惊人,从数十米高处直流而下,跌宕成瀑,我们似乎听得到那泼喇喇的水声,感受到激溅扑面的细碎水珠以及脚下水石相击的轰鸣震动。这股大水再加上由水变幻而来的云海雾沼,与山峦相激荡相缠绵,使天地间生机无限。
最能体现自然壮美的,或许惟有高山流水。但山耸水转,其美表现在许多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完全一致的看法。杨先生似乎更喜欢借峻岭清泉、群峰云海、叠嶂古刹表达自己对壮美的膜拜。取材虽然没有严格界限,场面却有大小之别,表达方式明显区别于小景,因而具备林壑森秀、墨气渝然之象,能给人以异样的震撼。
杨先生曾创作过一批大幅山水画,取材涉及自然,或重于林茂云稠,或侧重于山高水长,或让山、水、林各占一隅。总之,无不景象环生,大气磅礴。构图、立意皆-脉相承,但笔墨形态极其鲜明,常常倾情于以一种景观为主的画作。
无水山不秀,有泉岩自灵,古之山水画家,或侧重于画山,或侧重于绘水,完全将水拒之画外者罕见。自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人叫响,石上清泉便成为历代画家乐于表现的对象。杨兆震先生的泉水,不但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且寓意深刻。堪称叠岭山泉的代表作是《仙游九鲤湖》。杨兆震先生为了避兔山水僵硬直露、苍白无力的常见毛病,突出曲“水”通幽的诗化意境,构图别具匠心。他的叠岭清泉,可以说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诗的神气活现。他笔下的水既“清"且“活“,又有“源头"深藏不露,只在幽深神秘之处半探半躲;泉水躲而不匿,探而不迫,给人以“牵”出来的感觉。既然是“牵”出来的,能无声响吗?因而又让人联想到:杨氏泉水遮遮掩掩、蹦蹦跳跳地走出山谷,一路上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击打着青山。它们跟豆蔻年华的山妹子-一样,虽然害羞,怕见生人,却又天性活泼,向往热闹,最后还是跳着、喊着、笑着、唱着走出了大山流向九鲤湖。这就是杨兆震先生所绘叠岭山泉留给人们的美感。
搞自北京《中国书画作品展网》 康东方/文
杨兆震山水画、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