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他师父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这样说道:齐白石在花卉画中画荔枝的作品比较多,总的来看有四个特点:
(1)四十多岁始画荔枝
齐白石于四十四岁时离开湖南湘潭茹家冲的新居,先至广西梧州,再乘轮船至钦州,住在郭葆生处。他曾随郭葆生游肇庆,登鼎湖山,观飞泉潭:至高要县游端溪,包公祠;到东兴,过北仑河游越南的芒街。齐自石在《荔枝蜻蜓》中题道:“寄萍老人齐白石自钦州归后始画荔枝。由此可知,齐白石在回钦州的路上,看到沿途田里的荔枝树硕果累累,于是将荔枝画入作品之中。齐白石还曾在《荔枝》中题道:“余曾客肇庆,一日游鼎湖,道旁垂荔枝,欲买取,但不见主人,不可得,归来时日霞相照,其色尤鲜,幸园主人至,得之,知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余尝梦游四方,独不能忘却飞泉潭下也。"齐白石将荔枝写入画图后,有人就拿真荔枝来换齐白石画的“假荔枝(图七十五、七十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多题怀旧诗句
在这次旅游中,荔枝给齐白石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知果实之味”后,他长久不能忘怀。齐白石在后几十年的艺术作品中,常在荔枝画中题写怀旧词句,如在六十七岁作的《荔枝》中题道:“余曾游广州,见荔枝其形圆,此种为糯米荔,唯闽中有之,核小味芳。”同年,他在《荔枝》中题道:“实重枝垂地,叶荣绿夺苔。天涯曾作客,亲看荔枝来。天涯亭在钦州,余曾游焉。他还在《荔枝》中题道:“自笑中年不苦思,七言四句为何诗。一朝百首多何益,辜负钦州好荔枝钦州荔枝旧时事也”:“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丹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过岭全无远道愁,此行曾作快心游。荔枝日食三千颗,好梦无由续广州”:“荔枝初熟影垂垂。寄语园官好护持。灵雀却非贪果意,偶来飞上最低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题字多与徐寅有关
自齐白石将荔枝入画后,不仅多题自作诗,而且多题徐寅诗句或与徐寅有关。如在《荔枝》中题有:“风味有徐实能知”;“远游不复似当年,一月钦州食九千。群果园中论珍品,徐实同说荔枝先”:“方红陈紫宋家香,根本酸甜自度量。既有徐寅知味美,何须人世共夸张”。有的直接引用徐寅的诗句,如在《荔枝》(图七十七)中题有:“'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又云:'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此二联皆徐寅诗。八十八岁,戊子,齐璜白石老人借题其画。”徐寅为清代人,字虎侯,号秋田。徐寅系徐贞木之子,刻印不家学。(4)八十多岁始画大幅荔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自四十多岁开始画荔枝,直至九十岁左右仍不乏荔枝图(图七十八、七十九),从尺寸上看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趋势。齐白石于八十八岁作的《荔枝》中题道:“画荔枝从来无此大幅,有大幅从此幅始。”该图不仅画有常画的荔枝果实和树枝,并画荔枝树主干,使画面更具气魄,细腻与奔放相结合,使画面更为活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笔者曾见齐白石的《荔枝雏鸡》,不仅亦画有荔枝树主干,尚在下端铃有“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方大印。因笔者所见《荔枝雏鸡》为印刷品,具体尺寸不详,但根据画有主干和钤有大印,可推测该图也属大幅。齐自石在该图中题道:“吉利万千。丁亥八十七岁齐自石。”可见他于八十七岁时已作有大幅荔枝图。(未完待续)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