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因为没有稳定的后方兵工厂,再加上作为主要对手的国民党军队战斗意志薄弱;所以无论是土地战争时期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我军的主要武器和弹药基本上源于战场缴获。

就比如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1],解放军在三天之内就消灭了李仙洲兵团数万之众;缴获了大量装备,使得华东野战军第一次出现了全美械部队。

那么莱芜战役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解放军的美械部队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仙洲

山东战场意义重大,国共双方重兵鏖战鲁南

莱芜曾经是山东省一个地级市,2019年后变成了济南市下属的莱芜区和钢城区。虽然在撤市变区之前,莱芜因是山东最小的地级市而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其早在西汉时期,就是山东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金属冶炼中心。

莱芜在春秋时期也处在齐国和鲁国交界之处,中学课本上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莱芜。近代之后莱芜逐渐成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的县城。

1937年底随着日寇大举入侵,整个山东沦陷。八路军则逆行向敌后大规模开进,经过徐向前、罗荣桓等名将的经营终于建成了面积广大的山东根据地(解放区)。

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山东根据地已经拥有了2400万人口和27万主力部队,民兵游击队更是高达200万[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荣桓

山东这么重要的人力和资源产地被我军控制,蒋介石集团自然是如鲠在喉。于是在1946年初,蒋介石就制定了“消灭山东共军,打通津浦线”的计划。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160万蒋军全线出击;首先攻陷了我中原解放区,随后由南向北进攻我华东各解放区。

我华中野战军在司令员粟裕的指挥下先后进行了七次战役歼灭大量国民党军,也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

但是暂时的胜利改变不了双方整体的力量对比,此后华中野战军被迫撤到山东与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会合。山东野战军正因屡战屡败陷入低迷,陈毅也迫切希望粟裕来统一指挥两个野战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野战军

1946年底双方合力发动了宿北战役歼灭国军整编69师,缴获各种火炮100余门、枪械数千支。

随即发动鲁南战役,歼灭敌整编26师、整编51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5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汽车470辆,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等“重炮”200多门。

1947年2月两军正式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成为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并负责具体作战指挥。到这时国军尽管连吃败仗,但仍具备强大实力。

更神奇的是明明国军损失数倍于解放军,但是国军一向欺上瞒下的心态在进行作战总结时暴露无遗。按国军的战报,一定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东野战军

于是在鲁南战役之后,蒋介石集团居然判断我军连续作战,伤亡过大;故而草率地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妄图与华东野战军在临沂地区决战。

该计划将国军分成两部分:南线由整编19军军长欧震,指挥8个整编师共21个整编旅作为主要力量,由台儿庄、新安镇北上向我解放区首府临沂发动进攻;

北线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的第46军、第73军和第12军(未全部参战)为辅助力量,由淄川、博山等地,南下攻取莱芜和新泰。

1946年后蒋介石集团为掩盖其发动内战的企图,对国军进行了所谓的整编。原有军大部分被缩编成整编师,原有师改为整编旅,兵团就成了整编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南战役

在这样的整编过程中,原中央军嫡系兵员事实上并没有减少,反而让每个团的步兵人数更加充实。但像第5军、73军这样的部队,一直没有参加所谓的整编。

蒋介石虽然当过黄埔军校校长,但其军事指挥能力在国军当中都经常被人调侃。在解放战争前期,由于国军具备兵力优势;故而蒋介石多次制订“东西对进”或“南北夹攻”之类的战略,却没有几次能够奏效。

深究其根本原因,虽然国军人数众多、火力强大;而且有美国人提供的无线电设备和飞机,很容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

但是国军在抗战后期,腐败和军阀化已经积重难返;即使是中央军部队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的,都很难打出像解放军那样的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比如这次蒋介石雄心勃勃试图一战消灭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就完美体现了其制定计划时的一厢情愿。

南线欧震集团下辖包括整编74师在内的强大美械部队,并且有空军的大力支援。

相比之下北线作战的李仙洲兵团,战斗力要弱很多。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生,但之前战绩不佳;只能给黄埔三期的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作副手。王耀武虽为国军名将却无权干预全局,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李仙洲兵团本身还是个大杂烩。73军下辖第15师和193师,是王耀武心腹掌握的美械部队;而46军下辖新19师、175师和188师,却是桂系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耀武

李仙洲事实上既不能指挥王耀武的嫡系也不能指挥桂军,用他被俘后的话说他“就是个传令兵”。

1947年1月31日,南线十几万国军精锐部队浩浩荡荡的北上,李仙洲的任务则要从北面堵住华东野战军退路。

也就是说按照国军原来的作战计划,李仙洲兵团只作为一支偏师。

但是蒋介石和他的参谋团,似乎都没有认真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这支偏师被解放军包围了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东野战军

三天俘虏五万之众,王耀武大骂“不如五万头猪”

面对南线国民党大兵压境,我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沉着应战。他开始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欧震兵团身上,命令部队反复运动甚至到敌后去袭扰,希望能引诱该兵团的一部分孤军深入再将其围歼;

后来的孟良崮战役,粟裕就是用这个办法。但是在这次战役中国军严格稳扎稳打,各部之间紧密抱团,逼迫解放军同其进行正面的阵地战。

而这时虽然华东野战军已经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其装备水平根本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嫡系相提并论。

眼见南线国军怎么引诱都不上当,其步步推进使我解放区面积在缩小。如果不迅速扭转局面,我山东部队最后只能向北和向西突围。

正当粟裕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注意到了北线的李仙洲兵团开始动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