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去了朝思暮想的云南,因为之前看董宇辉说:云南很浪漫,5天的行程没让我失望,这里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心生向往,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四季如春的气候,看到蓝天白云下的苍山洱海,听到悠扬的少数民族歌声。云南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喜欢在阳光下散步,在茶馆里聊天,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云南的菜市场,汪先生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而我恰恰爱逛菜市。不仅物产缤纷多彩,是不可错过的生活美学,那朴素的烟火气,更是治愈。

对于小城市的人们来说,没有了喧嚣的人潮和繁忙的生活准备,反而能感受到一份宁静和惬意。菜市场则是在这惬意中,我最喜欢的人间烟火气。云南的菜市场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物种,逛一次像是在解锁新认知一样。在这里你会发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特色食材,例如五彩斑斓的野菜、新鲜的水果以及各种独特的香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人真的好会吃野菜,市场里许多奇奇怪怪。叫不出名字的野菜、野果,甚至鲜花不只拿来观赏,更是被烹调成各种美味。好像鲜花入馔的传统被深深刻在了云南人的DNA里,每到这个季节总要吃上两顿才算完整,这是春天独有的云南限定。

云南菜市场的蔬菜种类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了,如果没去逛过的人还真的不知道叫什么,我是一个菜都不认识,好尴尬,这些你认识几样呢?如果你是云南人这些全部都认识吗?

芭蕉花

芭蕉花其实也是云南的特有食材了,在菜市场能看到一个一个的芭蕉花,99%的外地人都不知道这居然是个菜。芭蕉花有点像荷花,一片一片的花瓣撕开都会包裹着还没开始发育的小芭蕉。这么一个芭蕉花里至少有100多根多芭蕉。
芭蕉花的花瓣是有涩味的,需要用盐水揉搓后去涩。花蕊呢可以焯水之后直接炒菜,其实没有特别奇怪的味道,亏得调料的功劳,这样一盘菜可以轻松吃下两碗饭。
云南人常做的就是水豆豉来炒,非常简单非常有特色。如果什么时候来云南了,可以买一个回去秀一下厨艺。

臭菜

知道这个绿色带刺儿的叫什么吗?云南本地称之为怕哈“帕哈”,但是臭菜这个名字比较接地气,它的学名为羽叶金合欢,非常好听。它浑身长满了刺,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也不知道谁第一个想到吃它的。但是讲真的,它这个臭味会有一点让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闻到之后第一感觉是真臭,然后觉得,好像臭的挺别致的,我再闻闻,嗯是臭,好像臭的还行。别看它臭,吃起来可香了,让你吃一次想无数次。

这个菜是和朋友在餐厅吃到的,我形容它是臭臭得正,臭菜和酸笋都是怪味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却有很勾人的味道,一次可以吃三碗饭。大家的评价都是,嗯臭是有点臭的,但是怪好吃的。如果你的城市有机会买到臭菜,其实可以买一点试试,也不一定非要吃,先感受一下味道,如果觉得还行能接受,那就做两个菜吃吃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芋头花

芋头花以花茎的味道最为鲜美,它有毒却不妨碍上餐桌。炖芋头花是云南独有的味道,集芋头花浓郁的鲜香、微辣的昭通酱香、宣威火腿的腊香、大蒜的蒜香于一体的炖芋头花,处理起来可是一件技术活儿。

芋头花的“花心”(集许多雄雌花于一体)有微毒,买回或自采回来的食材须摘除佛焰苞内的花心,撕去花序茎杆上柴色的外皮,食用的是花杆和佛焰苞,花心和外皮去除的不干净,要是做出来的菜吃后口会微麻或有刺痛感,主要是“花心”含有生物碱导致的!

芋头花的常见做法是和茄子一起煲,切好的芋头段和茄子爆炒至半熟,然后再上锅蒸20分钟,芋头花此时已经相当软糯滑溜,感觉一口就能吸下去。

树番茄

这种在滇西南生长的大树番茄,虽然名字里面有“番茄”两个字,但是味道和番茄天差地别,最大的特点是酸,伴随着一股番茄和茄子混合的味道,还有一些微微的甜味。

云南以外的朋友见过最多的吃法大概是版纳,德宏的傣族把树番茄火烧去皮以后跟辣椒、大蒜等佐料一起舂碎,制作成一种叫“喃咪”的调味酱,用来蘸烤五花肉吃去腻。在临沧永德阿佤山的佤族有一道喜宴特色菜,会把树番茄煮熟去皮,加香料熬煮成“树茄酱”,用来做鱼的浇头,这种做出来的树茄酱,完美地除去了果子的生味,而且不用加任何保鲜剂防腐剂都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吃起来就不会有味精味,口腔不会不舒服。

经过熬制的树番茄比“喃咪”多了一些辛香料的味道,果肉比例也比“喃咪”多。天然的果酸,去掉生味的酱,酸辣的口味更适合用来搭配热菜熟食,比如做蒸鱼。把树茄酱作为浇头,无论跟哪种海鲜搭配是又鲜又酸爽,最简单的吃法用来拌面条,拌米线,或者直接搭配白饭吃,一次就是两大碗。

各种虫子

云南省是有名的“动物之国”,山高水美动植物种类繁多,昆虫自然也很多。云南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云南十八怪,虫子是道菜!这个东西爱的人爱得要死,怕的人怕得要死。被云南人当做盘中餐的昆虫可谓五花八门:蚱蜢、蜘蛛、竹虫、沙虫、柴虫、蚕蛹、蝶蛹、蝗虫、蜂蛹、蚂蚁蛋、知了、蟋蟀、蜻蜓、水蜻蜓……大自然的造物有多丰富,这个名单就能列多长,可以说只有外人不敢想的,没有云南人不敢吃的。做法也多种多样,除了最常见的油炸,还有腌酸、甜炒、包烧、酱拌、凉拌等等。

云南人为什么会有吃虫子的传统呢?从菜谱来看,云南的昆虫菜肴属于傣族菜系,而傣族人吃虫的习惯则是从中泰边境学来的,因此从中国西南到泰国、柬埔寨都有吃虫的习惯,尤其是如果有机会去柬埔寨,你将会看到更加生猛的吃虫习惯:水蟑螂摘掉翅膀、挤掉黄色粘稠物直接在嘴里嚼。其实在没有畜牧业的原始社会,人们想要获取动物蛋白并不像采集果子、野菜那样简单,需要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在献血和搏斗中拼出个你死我活才能吃上一口肉。相较之下,吃体型小但是易捕捉的昆虫对于彼时的人类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任何美食都能够轻易获取。但是杂乱的饮食结构和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反而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不健康。如果我们现在又回归到吃虫子、吃果子的“原始饮食”,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返璞归真呢?

野生菌

野生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这些标签,让菌子们不再平易近人,动辄上百元一斤的价格,使它们不再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现在吃上一顿,大家都戏称“打牙祭”了。
夏季,是个不容错过的品菌时节,虽不能常吃,但每一种菌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丽馈赠。干巴菌、美味牛肝菌、青头菌、见手青、等等都让人欲罢不能!

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云南人,除非你约他上山捡菌子!说来也奇怪,我们都知道很多野生菌是有毒的,明明是这么危险的食物,却被云南人民亲切地称为“菌子”。你如果问云南人民菌子是什么味道,他们会告诉你,这是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味道,是让人朝思夜想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当然,这也是中毒的味道!

逛菜市场不仅是日常所需,对于我而言更是一种慢生活的享受。穿梭在菜市场里,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享受寻找新鲜食材的过程,感受到自然的节奏。无论是品尝美食还是寻找新鲜食材,都能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与大自然的连接。

有时间不妨抽出一天去逛逛云南的菜市场吧!看看超市里没有的菜,和摊主小贩聊聊天砍砍价,未尝不是一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