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教师职业到底“香不香”?一直以来存有争议。

认为教师职业是个“香饽饽”者,有两个论据:其一是多年来教师资格考试人数持续上涨,2023年上半年,参考人数就多达427.3万,三年前即2020年的高考人数是1071万,假若教资考生都是应届生的话,相当于40%的人都考了教资;其二是教师聘,很多地方是一岗难求,百里挑一是常态,千里挑一也不是奇闻。

认为教师不是抢手职业者常采用反证法:如果教师是抢手职业,国家何须设立公费师范生制度?如果教师是抢手职业,为什么每年都有大批公费师范生违约?

还有教师招聘。那些报录比高的地方,大家看一看,都是发达地区,都是城市学校,偏远地区、乡村学校报录比不仅低,更有许多地方招聘遇准,无人报考!

所以,教师职业是个“香饽饽”只是教师群体中的少部分,对占教师比例大多数的乡村教师、偏远教师来说,教师职业仍不过是个“鸡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公开招聘骨干教师中,由于没有编制,报考人数未达报考比例,被迫取消。这个结果,其实从一开始出炉,就注定了会是如此的尴尬。

人为什么要找工作?事业之心就应该有,奉献之念勿相忘,但前提是要先吃饱穿暖。在社会大众层面,人们找工作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高薪临时,一个是低薪长久。

具体到教师职业,就对应着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

不要说以前,就是当下,民办学校教师的薪资待遇一般是公办教师的2倍之多,优秀者更是没有上限。

公办学校教师收入虽然不高,但相对稳定,不需要随时担心被炒鱿鱼,被迫另谋高就,日子过得安稳踏实。

所以,公办和民办,是鱼和熊掌也,二者兼得固然好,不能兼得,得其一也不错。

想赚钱的去民办,想稳定的来公办,公办和民办都有各自的优势,都能招聘到充足师资。

所以,在当下,民办学校办得如火如荼,公办学校稳如泰山,一山二虎,安然处之。

现在,厦门某地的公办学校既然无编,虽然公告上说待遇同在编教师一样,看似同工同酬,没有受到歧视,但实际上,对于应聘者来说,鱼和熊掌,二者一个没有,谁会来应聘呢?

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一个人谋生的职业,养家糊口的职业,然后才是教书育人,甘于清贫,乐于奉献。

当下,为什么有些人总想着打破教师铁饭碗?总想着让教师“不吃饭”只奉献?折射出的仍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低下,一些人对教师是表面上尊重,心中瞧不起,一有机会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教师说三道四,那些把持着经济、体制制高点的人,一有机会就想苛刻教师、打压教师。他们早已忘了,他们都曾是教师的学生,他们也没有远谋,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子孙后代还要不要教师去教?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而现在,一些地方却在积极探索取消教师编制、退出机制等所谓的改革,实在令人费解。

各位朋友,有何感想和建议,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