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景延,江苏人,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在上海读书。他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沉浸在书海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深知,要想为家乡、为国家做出贡献,必须先要充实自己。因此,他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毕业后,汤景延没有选择留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而是毅然回到了家乡如皋。他深知,家乡需要他,需要他这个受过教育、有见识的年轻人来带领乡亲们走向繁荣。于是,他毅然担任了如皋县党委书记,开始了他的乡村建设之路。

在如皋县,汤景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带领乡亲们修路建桥、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得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他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们纷纷称赞他是家乡的好书记、好领导。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战火迅速蔓延至中华大地。汤景延看着国土一寸一寸地沦陷,心中充满了悲愤与焦虑。他不能坐视不管,他要为家乡、为国家尽一份力。于是,他毅然决定组建一支地方武装队伍,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四处奔走,动员乡亲们加入抗日队伍。他亲自带领队伍进行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身先士卒,为队伍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传遍了如皋大地,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事业中。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进行,国民党为了统一领导,决定对地方武装进行收编。汤景延深知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武装力量的作用,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带领队伍接受了国民党的收编。

1941年的夏天,阳光如火,大地被晒得滚烫。在那样的日子里,汤景延的心情却是冰冷的。他的顶头上司李长江,居然打算投敌叛变。汤景延一听到这个消息,肺都要气炸了。

他冲到李长江面前,劈头盖脸地大骂起来。他的声音在炎炎夏日里回荡,像是一道惊雷,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他骂得李长江脸色通红,无言以对。最后,汤景延一甩袖子,愤然离去,与李长江分道扬镳。

汤景延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家乡。他看着熟悉的田野、河流和房屋,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责任感。他知道,他的家乡正在遭受敌人的蹂躏,他的乡亲们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于是,他决定重新组建一支抗日游击队,保卫家乡,保卫人民。

他四处奔走,动员乡亲们加入他的队伍。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很快,一支以他为核心的抗日游击队成立了起来。他们在当地进行游击战,狙击敌人,为乡亲们争取生存的空间。

由于他们的行动给敌人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当地民众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汤团”。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他们的队伍,更代表了他们的决心和信念。

在那段国共合作的日子里,汤景延与新四军有了更多的接触。他发现,共产党的抗日精神十分坚定,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妥协。这让汤景延深感失望。

于是,他决定联系共产党,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念。他愿意在党的指导下,奉献自己的一切,为抗日事业奋斗到底。1942年,汤景延正式成为共产党的一员,他加入了战神粟裕的作战部队。他的队伍也被任命为通海自卫团,他亲自担任团长。

1943年的春天,春意盎然,但中国的大地上却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在这一时期,日军为了巩固他们在中国的统治,开始采用“以华制华”的策略,企图通过特务活动来分裂和瓦解抗日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汤景延这个名字,成为了日军策反的重要目标。

日军方面负责策反苏中根据地的特务有两个人,一个是张北生,另一个则是姜颂平。姜颂平此人颇为特殊,他原本是一名共产党员,但却被日军成功策反,成为了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为了说服汤景延,姜颂平特意指派了手下陆某前往游说。

陆某与汤景延之间有着不浅的渊源。他们二人曾在李长江的部下共事过,并肩战斗过,因此私交甚好。陆某深知汤景延的脾气秉性,也知道如何打动他的心。于是,在见面后,两人先是进行了一番寒暄,回忆了过去的点滴往事,气氛温馨而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寒暄过后,陆某便直奔主题,开始劝说汤景延考虑投奔汪伪政权。他向汤景延描绘了汪伪政权的豪华富贵,还列举了几个以前的同事是如何在汪伪政权下升官发财的例子。他试图用这些诱惑来动摇汤景延的坚定信念。

然而,汤景延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对于自己的信仰和立场有着清晰的认识。面对陆某的劝说,他并没有立即表现出愤怒或反感,而是选择了以退为进。

他心想,这个人先留着,或许会有用的,等与上司商量后再作决定。于是,他微笑着对陆某说:“此事关系到我数百兄弟的性命,待我与弟兄们商议一番再说,但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是朋友。”

陆某听到汤景延的话,心中不禁一喜,以为事情有了转机。他忙不迭地点头表示理解,并催促汤景延尽快作出决定。然而,他并不知道,汤景延心中早已有了坚定的答案。他不会叛变,不会背叛自己的信仰和人民。

送走陆某后,汤景延的心还悬在半空中,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向了军分区。那时候的新四军正在苦苦思索如何打破敌人的重重围剿,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异常珍贵。当汤景延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给粟裕时,粟裕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为何不如此这般呢?”粟裕自言自语道,他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计划。他迅速地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字,递给了军区领导。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将汤景延的部队伪装成伪军,深入敌后,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搜集敌人的机密情报,牵制敌人的行动,甚至还可以暗中协助新四军的物资运输。

军区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和深入讨论后,认为这个计划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实战价值,于是决定批准实施。但考虑到计划的机密性和重要性,必须严格保密,不能有任何疏忽。

粟裕接到命令后,立刻找到了汤景延,两人关起门来,就计划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粟裕告诉汤景延,这次行动就像钓鱼,不能心急,要沉得住气,等鱼儿慢慢咬钩。

果然,十几天后,陆某带着丰厚的礼物再次登门拜访。但这次,汤景延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轻易松口,而是故意摆出了一副大事难定的样子,说这件事需要亲自与他们的长官姜颂平面谈。陆某见状,只得点头答应,心里却暗自着急。

三月末的某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斜洒在南通这座古老而宁静的城市上。汤景延在陆某的陪同下,步入了姜颂平的府邸。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坚定与期待,此行他带着重要的使命而来。

汤景延与姜颂平两人围坐在一张檀木桌旁,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汤景延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说:“姜兄,我有两个不情之请。其一,我希望能够保持我们现有的建制不变,这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一旦分散,恐怕难以再聚。”

姜颂平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汤景延继续说道:“其二,我希望能够继续驻扎在这里,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抵御外敌。”

听完汤景延的话,姜颂平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而是轻轻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