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0年代的江西省,莲花县的一角,甘祖昌忠诚地为革命奋斗,尽管这意味着牺牲与家人的时光。他在1926年加入农民协会,此时他与妻子陈卯姑的儿子甘锦荣才刚刚出生。甘祖昌的革命活动常常让他远离家乡,留下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在政治动荡的阴影中挣扎。

1934年的冬天,甘祖昌参加了长征,不久后,莲花的苏区被敌军占领。敌人抓捕了陈卯姑,试图通过酷刑逼她泄露甘祖昌的行踪。在残酷的压力下,陈卯姑被迫改嫁,而甘锦荣只能依靠祖母陈瑞英和伯父们的庇护生活。

甘祖昌得知家中变故后深感内疚,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会望向南方的家乡,默默流泪。到了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终于得以回家,重逢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甘锦荣。在新疆军区后勤部担任部长期间,甘祖昌还与龚全珍结缘并结婚。1953年的春天,两人的婚礼简单而温馨,仅在食堂摆了两桌便饭,由同事和朋友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57年,甘祖昌决定辞职,带领全家回江西老家务农。龚全珍则担任当地南陂小学的校长。甘祖昌非常注重子女教育,要求四个女儿从小参与农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在家庭教育上,他坚持艰苦朴素,规定衣物和日用品要充分利用,反对任何形式的浪费。

1972年的一个寒冷冬天,甘祖昌的大女儿甘平荣,在吉安卫校学习期间,听说部队招募女兵。她激动地写信给父亲,希望他能帮助她参军。但甘祖昌在回信中严厉批评了她的冲动,坚持认为她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甘平荣虽然一开始感到失望,但最终通过学校推荐成功入伍。在军队中,她凭借出色的射击技能获得表扬,并被选为全军射击表演的代表,这让甘祖昌终于感到欣慰和放心。

在1980年的春末,甘平荣的婚礼在即,家中却因为经济援助问题产生了罕见的争执。龚全珍坚持要为女儿提供婚礼的经济支持,而甘祖昌则认为,作为独立的成年人,女儿和女婿应自行承担这些费用。龚全珍无法忍受别人对女儿婚事的闲言碎语,她决定不顾甘祖昌的反对,偷偷从家中的积蓄中拿出700元。

甘祖昌得知后,虽然气愤不已,但也引发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他认识到,尽管自己一直倡导独立自主,但在传统观念和家庭情感面前,他也难以完全割舍。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父母为了他的学业,如何舍得一切支持他。他对龚全珍说:“也许你是对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原则,忽视了孩子的实际需要。”

与此同时,甘祖昌的三个孩子在教育上面临选择。1974年,当地的学校因为有限的升学名额而陷入困境。班主任找到甘祖昌,希望他能帮忙争取更多的升学机会。但甘祖昌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他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应因特权而受益,应该让给那些更需要的贫困家庭子女。

他对班主任说:“我不会为我家孩子争取任何特权。教育的机会应该公平分配,让那些努力学习且家境贫寒的孩子有机会改变命运。”这种坚定的态度让班主任深受感动,也让其他村民深刻地体会到甘祖昌的公正和无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公荣虽然对父亲的决定感到失望,但在甘祖昌的耐心解释下,她逐渐理解了父亲的用意。甘祖昌告诉她:“生活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成功和舒适,更重要的是为社区和他人做出贡献。我们虽然种田,但农业也是科学,也是学问。在田间地头,你同样能够学习和实践。”

在甘祖昌的晚年,他眼看着自己的子女们一一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尤其是甘公荣,她不仅在农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成为了村里的妇女队长和公社团委副书记。甘仁荣和甘吉荣虽然机会较少,但也都在甘祖昌的教育下,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展现了不凡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甘祖昌生前深知,教育孩子应教会他们独立与牺牲。当县里的教育机会来临时,他选择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代替自家的女儿享受这次上大学的机会,这件事成了村里的佳话。而对于小女儿甘吉荣接替母亲的工作,甘祖昌坚决反对,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赢得自己的未来。

1985年的冬季,甘祖昌病重,他感觉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某个寒冷的夜晚,他召集所有家人来到他的卧室。他从床底慢慢拉出一个铁盒子,这是他珍藏多年的宝贝。铁盒子里装着他在革命岁月中被授予的几枚勋章和井冈山时期使用的纸币,这些都是他的战友和他共同经历风雨的证据。

他的声音虽弱但充满力量地说:“这些东西,是我革命岁月的记忆。我留给你们的,不仅是这些物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感,要你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甘祖昌去世后,甘公荣等子女继续他的志愿,不仅在工作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还积极参与社会和慈善活动。尤其是甘公荣,她在退休后并没有停止奋斗,而是与母亲龚全珍一同投身于公益事业,他们的家庭因此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甘公荣本人也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的称号,成为社区和国家的骄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