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景介绍:

学校和专业:本科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GPA 2.5);法方合作学校一硕供应链管理学 (GPA 3.8+);二硕 Wustl MSF-Quantitative Finance (GPA 3.8+)

Toefl:106

Gre:156+170+4.0

RA 3段

Publication: EJOR co-authored

录取:Brandeis PhD (Business School最终去向); OSU, Florida, GW Econ PhD

前言:

本科绩点,一生的痛;五年前射出的子弹,五年后依旧正中眉心。

感觉我这个背景有点糟糕,不太具有参考性,但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推荐信,一切以RA推荐信强推为核心。

关于科研:

我的科研经历有3段,第一段大概延续了两年+,是加入一硕的法国教授的团队。遇到经验丰富且乐于培养学生的教授非常重要,教授不仅会从头开始培养我的文献整理和coding基本功,还会逐步引导我加入他的不同的科研项目,我们涉及了不同的商科领域, 从cybersecurity risk management到service pricing。而超出常规的RA工作,由于我在这个研究optimal tiered pricing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market的项目中,提出graph-based clustering methods等诸多贡献,因此得以有幸加入教授们的coauthor团队,喜提人生中第一篇paper。

第二段与第三段科研是在wustl做的,其实是一来到wustl就分别给两位不同的department的商学院教授同时进行的,分别是IP strategy与empirical finance方向,主打一个兴趣广泛。其中empirical finance 方向的这段RA工作在我的申请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我清晰了自己对pricing, especially asset pricing与machine learning方向的兴趣。

我的想法是,既然PhD的申请与科研和科研推荐信休戚相关,而一切RA都是以强推为目的;那其实,同时进行多个RA是可以操作的。虽然确实会非常非常忙,但是还是挺有意义的。尤其是在wustl里empirical finance这段asset pricing研究中,在教授的指导下首先对他的文章进行一个复刻,发现risk momentum pattern的过程非常吸引我,也非常有成就感。以及感受到教授从一开始的严格态度到一年后和蔼的夸奖这个过程,这个认可带来的精神补给不亚于Lana Del Rey马上给我致电“你真是个摇滚天才!”

关于随机性:

当我越发地风险厌恶时,我越发地感觉到随机性在这个过程中的不断作用。因为一些原因以及本命年的抽象运气,我在申请季11月的时候,还需要重新确定一位推荐人人选,这对于PhD的申请,就是非常致命。最终这件事通过我的一位coauthor教授以及wustl的另一位finance方向的教授伸出的强力支持援手,得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位教授真的太感动我了,在我失去希望的申请季ddl的时候告诉我一般会给找他要推荐信的同学好的推荐,但会给我今年他给出的最强力度的那封,并找我要了之前其他RA经历的产出sample。这件事也告诉我应该在日常的每一件事中预留余地,进行风险控制,任由事情发生发生的同时,不放弃。与这位wustl的教授的meet与交流中,我在原有的empirical finance兴趣上,对theoretical的东西也产生了兴趣,例如corporate finance, derivative securities。教授指出,我在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口气不断给别人传达一个非asset pricing不研究的态度,因为面试我的committee里面可能都是theoretical的教授。我需要be open minded,我需要对theoretical 和empirical都特别感兴趣,也是为了避免毕业的时候将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里。

关于申请:

首先,肯定需要越早越好,需要保证高绩点,丰富科研经历并建立connection;提前修高阶课程以及PhD level math course。

我在这次申请中意识到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之前的科研经历涉及了OR, strategy, asset pricing等不同的方向;而我的教育经历也涉及econ, management, quantitative finance等不同的领域。这在申请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就是,面试的时候,不管我申请的项目是这几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给面试的教授一种,我要分分钟跑路到另一个项目的错觉。因此我认为,尽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在之后的科研经历中都是围绕同一方向或者至少相近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世毕盟:

除去感谢在申请过程中,给予我强力支持的教授,我还需要感谢世毕盟。世毕盟的2对1模式非常友好,不仅在于培训师老师能够及时给予丰厚的材料以及对于申请时间线的良好把控;还在于mentor学长精确的、一针见血的策略引导。选择大于努力,而mentor学长能够在我能够掌握的当下信息中,提供明天的、一年后的、五年后的信息;这样在申请这样一个optimization中,优化我当下所作出的策略。而我在以卖方的角色试图在CV与SOP将自己包装售卖出去的时候,mentor能够以买方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满足committee的客户需求,这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