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大决战最大的特点是蒋介石没有料到形势发展得这么快,这是在蒋介石坚守还是撤退的犹豫之间完成的大逆转,显示了伟人的非凡能耐。

当决战开始时,国军的数量还多于解放军,装备更比解放军好,地盘依然大,人口依然多。但毛泽东看到的不是敌人的巨大势力,而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还举棋不定,心存幻想难下决心实行战略退却这一点。

毛泽东跑来跑去,拒绝硬碰硬,他在不断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他的目标一直是等待平衡后发动反攻,为此他常出奇兵,搞得蒋介石都不知道该收缩了。蒋介石是一直盼着和共军决战的,他觉得自己还有兵力还在寻找作战机会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兵力对比尚未分出上下时,只有毛泽东知道天平倾斜了。

因为毛泽东的力量是相当隐蔽的,而蒋介石的力量是明的,这才是蒋介石不知进退的关键因素,等到局势明了的时候,毛泽东出手之快让蒋介石想撤都来不及了。很像游戏中的大鱼吃小鱼,力量集聚到一定份上就会发生突变。

三大战役显示了毛泽东把握全局的不同能力:辽沈战役代表毛泽东抓住主要矛盾,独断专行的魄力;淮海战役则显示毛泽东放手使用部下和协调各路大军的能力;平津战役毛泽东则是展现出容纳天下的宏大胸怀。

南线锋芒初试,却又盘弓待发,就是为了不让蒋介石有战略收缩的可能。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北边,在东北开始决战。

蒋介石舍不得丢掉东北,这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综合考虑。军事上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使共军不能入关作战。不成就把东北国军撤至华中地区,加强华中防御,在他看来,迫不得已的时候再走不迟,他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会有连退都不可能的时候。他似乎从来没有主动撤退过,这导致他快速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当时情况下,战略决战的方向不能是华北,这样会使我军受到华北、东北敌人的夹击。决战也不能先在华东,这会使东北蒋军下决心南撤,而实现他们的战略收缩。后人纳闷,蒋介石为何如此不知进退,就是忽略了蒋介石自认为可以来去自由,他的兵本来就是从海上过去的。

根据上述情况,毛泽东将战略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这就将战略决战的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解放战争时间大为缩短。

先从哪里打起?毛泽东一开始征求林彪意见,毛泽东给林彪提出建议“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这时,在坚守东北还是放弃的问题上,蒋介石同卫立煌掐起来了。

卫立煌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自到延安见到毛泽东,卫立煌已经转变了立场,蒋介石居然重用卫立煌,实在叫喜欢蒋介石的人郁闷不已,蒋介石的军令无法下达,更是后人无法想象的。当然关键还是蒋介石举棋不定。

蒋介石没有想到毛泽东的胃口突然间变得这么大,林彪都已经兵指锦州了,蒋介石才慌忙从傅作义手里调集五个师,组成援锦东进兵团,越过卫立煌,直接命令廖耀湘率兵十万直出辽西,解锦州之围。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明棋了,毛泽东要求林彪迅速攻克锦州。

林彪深恐两面受敌,转了念头,自己独自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想回师再打长春。罗荣桓知道后认为不妥,说服林彪撤回这个电报,联名打电报表示服从命令攻打锦州。

毛泽东收到林彪的前一个电报,大怒,一开始毛泽东就建议林彪先打锦州,林彪说先打长春,毛泽东同意了,长春打不下来,林彪说可以打锦州,并提出条件要聂荣臻部配合,毛泽东也做出相应部署,到了关键时候,林彪又说不打了。这一回毛泽东不干了,他的决心已下,不容更改了,毛泽东立刻复电,要求:“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后来苏联人看了毛泽东的电报很惊讶,毛泽东的战争命令居然没有任何生硬的口吻,多数情况下都是协商式的,可是在1945年后将军们没有不听的。

随后,毛泽东收到林罗刘第二个电报,毛泽东看后心里才踏实了。他的命令和决心得到执行。

为了让林彪放手在东北发展,毛泽东给了林彪司令加政委的全权,地位高于许多政治局委员,但他的身边有罗荣桓当他的第一副政委,罗荣桓在军事上名声不像林彪那么显赫,但在政治上的建树是相当高的,几乎可以说,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等建军原则就是在罗荣桓的落实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罗荣桓还是山东战略力量的创建者,东北的干部大部分来自山东,林彪又长时间在苏联养病,只是到了解放战争才给他大权,意在经营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拥有谨慎的性格和战术天才,十分符合毛泽东的要求。 但毛泽东依然放了个罗荣桓在他身边,罗荣桓在没有得罪林彪的情况下,居然就扭转了林彪,让林转向,这一方面说明罗荣桓性格极佳,策略极高明,但也说明了罗荣桓的地位和权威,以及毛泽东制定的规则和纪律。

毛泽东的党指挥枪,他的军队的政委制,在执行毛泽东既定之决心时发挥了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