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雨不断,气候潮湿,不少市民出现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湿疹、肠胃不适等不同症状。中医推荐用中医外治——艾灸、拔火罐等方式来祛湿。俗话说“湿气重,百病生”,雨季在养生调养上应注重清热祛湿,益肺补肾。饮食上应健脾祛湿兼清热,在平时生活中多食用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山药等。可搭配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等,以化体内积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 1

艾灸、拔火罐祛湿正当时

艾灸:散寒、健脾、祛湿

中医建议,如果用艾条艾灸的话,可以选足三里、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肺俞穴、膏肓穴等几个祛湿要穴。这几个穴位功效不同,足三里、中脘可健运脾胃中焦,增加人体对水湿的消化吸收运转能力;关元、气海可以固本增元,补益肾气,增强人体排除水湿的能力;肺俞、膏肓穴可补肺阳,强卫气,可以增强人体对外界湿气的抵抗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特别要介绍的是肺俞穴和膏肓穴。中医介绍“这两个穴位在上背部,艾灸有提升肺阳、肺卫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如果肺气上升,护卫能力提高时,当空气湿度增高,湿邪也不容易通过皮肤入侵体内。”

对于掌握穴位有难度的读者,可以使用大的艾灸盒,重点艾灸腹部、上背部即可。每次艾灸20—30分钟以上。对于湿寒特别重的人,可以尝试“长蛇灸”,这种灸法施灸时沿脊柱铺敷药物、姜或蒜,上面再放上艾柱,形如长蛇。整个督脉通过灸补可振奋一身阳气,温阳祛寒,强身健体、运行气血。

拔罐:缓解酸楚困重感

拔罐也是很好的祛湿方式之一。拔罐的时候通过形成的负压,可祛肌表之湿,尤其对湿邪内阻引起的身体酸楚困重感的疾病效果最好,拔完罐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与传统火罐相比,抽气罐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意调节罐内负压,而且无明火危险,相对安全。加上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耗时较短、副作用小。

拔罐的部位比较灵活,可以选背部,或因为湿困而酸痛、活动不便的部位,即使是关节处,也可以用变形火罐来拔。留罐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两次拔罐之间的间隔以2~5天为宜,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前往专科体验中医特色疗法。

0 2

忌凉茶、冷饮

天气变化大,汗出黏腻难适。雨季养生,最关键的是保护好中焦脾胃,脾胃需养,凉茶、冷饮易致脾胃受凉。

0 3

改善饮食、补充水分

多食蔬菜水果,少食湿热之品。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山药、莲子、薏米、芡实、赤小豆等,亦可煮粥食。

以下药膳汤方供大家参考:

1、龙脷叶南杏汤

材料龙脷叶15克,南杏15克,蜜枣1个,猪排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龙脷叶、南杏仁和蜜枣洗净,猪排骨洗净后切块,与生姜一起慢火煮至45-60分钟后,加盐适量即可。

功效:润肺润肠,降气止咳。

适合人群:咽干,干咳,大便干燥,舌红肺胃燥热者。

2、陈姜大枣茶

材料:陈皮3克,生姜3片,大枣10克

做法:将陈皮、生姜、大枣三味洗净后,一起中火煮20-30分钟,当茶饮用。

功效:健脾化痰,温中和胃。

适合人群:感冒后痰多咳嗽,痰白,咽痒,胃口欠佳者。

3、紫苏豆腐鱼汤

材料:紫苏30克(鲜品),豆腐200克,鲫鱼400克

法:将鲫鱼洗净晾干后,用少量热油煎至转微黄色,加水中火煮约10-分钟,汤水转白色后,加入洗净的紫苏(切段)和豆腐(切小块),再中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燥解毒,散寒和中。

适合人群:风寒初起,打喷嚏,鼻痒,咽有痰难咯,胃胀者。

4、木耳枸杞汤

材料:木耳10克(干品),枸杞10克,猪肉200克

做法:把干木耳清水泡开、洗净,枸杞洗净,猪肉洗净切片后用少量生油和生粉调匀。少量热油先煎炒猪肉至七分熟,加水以及木耳枸杞,中火煮15-2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润肺,养血明目。

适合人群:眼干涩,熬夜,脸色暗沉者。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五脏应四时。春天对应的是肝脏,肝开窍于目,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机。

5、薏仁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材料:砂仁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200克

做法:薏苡仁、粳米洗净,同煮至成粥;砂仁洗净并敲开口,放入薏苡仁粥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利水祛湿

适合人群:纳差,疲劳。如感冒初愈,疲劳粘腻,胃口不佳,或食滞腹胀,身困重,舌淡苔白厚者。

其实,中医膳食预防流感并不是一定要吃什么特殊的菜式,只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注重营养搭配和荤素搭配,同时遵循中医养生的食疗原则,就可以达到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的发生。■

0 4

祛湿茶饮

山楂陈皮荷叶茶

功效:祛湿排毒,可在饭后饮用一杯。

食材:陈皮3克、荷叶3克、山楂3克。

做法:将荷叶用水洗净,碾成碎状;将荷叶、陈皮、山楂放入煮锅中,倒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倒入杯中;盖盖闷5-10分钟,即可饮用。

0 5

中药泡脚方祛湿

寒湿者:

材料:生姜20g、拍碎花椒20g、艾叶30g、透骨草10g。

用法:水温30℃-40℃,放以上泡脚材料(可煮开后放入)。水没过三阴交穴以上20-30分钟(泡至后背及前额微汗出则止)。

湿热者:

材料:茯苓30g、竹茹10g、蒲公英10g、车前子10g、法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透骨草10g、炙甘草6g。

用法:大火煮开,小火10分钟,关火焖10分钟,水温30℃-40℃,水没过三阴交穴以上20-30分钟(泡至后背及前额微汗出则止)。

0 6

适当运动+呼吸训练

以有氧运动为主,可走快步、打太极、五禽戏等。简单方便随处可练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以让你肺部更好地呼吸,打开小气道,充分激发小气道功能,增强呼吸道的免疫力、抵抗力。■

【来源:羊城晚报、厦门日报、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本文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贾超、厦门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苗蕊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