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司马昭弑君事件

甘露五年,曹髦无法坐视被司马昭废除,打算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心腹,对他们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虽然手下人知道希望渺茫,对其百般劝阻,但曹髦依旧没有听从,自小骨子里带着皇族傲气的他,带着仅有侍卫发起绝地反扑......

最开始,他本打算进宫先禀报郭太后,但因有侍卫叛变,曹髦的举动被司马昭所洞察,最终被拦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髦见状,拔出配剑,率领宫中侍卫、奴仆数百人要打出城去。即便遭到司马昭弟弟阻挠,他也依旧不为所动,以天子之威迫使士兵们不敢轻举妄动。

之后他继续向相府前进,来到皇宫南阙,刚好撞上贾充的数千死士。曹髦依旧无所畏惧,拿着宝剑指着众人,向他们大喊:“敢动者灭其族。”

贾充手下见状,纷纷退去,眼看天子就要打出去,迫不得已,贾充只能暗示一旁的太子舍人成济:“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乎?何不出击!”

之后又说道:“(司马公)蓄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也,无所问也。”于是,成济果断拔出长戈,上前杀死曹髦,就此帮助司马昭弑君。

此事过后,引起轩然大波,民间纷纷流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司马昭弑君的罪名,也被历史记载。该罪名为历代所指责、怒骂,就连司马昭的后人都感慨: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够长久?

可以说,曹髦虽然无法改变自己曹魏的命运,但他却用自己的死,把司马昭名声彻底搞臭,让司马家族政权得国不正,为后世所唾骂。

对于这一结局,历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例如有人就提出:为什么司马昭不把在场的人全部杀光,将皇帝之死掩盖下来?

也许是受电视剧的影响,我们经常看到大反派掌握生杀大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可以做到以杀止杀的地步。

毕竟,在电视剧的演绎中,只要掌握权力杀得人头滚滚,历史自然也就被掩盖了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连我们这些不懂权力斗争的人都知道,为何名声臭到极致的司马昭却不这么干呢?难道他是良心发现了?其实这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司马昭有没有杀知情人?

根据资料记载:在弑君事件爆发后,司马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然后嚎啕大哭,几至昏厥。在哭完后,他立刻开始追查所谓的元凶,并且要求群臣一起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与司马家族有通家之谊的陈泰对此十分激动,他坚持:“独有斩贾充 ,少可以谢天下耳。”一时之间,群情激愤,人人都想要杀贾充而后快。

但司马昭肯定舍不得这个心腹,于是就开始转移矛盾。

司马昭当时表示:“(成济)济妄入阵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济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

也就是说,谁都没有错,最大的错误就是杀死皇帝的成济,此人承担了所有的罪过。

于是皇帝决定捕杀成济兄弟,面对必死之局,成济兄弟脱光衣服跑到屋顶上,拒不服罪,而且大骂司马昭,最后被士兵射杀。

杀死直接凶手后,司马昭还是有些后怕,于是又上书郭太后,请求诛灭成济三族。太后也同意了,于是成济三族被杀得片甲不留,成为了平息这一事件的牺牲品。

如此说来,司马昭并不是没有杀人,而是大开杀戒,不过却并没有杀死知情人,而是选择向众多知情人妥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司马昭必须要向这些知情者妥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司马昭能不能杀光知情者?

当时的知情者有三部分人——分别是老百姓、官员、司马家族的人。

1、首先,来看百姓。

正如前文所说,曹髦冲破了第一道封锁线,其动静搞得过大,其实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围观,外面的百姓通过人传人,其实也已经隐隐约约看到实情。

大家深知这位帝王年轻多才,也见证了他的血气方刚,加之君王在民间的神圣形象,所以百姓深受触动,为他的牺牲而惋惜......

《三国志·高贵乡公纪》中,注引《汉晋春秋》曰:“丁卯,葬高贵乡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濂涧之滨下车数乘,不设旌施,百姓相聚而观之,曰:是前日所杀天子也。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由此可见,民间百姓为曹髦死于非命鸣不平,并抱有很深的同情。

而且通过这段内容可知,弑君之事很早流传开来,早已不是一、二百姓所知,而是几乎整个京城都知道。

记得在网上有一些小视频,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农村老人就能够让整村都知晓。这还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何况是弑君的大事。

——当时又有那么多的说书人,其传播速度之快,远远超过统治者的想象。

因此,在百姓皆知其缘由后,在百姓目睹其经历后,其实统治者已经没有办法进行封锁了,就算展开杀戒,可是又要杀谁呢?难不成把所有老百姓都给杀了?

杀了整个京城的老百姓,也难保他们的亲戚不会把这些消息传播出去,例如写信、飞鸽传书等,难道为了封堵消息,要把所有的百姓都杀光吗?

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历史上的司马昭虽然黑心,但也不会干这种愚蠢的事。

2、然后就是官员。

正如前文所说,司马昭控制整个朝廷,所以曹髦感觉自己没有希望,这才会拼死一击。

这是客观事实,可是,众人支持司马昭是一种彼此间利益一致的态度,并不代表这些官员不要脸面。

从古到今,官员和皇帝之间都遵循着一些潜规则,例如皇帝对世家大族、官员尊重,而官员们则坚持对皇帝的忠诚,即使他们要背叛,也必须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例如天下大事,例如万民疾苦......

如今,司马昭公开撕破脸面,以大臣诛杀皇帝,这是打破君主和大臣间的潜规则,是一定会引起所有大臣内心不满的,即使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在小皇帝被杀死后,司马昭才会面临群情激愤的局面,差点还要杀了自己心腹,为保住自己的心腹大将,不得不大开杀戒诛杀了成济三族。

3、此外,小皇帝的表现也引起了很多大臣对他的欣赏。

嘉平五年,小皇帝曹髦刚刚上位,年仅14岁。当时所有大臣都并不看好他,但是这位小皇帝却用表现征服了大家......

当大臣迎拜于西掖门南时,曹髦立刻下车回拜还礼,表明自己还不是皇帝,受不得这样的大礼。小小年纪如此得体,自然得到很多大臣的另眼相看。

之后他也一直表现的非常沉稳,对大臣都极为敬重,因此在迎接小皇帝时,史书记载:“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最值得一提的是,小皇帝刚登基就开始刷“存在感”,他先是提出为了不劳民伤财,所以决定减少自己的宫中开支,俨然一副贤君的模样。

之后他又感慨于战死将士,还有饱受战火创伤老百姓,亲自写诏书向他们表示哀悼、抚慰,而且还要求地方必须给予安抚。

此举,又拉拢了大批传统儒家出身的大臣,他们打心眼里觉得皇帝是一个贤君。

对于小皇帝的表现,司马师、司马昭非常担心。侍中苟颤对司马师说:“今上践祚,权道非常宜速遣使宜德四方,且察外志。”

司马师就咨询钟会:“上何如主也?”钟会对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景王曰:“若如卿言,社稷之福也。”

司马昭也曾向石苞打听小皇帝情况,石苞对曰:曹髦乃非常之主也。这种种言论都说明:小皇帝真不是一般人,而且一开始就在群臣心目建立良好的印象。

也正因为如此,当小皇帝被杀后,有相当多官员对此不满。

例如前文提到的,陈泰就当廷痛哭高贵乡公之死,固执地要求司马昭追查弑君元凶。在与司马昭讨论对策时,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

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进于此,不知其次。”昭乃不复更言。

从这步步紧逼的态势来看,像陈泰这样的官员虽然不敢向司马昭发难,但的确恨不得杀了贾充而后快,来为小皇帝复仇。

在这一背景下,官员们似乎抱成一团,根本就无法枪打出头鸟,打一个,就是打一群。而且反应也会是相当迅猛,想要直接武力镇压是很难的,搞不好还会丢掉威信。

为维持内部统治和稳定,司马昭这才选择妥协。

在这种背景下,弑君的事情注定难以掩盖,司马昭也注定难以回避文武百官把他当成弑君的罪人,而且每天都要承受另类目光的侵蚀。

4、最后就是司马家的人。

这个司马家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司马孚。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兄弟,也是有名的大才子之一。这个人和整个司马家有着很大的区别,早在曹魏时期,他就一直忠心耿耿为曹魏政权尽职尽责。

后来,司马懿发动政变,整个司马家族翻身当主人。对于这一切,司马孚不以为然,而且还屡屡和司马家族主政人产生冲突。

例如,嘉平六年,司马师废除了曹芳,众人皆避之不及,唯有少数官员垂泪相送,其中就包括了司马孚,正如史料记载:“群臣送者数十人,太尉司马孚悲不自胜,余多垂涕。”

从这里就能看出,司马孚坚守住了为人臣子的道德,他对于自家兄弟子侄的作为严重不满,与他们划清界限。

后来爆发弑君事件后,小皇帝暴尸街头,众人皆不敢奔丧,只有司马孚来到少帝身边“枕尸于股,哭之恸”,还说:“杀陛下者臣之罪!”之后还要求惩办“主者”,气得司马昭肝直颤。

后来司马炎废除末代皇帝曹奂,司马孚又挺身而出,拉着陈留王的手,痛哭流涕,欲再三,不能自胜,说:“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