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最开始回到家乡,有很多人质疑和否定。”2017年,19岁的黄云华打破偏见,从城市回到农村,结束了打工生涯。对这个决定,她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会继续留在农村并深耕农村,因为我非常热爱农村这片土地,也非常热衷于自己的事业。”7年时间,黄云华一头扎进广袤的农村,逐步从一名网格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村支书,在带领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也享受着自己的成长。

黄云华。曾业 摄

“我舍不得离开农村”

“黄书记!”“你去镇上送资料,咋这么快就回来了?”黄云华走进办公室,同事们纷纷站起身来,大声跟她打招呼。

一头飒爽的短发,年轻时髦的打扮;脚上的运动鞋,花纹黑白相间,一尘不染;走路快,说话的语速也快。初见黄云华,记者还以为认错了人。

“父母生了三个女儿,我最小。那时候家里穷,养不起了,就把我抱养出去了。”黄云华告诉记者,养父家的条件同样不好,养父跟她一样是抱养的,而且爷爷和养父都是聋哑人。好在家中有3亩田,养活一家人没问题。勤劳懂事的黄云华,从小就开始学习干各种农活,主动分担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云华在办公室给接待办事群众。曾业 摄

8岁时,爷爷离世,黄云华与养父相依为命,直到高中毕业。“当时,我们还是贫困户,为了不再增加家里的负担,我一毕业就到福建打工去了。”黄云华说,第一次出远门,养父特别不习惯,不到2个月就病倒了,她不得不回家照顾。

为了维持生计,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开了一家小卖部,同时担任村委会的网格员,终于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9年,养父因胃癌去世,这对我打击很大。”一个人,一个家,黄云华大哭一场后,再次踏上打工之旅。“去了重庆,不到三个月,我又回来了——我舍不得离开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黄云华特别眷恋父老乡亲,在她眼里,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

黄云华到村民家中走访。曾业 摄

“我很享受成长的过程”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农村俗语,在黄云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时候,我们家庭困难,父老乡亲帮扶了很多。长大了,我必须回馈那一份恩情。”黄云华说,回村,除了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她无法割舍的浓浓的乡土情结。2019年回村后,村干部动员她做一名网格员,为村民服务,她二话不说,立马就答应了。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平心静气地待在村里面?”刚回村时,黄云华也听到过不少人对她的质疑和否定。但事实证明,这个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女孩,不但留了下来,还做得很好。“我家里就我一个人,所以帮大家做事的时候没有什么牵绊,能够放开手脚去干。”黄云华说,每次得到父老乡亲的真心点赞,她都会乐得合不拢嘴。

“在帮大家跑腿、帮大家办事的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我们这些青年一代人,要体现我们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黄云华说,为人民服务,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让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方向。她出色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村“两委”的一致肯定。

黄云华深入村民家中走访。曾业 摄

不久后,村委会换届选举,黄云华参加了选举,最终不负众望,正式进入村委会担任委员。2021年,渠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村支书遴选,黄云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村支书。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这段成长过程对我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黄云华说,经过跟老百姓的接触,她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黄云华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分别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云华调研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曾业 摄

“把所有好脾气留给老百姓”

快人快语,脾气火爆,是一些同事对黄云华的印象。然而,在父老乡亲们的印象中,黄云华却从来没有对他们发过脾气。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村委会办公室,每次见到老百姓,黄云华都会远远地热情地打招呼。

“群众找到我们,不管是反映诉求还是提出意见,首先是基于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态度放好,要让他们觉得我们值得信任、值得尊重。”黄云华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要求干部的。

“要坚守我们的初心,把最好的脾气留给群众,把最好的态度留给群众,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群众。”在黄云华看来,为人民服务,就是她的初心。具体来说,就是要为他们跑好路,为他们服好务,为他们做好事,“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年轻人留在村里的价值所在。”

黄云华组织村干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受访者供图)

矛盾纠纷快调快解现场会。(受访者供图)

“群众诉求快问快答”现场会。(受访者供图)

2023年11月,黄云华因个人工作业绩突出,被选任为有庆镇长春社区党组织书记。

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到任后,黄云华创新推出一套基层治理的新方法,她将其总结为“一二三工作法”。一,即一支专业答疑和化解纠纷队伍;二,即“群众诉求快问快答”和“矛盾纠纷快调快解”两块牌子;三,即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走向,分类设置“红黄蓝”三色清单,分类施策。目前,该工作法已在全镇范围内复制推广。

“我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我非常热爱农村这片土地,也非常热衷于自己的事业。”黄云华说,她对农村这一方土地、这一方人是很有感情的,未来,她会继续留在农村并深耕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