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并不无辜的朱由检——阉党与东林(十四)

前文码字的说过袁崇焕案和袁崇焕之死是两件事,之所以码字的将东林和阉党放在袁崇焕之后来说,正是因为袁崇焕案是东林党覆灭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文说到了袁崇焕的座师韩爌【kuàng】,自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朱由检掌握大权后,东林党人一直上书希望能将其召回朝,尤其是天启七年十二月,朱由校建立了一个东林和浙党(阉党)相对平衡的内阁后,这种召韩爌回朝的呼声变得更大了。

但是朱由检愿意召回韩爌吗?

反正史料记载一直到了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五月,朱由检才第一次派人召韩爌回朝。而也正是在这个月,朱由检在时隔半年之后才再一次向韩爌的学生袁崇焕,发出了夺情起复的诏书,而为了向韩爌示好,朱由检又将袁崇焕升为了蓟辽督师。

韩爌对此的回应呢?

史料在此省略了几万字,仅仅只是告诉我们崇祯元年十二月底,这位老大人才终于翩翩而来进京了。

呃,好吧一切尽在无言中。

而袁崇焕进京后,先是被朱由检晾在京城九天,其后又在平台召对上被逼着立下了五年复辽的约定。朱由检的这些行为,很明显就是在撒气,他对袁崇焕的这气从何来不言而喻了。

朱由检与东林党之间多有冲突,这从许多事件中都能看出来。

比如朝臣给朱由检他哥朱由校定的庙号是、谥号是,这两个都是很差的,显然是东林一派官员选取的。

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自幼丧母两兄弟相依为命长大,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好。因此对于这个庙号、谥号,朱由校当然是很不满意的,于是就改成了庙号、谥号

虽然史无明载,但朱由校和东林官员两者之间肯定是博弈过一番,结果是各退一步,庙号定为、谥号定为(通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明史》没有给任何好评的天启帝朱由校》一文中,码字的已经详解了这些庙号和谥号的含义,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请看前文。

这件事应该是东林党与朱由检之间的第一次起龃龉,年轻气盛的朱由校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对东林党绝对是有看法的。

朱由检不愿意召韩爌入朝、不愿意重新起用袁崇焕,应该就有对这件事的心里不痛快在里面。

尽管《明史》有意遮掩,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东林党其后与朱由检之间不断产生矛盾,朱由检对东林党的怨气也是越来越大。

东林党人在阉党得势时,不少人都转投了阉党,这其中就有我们前文提到的王在晋、张鹤鸣、阎鸣泰、张凤翼等。

张鹤鸣毕竟是东林的前大佬,当年东林党利用袁崇焕单骑出关的事逼走他丢车保帅,也是有些不地道,所以最后张鹤鸣获得了一个光荣退休的待遇。

而阎鸣泰给魏公公修生祠实在是太上心,被判戍边最终死在了戍所。

张凤翼因为涉及阉党不深,其后反倒被朱由检重用出任了兵部尚书。

而要论东林党人参与阉党之深入,无疑是王在晋了,他参与了罗织罪名编织东林党案的所谓证据《三朝要典》的编纂。但令人惊奇的是,其后王在晋非但没有卷入阉党逆案,反而在崇祯初年先是被朱由检任命为了刑部尚书,其后又转任兵部尚书。

为什么王在晋在不待见阉党的朱由检手下,依旧能混得风生水起呢?

当时东林党人不仅仅是要求朱由检召回韩爌,还要召回孙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