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4月28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举办的“长篇报告文学《领潮》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本书作者、知名作家陈冠柏,本书策划人、万向集团鲁冠球精神委员会秘书长莫晓平莅临现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祚臣,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子影,《光明日报》文艺部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等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团队齐聚中国现代文学馆,见证新书发布并参与研讨。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主持。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大写的人,一部沉甸甸的书

《领潮:鲁冠球传》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今年重磅推出的一部人物传记佳作,一部报告文学精品。本书书写了一个非凡人物的成长发展史——鲁冠球将7名职工、4000元家当起步的乡村铁匠铺,发展成汽车零部件和清洁能源产业的跨国集团,他由一个讨生活的农民成为一位受世界尊重的企业家、思想家、慈善家;本书也呈现了中国农民在时代大潮当中的精神成长史,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当中走向世界的激荡奋斗史。这是一部深刻表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史传力作,也是一部弘扬创造创业创新力量、激发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办公厅主任李一鸣在致辞中表示,《领潮》拿在手里沉甸甸,放到心上也是沉甸甸。这部书是一部大书,既有著作的体量、思想的重量、精神的含量,又有鲜明的政治价值、时代价值、审美价值。《领潮》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人,鲁冠球确实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不仅是开拓者、先行者、探索者,而且是改革家、实践家、管理家、理论家,他获得的四枚奖章四个荣誉——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拿出任何一个荣誉,都是被人敬仰的。鲁冠球的精神最首要的就是始终处于领导潮流的地位,他总是勇立潮头,创造历史,领时代之先,立时代潮头,敢想敢干、敢创造、敢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祚臣说,《鲁冠球传》是一部时代性、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备的优秀人物传记,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鲁冠球先生创业史与整个时代大潮的相互激荡,在宏大的历史语境中呈现了一位农民、一位劳动者、一位创业者、一位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和弄潮风采,在注重创作思想性的同时,更以颇具新意的叙事结构和有力的艺术笔墨,为这部人物传记注入了深厚的文学性,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部砥砺人心的出色作品,是一部可以留下来、传下去的大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向集团鲁冠球精神委员会秘书长莫晓平表示,鲁冠球创业55年,经营万向48年,他领劳动者之潮,用铁锤敲出了万向燎原之火,通过不断地创造改变劳动者命运;他领改革者之潮,在时代大潮中勇当弄潮儿;他也领奋斗者之潮,不断地创新自我突破自我,把一家铁匠铺变成了现在的跨国企业集团;他也领优秀共产党员之潮,把很多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从田野走向世界,也从世界返回田野,服务三农,造福社会。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多的是精神的财富。在《领潮》这本书当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他带给我们的力量与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功的作品是作家和传主共同的报告”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领潮》这部传记文学作品何以成功,何以有震撼人激励人的力量,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认为,作者从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环境、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四个角度,多维立体地塑造了鲁冠球的形象。同时,作者作为鲁冠球身边的一个朋友,多年来随他一起成长,一起感受他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这使得作者既不仰视传主,把传主塑造得非常高大全,又不采用全知视角,把传主变成自己笔下一个可以随意塑造的人物,而是与传主心心相印、惺惺相惜。作者对鲁冠球的精神是高度理解的,这为这本书奠定了内在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表示,《领潮》这部作品是写鲁冠球,但其同时也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创新精神的作品。作品书写的是创新、求实、奋进、奉献的精神,大家对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一致叫好的,对作者求实严谨、充满文学性和现实主义的追求也有非常高度的评价。文艺创作需要与时代同心、与人民同步这样一种精神,这部作品本身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认为,鲁冠球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还有他的思想和精神。我们学习和弘扬他的精神,不光可以发展企业,还可以在其他行业和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受益。作者写出了鲁冠球的精神风采,这是这个作品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这个作品写鲁冠球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地来写,而是将其放在国家、历史、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下来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个作品理解为,作者通过鲁冠球这个个案和个例,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部书的意义很大,就在于其写鲁冠球,又超出了鲁冠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表示,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部作品是非常精彩的。比如,人物传记也需要虚构,当然这种虚构与小说的虚构有所不同,小说的虚构是无中生有,人物传记的虚构是有中生有,是一种对真实的想象,是为了达到还原真实目的的虚构,所以也可以把它称为一种“真实的虚构”,我觉得这一点作者运用得非常好。但作者又是很谨慎地在使用虚构,虚构尽管会使作品增加生动性和形象性,但作者始终坚持有中生有,在充分可靠的“有”——掌握了很多材料——的基础上来生出有限的“有”,这一点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作者、知名作家陈冠柏告诉与会的专家学者,他在写作之初内心形成了对自己这次创作的几个标尺:第一,让个性的鲁冠球和他所处的时代相融合,既有时代大潮的奔涌与走向,更有领潮人独特的精神风采。第二,不只是为传主的事功立传,而是为他的人格立传。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哲学和鲁冠球生命哲学高度,构建他伟大的生命人格,以文学方式呈现他的非凡人生。第三,让中国传记文学的长廊中出现一个鲜活、丰满、具有内涵和魅力的中国企业家形象,让世界从他演绎的中国故事中认知中国。第四,传记文学作品如果称得上史诗,要有史家的心志来制史,更要有作家的笔力来铸魂,让诗化与哲理相交融的文字完成鲁冠球的文学形象塑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认为,好的传记作品是历史的纪念馆和人生的启示录。作者陈冠柏早年对作家与传主的关系曾经有这样的思考:“成功的作品是作家和传主共同的报告”,这句话完全可以概括《领潮》这部传记何以如此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的人物传记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领潮》的出版对于当代精神具有怎样的滋养?其如何呼应当代社会的种种精神需求?如何激发当代精神谱系中的企业家精神内涵?在写作手法上又有何独到之处?与会专家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说,这是一个人、一个传奇,一个立志的榜样。我认为鲁冠球的传记是一个个人奋斗的典型,个人通过艰苦奋斗,敢于闯出一条路来。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愿景和梦想,鲁冠球一生都是在追梦中,他让人生出彩的经过,对大家都是有启示意义的。他坚韧不拔,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锲而不舍,瞄准自己的目标一直奋斗不已,最终走向成功。他真做实干,埋头苦干,也给人启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不是碰巧的,不是天上掉馅饼的,这部书确实有一种非常强的立志的作用,所以说,鲁冠球的传记对普通读者而言,是非常独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这本书是一部非凡人物志,以非凡的角度书写,也是一种还原性书写,体现了传记文学的“信”。她并且认为,这本书一定会成为一本企业经营指南,里面“道”和“术”的东西写得非常周密完整。比如说书中写这个道,鲁冠球身上的那种反思意识、反省意识、自律、自我批判,又比如他会经常思考乡镇企业家如何提升素质,会探讨生产之道在哪里,也会探讨管理之道在哪里。这本书也是一部人物成长之书、教育之书。比如他永远在奋斗、永远不满足,他的创新精神,他的情怀和对子女的教育,所有的这些,都落点在精神上。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对于中国的企业发展,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家精神,都在进行广泛的、迫切的探讨,那么《领潮》这样一部人物传记的出现,其价值所在就显而易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晖表示,《领潮》作为传记文学可谓“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有评传的味道。好的传记作品是名家写名家,《领潮》也是如此。作者的写作堪称激情和深情同在,感性和理性共存。《领潮》在人物传记领域为我们做了示范:鲁冠球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作者通过鲁冠球的故事告诉我们,最为成功的企业不是简单的产品生产者,而是在时代洪流中为社会、为人类锻造出具有创新思维、探索勇气、坚韧毅力和善美大爱的现代企业家。这是这部作品最为成功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子影表示,作者通过详略交错、虚实相接的笔法,既透视出时代的晴雨变化,又表现了商场的风云交织,从而完成对鲁冠球这一人物的立体架构。同时,作者在结构全书内容时,将看似不相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在技法上只勾风貌,不说细节。本书的立意拥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鲁冠球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面目与众不同的、奇伟的企业家形象,是我们今天众多企业家以及其他各行业人士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明日报》文艺部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作者对材料的处理极为恰当,很好地掌握了传记写作的分寸感。《领潮》写出了鲁冠球这位民营企业家所具有的创造力、意志力、自制力。他像是一位儒商,儒商的特点是向内用力,有内在的功夫。这与企业家精神也有相通之处。当代企业家精神的一些内涵——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放眼世界等,这些内涵与鲁冠球先生都能够对应上。可以说,鲁冠球先生是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作者陈冠柏说,我怀着对一位故友的敬意,以及为时代立丰碑、为精神留楷模的那份作家应有的责任,开始了为时两年的写作。现在,这部51万字的传记完成了,我在欣慰之余,便是怀着谦谨与敬意,准备接受读者的检阅与评点。希望这部书能拥有更多的读者,给为国家和个人美好明天奋斗的人们增添像钱江潮一般的磅礴精神力量,并通过这部书,表达一种存在,在主旋律的河道上,文学与时代领潮人始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关图书:《领潮:鲁冠球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