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一口天文”我们回顾了代表西方天文传统的古希腊天文学到公元2世纪为止的发展历程。除了西方传统,一支来自东方的古老力量也是天文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天我们就以夏商周时期的天象记录作为切入点,走进这个别具一格的东方范式。
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有着异常丰富的天象记录,这样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文字诞生的时代,甚至在文字出现以前,当时的一些天象可能也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到了后世。比如,《尚书•胤征》记载的“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可能就描述了一次在夏代仲康年间某年深秋时节出现的一次日食,史称“仲康日食”。
《墨子·非攻下》中,有“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jí)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文中的时空背景是夏代大禹征伐“三苗”地区(在今江西—湖南一带),而“日妖宵出”被现代学者看作是对日食的一种描述,可能是一次日出或日落前后发生的日全食,学界一般把这次可能存在的日食称为“三苗日食”。
日全食发生时,月球完全遮挡太阳圆面,会导致天光出现明显变化,天空呈现的观感近似黄昏或黎明。若日出日落前后恰逢日全食,原本天光逐渐变亮(日出前后)或者逐渐变暗(日落前后)的过程就会因为日全食的发生而出现异常,让人产生两次天亮或者两次天黑的错觉。以日落前后出现日全食为例,如果人们把日全食发生导致的天光变暗当成正常的日落天黑,那么当日全食结束天光重新变亮时就会产生“日妖宵出”的观感了。
日全食发生时的天空观感接近黄昏或黎明
商代出现了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甲骨文。学者在甲骨文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可能是天象记录的卜辞。在殷墟宾组卜辞 中有一组5次较为确定的月食记录,而且每次月食的卜辞都包含有月食发生时的干支日,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月食具体发生的日期。对卜辞研究的结果显示,这5次月食都发生在商代武丁中期后段 到武丁末年,可能延伸到祖庚之世,前后跨度约30年。目前结合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的月食时刻以及月食可见性,发现 符合卜辞记录条件的月食组合有且仅有一组结果 :五次月食中最早的一次月食发生在公元前1201年7月12日,最后一次是在公元前1181年11月25日。
殷墟甲骨文
除了月食记录,甲骨卜辞中可能还有一些日食、彗星,乃至超新星记录。武丁王宾组卜辞中有一段文字被认为是古人在日全食期间看到了日珥。董作宾将相关卜辞释为“三焰食日,大星”,意为“有三条火焰吃掉太阳,同时见到大星”。日珥是太阳活动剧烈时等离子体在太阳表面之上形成的拱门状结构,但只有在日全食期间才有可能肉眼可见。所谓“三焰食日”,可以解读为日全食期间恰好出现了三条巨大的日珥,而“大星”则可能是日全食期间位于太阳附近的金星或水星。
日全食期间显现的日珥
类似“大星”这样可能与星象相关的字眼在甲骨卜辞中还有其他的例子。同样出自宾组卜辞的有“七日己巳夕向[庚午]有新大星并火”,这里的“新大星”被认为是一颗超新星,而“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α)。“新大星并火”意味着超新星的位置与心宿二非常接近。我国天文学家汪珍如曾论证“新大星并火”可能是公元前14世纪的一次发生在心宿二附近的超新星爆发 ,并且将其与射电源2CG353+16相联系,认为该伽马射电源是这次超新星爆发的遗迹。
2CG353+16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甲骨卜辞年代久远,即便是同一片卜辞,各家 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因此以释文判断卜辞是否与天象有关,以及进一步推算天象的日期,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处笔者选取了现有解读中较为主流的说法进行介绍。
公元前11世纪中叶,武王伐纣,周代商,中国进入了西周时期。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一些天象记录被学者用于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成为学界划分商周年代的重要参考坐标。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了一尊西周青铜器,又称“利簋”,属于一位名为“利”的人士。他随周武王参加伐纣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于是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
利簋
利簋内底部有一段铭文,共33字,前15字为“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这表示武王伐纣之日为甲子日,当天清晨可见“岁鼎”天象,即木星(岁)上中天(鼎)。关于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历代文献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根据“甲子日”,“岁鼎”这两个天文元素,结合后世文献,如第二章提及的《国语•周语下》中描述的武王伐纣时的一系列天象,利用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武王伐纣的日期。据《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利用天文学方法可以把武王伐纣的年代限制在以下三个时间点: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
利簋铭文
西周时期有两次比较著名的日食,一为《竹书纪年》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现代研究认为“天再旦”可以解释为日出前发生大食分日食导致天空出现两次变亮的现象,公元前899年4月21日的日环食是最符合条件的一次日食。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则有另一个更明确的日食记载: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此处“日有食之”是中国古代记录日食时的常用术语。《诗经》原文记录了日食发生时间是十月的辛卯日,而且在此次日食前不久还发生了一次月食 (彼月而食)。基于这一系列条件,研究者推算出两个候选日期,一个是公元前776 年 (周幽王六年) 9 月 6 日,一个是公元前 735 年 (周平王三十六年) 11 月 30 日,两个年份在日食之前均有月食发生。但周幽王六年时西周都城在镐京,而此次日食的可见区域不包括镐京;而周平王三十六年时的历史背景与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中所描述的不符,例如诗中描述了只有大地震时才可能出现的景象,类似的记载在 《国语》《史记》 中也有出现,其中 《国语》 显示这是在幽王二年发生的地震。《诗经》 中记载的这一次日食究竟对应何时的天象,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往期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