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路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巧手做花样馒头。董真 摄

最近,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的劳动课火了。萌娃们烙饼、蒸馒头、刮鳞杀鱼、灌香肠……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是一家“厨师职业幼儿园”。在青岛,也有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学校。日前,市北区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暨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举办。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一群10岁左右的小学生熟练地擀面、揉面、塑形。做花样馒头、磨豆浆、手冲咖啡、特调饮品……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学生们成为“小厨神”“小木工”“种菜小能手”,在学会劳动技能的同时,体味到劳动教育带来的生活之美。

在美食制作区,四年级学生王一凡作为班里“擀皮擀得最圆的”,手下的擀面杖一刻不停地飞舞。2岁开始擀皮,这个10岁的女孩“厨龄”已有8年。自从本学期在劳动课上学会了做花样馒头,她仿佛打开了追求厨艺的“新大门”。“除了四叶草、桃花、胡萝卜形状的馒头,以及玫瑰花、郁金香、三层花等压花馒头外,我们还会发挥自己的创意做花样馒头,比如将馒头做成快餐薯条的形状。”王一凡说,自己做的花样馒头,吃起来就是香。

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教育“独立”成课,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配”。近年来,岛城各校纷纷对劳动课程进行提档升级。以平安路第二小学为例,该校作为青岛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构建了《劳动伴我健康成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劳动必修课,将劳动教育内容分为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三个板块。低年级从“清洁整理”入手,中年级将争做“厨房达人”作为日常劳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实践,学会包饺子、花样面食等。高年级结合班级管理、校内劳动、志愿服务等拓展劳动实践领域。学校组织高年级师生开展“特色农业实践活动——春播、夏长、秋实、冬藏”,学生们通过劳动收获了三季的农产品,还通过社会调查,参与职业体验,强化了社会责任感。

风筝、皮影、灯笼、京剧脸谱、花束创意、扎染制作、水上拓印、木工制作……一件件精美作品,均出自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同学们的灵巧小手。本次展示活动中,各校亮出了自己的劳动课“绝活”:青岛崇德小学“藏在生活里的‘定制劳动’——四季里的美食”、青岛淮阳路小学“心中的春天——手工制作”、青岛敦化路小学“‘慧’劳动‘悦’生活——创意手工”和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非遗传承——斫琴书刻”等各具特色。

春播春种的好时节,热闹的不止是田间地头。在学校“智慧农场”,同学们种的油菜花开得正好。孩子们犁地、播种、下苗、浇灌,种下美好希望,期待收获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