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屠呦呦无疑都是各自领域的伟大人物,因为个人卓越的成就,他们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莫言的获奖时间是2012年,屠呦呦的获奖时间是2015年,过去了这么久,估计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如今竟然有网友们开始拿两人领奖的姿势做起了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把莫言的鞠躬照片和屠呦呦的领奖照片放在一起,并得出结论,莫言卑躬屈膝,屠呦呦才是刚正不阿。

一个是躬身致谢,一个笔挺站立,画面表达能力很是直接生动,也确实能让人得出类似的结论,怪不得这张照片可以广为流传,看起来网友们说的很对。

莫言应该有骨气一点,不该做出那样的姿势,让人觉得他是崇洋媚外,看到了洋大人就直不起腰来,以至于在网络上被千夫所指。

可是,作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难道连基本的自信都没有吗?

那种鞠躬实在是太反常了,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或者说莫言与屠呦呦,谁的领奖姿势才是对的?更有骨气呢?

真实的情况和大家想的根本不一样。

两种不同领奖姿势,为什么屠呦呦被点赞,而莫言被批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大概是受到了一张著名照片的影响。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现场照片中,中方代表何应钦站得笔直,而日本递交投降书的冈村宁次等人把腰几乎弯成了90度,所有参与受降仪式的日本侵略者也都弯下了腰。

照片磅礴大气,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差别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的冲击力相当强,看着就很解气。

站着的是胜利者,弯腰的是失败者。

但是,这张著名的照片实际上并不是照片,它其实是一幅逼真的油画,真实的现场中,日本投降军官并没有把腰弯的那么低,反倒是中方代表因为桌子太宽,对方又没有完全弯下腰,而不得不前倾身体去接投降书。

油画与照片的差别很大,虽然是在描述同一件事,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历来就有人质疑战胜国不应该那么主动的凑上前,最终,所有的遗憾在油画中得到了弥补。

这件事情说明什么呢?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就像莫言和屠呦呦的领奖姿势一样,其中很多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必须要注意的是,诺贝尔奖的颁奖现场并不是战争中的受降仪式,没有胜利者与失败者之分,只有对个人成绩的肯定,那是荣誉。

所以,看到中国两位诺奖得主姿势不同的时候,不要联想到受降仪式,更不要联想到那张油画,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能把所有出现外国人的地方,都当成战场,都和崇洋媚外挂钩。

言归正传,关于莫言和屠呦呦的领奖姿势到底有哪些误会呢?

先说屠呦呦。

生于1930年的她,在获奖的时候已经85岁高龄了,有人曾做过统计,诺贝尔奖所有获奖者(截至2022年),平均年龄为58岁,其中男性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7.9岁,女性获奖者则是63.5岁。

颁奖仪式的那天,屠呦呦的身体略有不适,下楼梯的时候还需要同行人员搀扶,能坚持领奖已经难能可贵了。

更何况,颁奖者的身高更高,为了对这位高龄的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以示尊重,弯腰颁奖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看到颁奖者弯腰也不必浮想联翩,认为这是什么至高的荣誉,人家是瑞典的国王,不是日本的投降军官。

在以往的颁奖现场,这位老国王不止一次的弯过腰,没有那么多特殊含义,以他的身份根本不需要,也没有理由去讨好任何获奖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说莫言。

实际上,莫言真实的领奖姿势和文章开头的那种图片完全不同,通过现场照片可以发现,身穿燕尾服的莫言站的更笔挺,就连他的手看起来都十分有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莫言的身高比大家印象中更高,这让他和瑞典国王站在一起的时候,气场也完全不输,很难相信他当时已经60岁了。

说莫言没有骨气,完全是无稽之谈,在面对物理学泰斗杨振宁时,莫言依旧和杨老谈笑风生,不管对方是谁,他都没有过任何怯弱的表现。

作为获奖者,给现场的来宾们和主办方鞠躬以示感谢,难道不是基本的礼仪吗?

假如某个外国人获得了我们国内的奖项,如果他领奖的时候一声不吭,连句谢谢也不说,或者认为这个奖颁给他就是理所当然的,主办方、嘉宾能接受吗?你能看得下去吗?

莫言的鞠躬照片,那是一个仰拍的角度,摄影师这么拍可以说是别有用心,很大可能还是国外的敌对势力,看到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为了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才那么拍的。

遗憾的是,当年这张照片没有掀起波澜,现在却被我们自己人又翻出来攻击获奖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什么样的心态才会干这种事?

要么还是当年的敌对势力,要么就是被敌对势力当枪使还乐在其中。

现场照片里,外国嘉宾们都毫不吝啬地为莫言送去了掌声,莫言还发表了演讲《讲故事的人》,赢得满堂喝彩。

综上所述,他们的领奖姿势都被误会了,但没有对错之分,同样是获得国际至高荣誉的中国人,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在莫言和屠呦呦之后,下一个获诺奖的中国人,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珍惜人才,国家才能强大起来,他们比我们的贡献大多了,不要内耗和窝里斗,尊重莫言,中国才会有更多的诺奖。

好好看看,好好想想,别被一张拼接照片牵着鼻子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