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周二,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及: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财政部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周二晚间,央行机关报《金融时报》网站刊文,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分析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目前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动性明显提高,这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现券买卖操作提供了可能。

财政部: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周二,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及: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实施宏观调控、推进金融治理、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同配合的财政金融政策是提升金融供给质量的强大动力。宏观取向上,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打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组合拳”,在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等方面形成合力。中观机制上,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研究扩大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品种和规模。完善境外主权债券发行长效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微观管理上,统筹运用政策性金融、贴息奖补、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支持和撬动更多资金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可作为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近段时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5%以下。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但同时也会受到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的扰动。长期国债利率是作为金融市场定价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基础好、韧性强、动能优、潜力大、活力足,央行对经济增长前景是长期看好的。但供求关系等因素也会对长期国债收益率带来短期扰动,部分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增长预期较好的阶段也曾由于市场供需的阶段性失衡,出现国债收益率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背离的情形。

该负责人还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动性明显提高,这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现券买卖操作提供了可能。

不少专家提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相对足够大,同时发行节奏要相对稳定才能有效实现政策传导,也能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而且未来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还要看到,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