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董指导

这几年,阿里进入了变革的新阶段,观察变革的最佳视角就是“听其言、观其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近出现在朋友圈的广告《我用的云,是阿里云》,无疑是一次“其行”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次广告里,高途集团创始人陈向东、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以及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三个人分别讲述了使用阿里云的考虑和体会。他们三位的分享,包括了“成本、大模型、出海”,而这恰恰也是理解阿里云最新战略布局、未来增量的索引。

成本:不只是便宜

在云业务的商业逻辑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通过集中、规模化的硬件资源,解决分散的算力需求所面对的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从而提供和单独采购相比,更便宜的成本。

比如高途教育,公司的重要业务“在线直播课堂”,需要高质量的网络保证低时延、确保上课体验,但课堂又有明显的峰谷特点,上课时负载大,下课后负载低。如果按峰值准备IT资源,显然不经济。

因此,阿里云就通过弹性容器产品和多地域节点网络,可以在5分钟内拉起近万核资源,保证上课质量,下课后再完全释放。高途可以按需付费,满足需求也降低成本。

而成本,并不只意味着产品便宜,站在用户角度来看,是综合决策成本的便宜,避免花冤枉钱。这里有两个要素要考虑:一是买的便宜,要综合考虑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服务,而不只是单项的比较。

二是,持续便宜。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无论硬件还是技术,都是持续迭代的,云服务商能否跟上降本提效的节奏,就很关键。而当客户享受到成本端持续的性价比优势时,才更容易在业务端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阿里云作为国内公有云的先锋,在过去十余年,依托供应链管理、资源优化和技术研发等能力,发起了二十余次降价,使得客户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0%。

而且,依然保持着定期降价的频率。今年3月以来,阿里云在国内、国际市场有发起了两轮降价,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超过50%。

持续、稳定的降价,给了客户一颗定心丸:放心买,大胆用,持续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持续保持云端成本优势。

大模型:AI驱动的重构

AI并不是新技术,但一轮一轮的发展,尤其生成式AI的突破,正改变着计算的范式。正如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所言,传统计算类似我们的“小脑”,AI计算则是我们的“大脑”。

在AI计算时代,软件将会以AI大模型驱动的计算为核心。由AI根据所理解的用户需求,自主决定计算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哪些给传统计算、哪些给AI专家。可以说,AI计算正超越传统计算,成为数字世界的基石。阿里云也顺应变化,提出了“AI驱动”,开启自我重构。

阿里云的所有计算产品为AI计算升级,并围绕大模型场景,针对数据生产、模型训练、在线业务、搜索增强、AI生态共建等多领域,加速AI公司发展。

比如百川智能,在不到一年内连续发布了7款基础大模型,也创造了目前全球最长上下文窗口记录。这背后,也离不开和阿里云的深度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靠云原生AI基础设施,百川智能可以快速建立起2千卡以上规模集群,加速模型迭代效率。同时,依托阿里云自研的Lindorm分布式多模型数据库,百川可以获得更高的检索吞吐性能。而且,百川还通过阿里云魔搭社区吸引了大量开发者,推动自家大模型在更多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

除了百川之外,智谱AI、零一万物、昆仑万维、vivo等大批企业及机构,均在阿里云上训练大模型,并通过阿里云提供API服务。

目前,阿里云支持高达10万卡量级的集群可扩展规模,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加速比高达96%,远超业界水平。在大模型训练任务中,可以节省超过50%算力资源。由AI驱动而重构的阿里云,已经成为中国大模型重要的算力底座。

出海:进一步,海阔天空

学术界认为欧美等国家是海洋文明,天生喜欢探索;而中国是陆地文明,更愿意固守本土。但实际上,这些年,中国企业出海已经蔚然成风,方式丰富、而且还在加速,包括产品、服务、工厂、管理、甚至文化。

出海的云计算需求,比国内要求更为复杂,不仅要成本性价比高,有技术支撑,更要有广泛的出海地本地部署和支撑;在了解、响应中国国公司需求的同时,又要可以提供海外本地化特色的服务,甚至为国内企业定制相应服务。

一句话总结,云计算公司要从单纯的服务商,转型为客户的“亲密战友”。

比如分众传媒,这些年在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拓展业务,不仅采用了阿里云丰富的算力节点,而且双方基于分众传媒的行业沉淀和阿里云通义千问的大模型能力,打造了广告行业大模型,用以生成有本地特色的广告文案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阿里云在全球30个地域开放89个可用区,服务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客户,其中包括超过22万家的中国出海企业。过去五年,阿里云国际市场的规模,增长超过20倍。

阿里云本地生态和服务体系,不仅吸引了中国出海企业,也得到海外公司认可,包括洲际酒店集团、新加坡最大邮政集团Singapore Post、马来西亚最大电器零售商Senheng、印尼金融集团Astra Financial等等。日本AI创业公司也基于通义千问开源大模型,来改善模型处理效率。

海外的布局,对于阿里云而言,就是,进一步,海阔天空。

结尾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全球对比来看,我国公共云在云市场的占比为30%左右,显著低于美国的60%和欧盟的50%。而公共云的发展,就像水电一样,可以为全社会创新带来支撑。

王坚院士前段时间谈到,AI和云结合是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

AI的终局必然是服务大众、走进生活,而AI云的大机遇也是服务公众。因而,阿里云提出了“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战略。这次朋友圈的广告,既是对这个战略的响应,也是一份“行动宣言”,细化了方向。

在中国云行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再次来到浪潮起点时,阿里云像当年一样,再次站了出来,开启自身的重构之路、也是行业的探索之路。

-全文完

和董指导聊聊天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