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曾在我国广泛流传的古训了,很多人估计也听说过,但是却并不了解其真正的含义。

其实吧,这句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训的字面意思是说,人到了50岁以后就不要考虑去建房子的事情了,而到了6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种树了。那为何这样说呢?有什么道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我们分开来了解一下,所谓的“50不造屋”,并不是说50是以后就不能建房子了,或者是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禁止建房子了,而是说要量力而行。

即看自己的经济能力和身体状态如何,如果自己的身体很硬朗,而且手头也很富足的话,完全没有经济方面的负担,不用操心建房子的各种开支,那肯定是可以建房子的。但如果手头不是很富足,就没有这个必要在这样的年纪还去建房子。

原因在于,在过去对于50岁的人来说,已经步入晚年了,自己挣钱的能力大不如前了不说,而且后面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考虑了,就应该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像五十岁的人通常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住所,只要还能住,那就尽量不要新建。只因为新建房屋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不说,而且建好了以后自己也住不了多少年。

何况建房子还累人又累身体,要操很多的心。这个时候自己身体也走下坡路了,根本就吃不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如果参与到建房子的事情中,这样的投入可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反而还容易因为过度劳累、操心而把身体给拖垮了,甚至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如此一来,那就更不划算了。

至于后半句“60不种树”,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所取舍。大家也知道,树木的生长是比较缓慢的,是需要很多年才能成材,一般都要十年以上,这也是古语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而60岁都已经步入老年人行列了,在古代这样的年纪是耳顺之年了,等到十年之后就是70岁了,这就是“古稀之年”了。

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说能活到这样的年纪的人是很少见的,因此这样种树的话,根本就自己没有获得好处,也很难等到它们成材的那一天。

还不如把这些精力、金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把它好好存起来,留着以后养老用,避免到时候需要用钱的时候而捉襟见肘。

因此,这句古训实际上是在告诫我们,在人生的晚年阶段,应该避免做一些长期投入而短期难以见效的事情。

七十这句古训后面还有半句,那就是“七十不做衣”,指的是人如果活到七十岁以后,也就不必在花钱花心思来制作新的衣服了,因为年纪大,做了自己也享受不到了。

在过去民间类似的古训还有很多,比如“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指的是到了70岁后,不要留老人在家里住宿了,而八十岁了则不宜强留老人在家里吃饭,而90岁更是不要留着老人坐下来,总之意思是要顺着老人的心意,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不然发生了意外就麻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流传着许多富有哲理的俗语和老话,它们不仅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对后世子孙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所以很多都是有道理,并且值得后人参考的。

而这句“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种树”便是这样一条广为传颂的古训,它告诫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当明智地规划自己的行动,避免不必要的劳作和付出。

比如前半句“五十不造屋”是在告诫我们,在人生的晚年阶段,应该更加注重保养身体、享受生活,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因此,这句古训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

那么在新时代,如今的人普遍都很长寿了,平均年龄都是在70岁以上了,你认为这句老话还有没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