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作为一部集结了民间智慧的古代文献,其中的“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这一句,既是旧时代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丛林法则。尽管时代变迁,有些原则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不带兵

这一原则强调了将领在战场上,不能太过于仁慈,以保证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汉末有个大司马张扬,兼领河内太守。他性格温和,从不使用过于严厉的刑罚,下属有人造反,他都能忍。后来,张扬就是给部将杨丑给杀害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领应完全摒弃仁慈,而是要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兼顾仁义与军纪。

义不养财

“义不养财”则是对商人的一种警示,这里的“义”指的是道德、道义、公正等观念,在商业活动中,如果过分强调仁义,可能会导致商人在商业竞争中失去优势,从而无法积累财富。因为商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的过程,如果过分强调义气和仁义,可能会让商人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商人可以无视道德和仁义,而是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例如,在现代职场中,管理者需要兼顾严厉和仁慈,以保证团队的凝聚力;而在商业活动中,如果过分强调情感,往往会导致商人在商业竞争中失去优势。

情不立事

“情不立事”这一古训是在提醒人们,在面对大事时,过于情绪化或感情用事,可能会导致判断失误,从而难以成就事业。尤其是在决策时刻,当领导人过于受个人情感左右时,往往会忽视客观事实,从而做出不利于整体的决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追求成功时,应完全摒弃情感,而是要懂得掌握情绪。现代研究表明,情绪智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管理情绪的领导者,则更能赢得团队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仁不从政

“仁不从政”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本质,在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往往涉及权力的争夺,而仁慈的人往往会因为不忍心使用手段,而处于不利地位。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政治环境中的仁慈可能会被视作弱点,导致被他人利用或击败。

仁慈的人若要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在保持仁慈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智慧和策略,以便在激烈的斗争中保护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过了解“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这四句话,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为人处世的行为的规范。这些古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能机械照搬。在具体应用时,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灵活变通地去使用。

写到最后

《增广贤文》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这部古籍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句“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情不立事、仁不从政”更是凝聚了古人的许多智慧,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我们在传承古训时,应更多地去理解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将其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中,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