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道子,东晋的会稽王,草木皆兵的始作俑者。淝水之战时,司马道子出于对苻坚强大军力的恐惧,开始求神拜佛,在山林之间用草木札成人形,给自己心理暗示,未曾想司马道子自己没相信,远远观看的苻坚竟然相信了。

淝水之战后没过多久,东晋的太傅谢安就撒手人寰了,谢安一走,朝堂就出现了权力真空,会稽王司马道子迅速笼络了朝廷大臣,成为东晋朝廷新一任的权力中枢,在司马道子的身边围绕着一群无德无才的家伙,其中王国宝最受会稽王信任。

王保国的反复

王国宝的家世显赫,他的父亲是东晋大名鼎鼎的王坦之,当年简文帝病逝前,想要传位给权臣桓温,正是王坦之的阻拦,才让司马氏苟延残喘到今日,不过王坦之肯定想不到,父亲英雄,儿子却成狗熊了。

王国宝在朝中的权力也很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依附于司马道子,更是因为他是已故太傅谢安的女婿,与司马道子狼狈为奸后,王国宝做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成为当地显赫的“恶霸”。

司马道子二人的胡作非为引起了孝武帝的警觉,这个酒徒皇帝并非是为百姓出头,而是担心司马道子权力太大影响自己的皇帝宝座,因此他将殷仲堪放在了荆州刺史这个位置上,从东晋建国以来的历史看,谁掌握了荆州刺史,谁就掌控了东晋大权。

孝武帝以肉眼可见般的速度正在远离司马道子,朝堂上的每个大臣都能看得清楚,当然也包括王国宝,这个没节操的家伙果断抛弃司马道子,又成为了孝武帝的宠臣。

孝武帝司马昌明被杀

失去王国宝的司马道子对于人生有了新的看法,这个同样愚蠢的王爷在人情世故上是一点不懂,得罪完谢家以后,他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嘲讽桓玄的父亲桓温为贼,这让桓玄十分难受,仇恨的种子就这么埋下了。

不过司马道子再蠢,也蠢不过孝武帝司马昌明,司马昌明这个皇帝对于治国他是一窍不通,但是喜欢喝酒,每次喝酒都喝到酩酊大醉,而且喜欢说醉话,有一次喝多了,望着身边的美人张贵妃,司马昌明又开始胡言乱语了,说张贵妃已经快三十岁了,人已经老了,该到了被废的时候了,他还是喜欢更年轻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这么一句酒后的玩笑话,无心人听了也就呵呵一笑,有心人听了那就不得了了,张贵妃就是那种有心人,当晚就把三十五岁的孝武帝司马昌明闷死了。

孝武帝这一死,大权再次回归到会稽王司马道子的身上,王保国赶紧又投奔到司马道子麾下,这司马道子也是个“大度”之人,不仅不计较王保国的叛逃,反而继续把他当作心腹,重用王保国和他的族弟王绪。

王恭起兵

王国宝和王绪的掌权让孝武帝的大舅子,镇守在外的王恭非常不满,他多次建议司马道子废掉王氏兄弟,启用贤才,匡君辅国,司马道子哪里听的进去,完全当作耳旁风,但是王国宝兄弟却听进去了,对于王恭他们是又气又恨,却始终不敢下手除掉。

随着王国宝兄弟的继续作恶,王恭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和桓玄起兵,诛杀王保国兄弟,王国宝兄弟虽然执掌东晋大权,在政治上却是个幼稚儿童,眼看着王恭等人起兵相向,二人十分害怕,竟然主动辞职了。

掌控数万禁军的王国宝兄弟在敌人还未出发时就吓得辞职了,留给他们的只剩下死路一条了,为了平息王恭的怒火,司马道子果断的将这两个没用的家伙砍了,人头送达王恭处,王恭退兵。

失去了王国宝兄弟,司马道子又启用了宗室子弟司马尚之兄弟,这兄弟二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欺负小皇帝晋安帝,作为舅舅的王恭当然不愿意了,于是在豫州刺史庾楷的劝说下,王恭又起兵了。

荆州刺史殷仲堪当然也不能闲着啊,他以杨佺期为先锋,带着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建邺杀来了。

结果,跳的最欢的庾楷一上来就被揍得人仰马翻,跑到桓玄处躲起来了,而杨佺期和桓玄则击败了司马尚之兄弟,用不了多久就能攻进建康城了。

刘牢之反叛

就在这个时候,王恭最信任和最依赖的武将刘牢之被司马道子的世子,十六岁的司马元显劝降了,这个在淝水之战立有大功的名将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反叛,刘牢之的叛降直接造成了王恭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领头羊王恭,外面又有名将刘牢之的北府军,殷仲堪无奈,带着杨佺期和桓玄回到了荆州,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完全不服从朝廷的旨意了。

就在司马元显思考着怎么消灭殷仲堪的时候,身后却着火了,“五斗米道”的孙恩带着他的信徒造反了,还杀掉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声势浩大。

司马元显不得不让谢琰、刘牢之领兵平叛,为了加强东晋兵马的实力,刘牢之四处征兵,刘裕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北府军,并在平定孙恩之乱中立下大功,很受刘牢之赏识和信赖。

桓玄崛起

就在平定孙恩之乱时,荆州的“铁三角”也开始内乱了,桓玄利用荆州发大水,殷仲堪开仓赈粮的时机袭击了殷仲堪最后的粮仓巴陵,随后开始对殷仲堪出兵,城中无粮,殷仲堪抵抗不住桓玄的进攻,竟写信欺骗杨佺期,以粮草充足为由诱使杨佺期来救,此时也受困于大水缺粮的杨佺期不得不前来救援,结果被殷仲堪戏耍,万般无奈,杨佺期战死,殷仲堪自杀,荆州被桓玄收入囊中。

拿下荆州,桓玄出兵建康,司马元显只好派遣刘牢之前去迎战,结果常年受到司马元显排挤的刘牢之又反了,投奔到桓玄麾下,不费一兵一卒桓玄就完成了当年他父亲桓温的伟业。

不过桓玄的志向显然要比桓温高了不少,他不想当权臣,更想当皇帝。进入建康以后,他就斩杀了司马元显和司马尚之兄弟,毒杀了会稽王司马道子,剥夺了刘牢之的兵权。

刘牢之害怕了,又想反了,可惜这一次他的手下不愿意跟随他了,参军刘袭批评他反反复复,毫无信义可言,刘牢之担心自己的家人,连夜派遣儿子刘敬宣去京口接人,结果刘敬宣迟迟未归,刘牢之内心那个煎熬啊,跑了,然后自杀了。

刘牢之一死,北府兵旧将成为桓玄案板上的肉,刘袭等人接连被杀,剪除掉各种威胁以后,桓玄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开始称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裕造反

桓玄称帝,正事不干,游山玩水倒是不亦乐乎,早就对桓玄称帝不满的刘裕联合何无忌等人举起了反叛的大旗,从京口出发,直奔建康。

刘裕只有几千兵马,但是桓玄对于刘裕有一种内心的恐惧感,早在未称帝前他就咨询过刘裕的意见,刘裕当时极力的劝说桓玄称帝,为了就是让他尽失人心,自己好在京口揭竿而起。

如今,刘裕反了,不满两千人的刘裕与何无忌大军在江乘击败皇莆敷,斩杀数万桓玄军,威震建康,此时的桓玄更慌了,面对刘裕的两千人马,他竟然开始防守了。

连进攻都丧失勇气的桓玄,防守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最终被刘裕攻进建康,桓玄败走,留在建康的桓氏宗族就倒霉了,全被刘裕斩杀了,一个没留。

失败后的桓玄极其惶恐,打算入蜀躲避,结果遭到埋伏,桓玄身中数箭被杀。

桓玄被杀,刘裕成为东晋朝廷的下一个权臣,与王敦、桓温、苏峻、桓玄等人不同的是,刘裕这个人心狠,没有那么多虚伪的魏晋风骨,对待前朝子孙他向来是斩尽杀绝,一个不留,或许是他担心重蹈苻坚的老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