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出地址

广州博物馆新展“无边光景一时新——近代广州城市生活展”

广州博物馆新展“无边光景一时新——近代广州城市生活展”里,有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程天固,他与广州市首任市长孙科、推动广州考古事业发展的林云陔,并排放在了展厅第二篇章“启智育新”的C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里对程天固的介绍仅有100余字,甚至没有一件实物展品。其实,当年以程天固为代表的一群留学生,他们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及思想,并实践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与他们有关的“展品”,不在展厅内,而在广州城,在寻常巷陌,在我们的脚下。

今天,请跟随广博君的脚步,我们走出广州博物馆,走进一座更大的“广州博物馆”,看看民国时期广州的新变化。

一条沥青路,民国新鲜事

走出广州博物馆的大门,你会看见三条铺满黑色沥青的路。我们熟悉的沥青路,在民国时期可是一个新鲜事物。

时间回到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并颁布《广州市暂行条例》,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建立新市制的城市。“城市化”刚起步的广州,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当时广州城内的马路多是用花砂修建,这种材质硬度低,极易损坏。到了春夏雨水频繁的季节,情况则更为严重,常常东边的马路刚修好,西街的路面又损坏了。修路扬起的滚滚烟尘,是当时广州市民的“独家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曾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延长路面的“寿命”,但还是失败告终。频繁修路不仅浪费大量资金,还给市民出行增添了不少麻烦。程天固出任工务局局长后,带人多次实验测试,最终确定用腊青(沥青)铺路,广州浩浩荡荡的养路计划也正式启动。

程天固

考虑到资金不足等现实因素,程天固决定优先从人员密集的商业中心开始铺设沥青。为了更好地保护造价不菲的沥青路,像铁轮、超载这类的“马路杀手”行为都被严禁取缔。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广州的路面改造完毕,但市民们的确感受到,马路上围蔽修路的次数逐渐变少,雨天出行也不那么提心吊胆了。

“含洋量”高达80%的新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修路养路只是广州近代城市建设中极小的一步,那整个城市如何发展、怎么布局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第一个面对这道难题的人,就是留美回来的孙科——广州设市之后第一任市长。

孙科

为了打造更具现代城市气息的新广州城,孙科放弃从省政府或从前广州市政公所里选人,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当时留洋归来的留学生。在西方教育的熏陶下,留学生了解最新技术,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是还没染上一些官僚的恶习。

当时广州市政厅下属有六个局,分管财政、教育、治安、城建等方面。这六个局的第一任局长清一色都是留学生,如财政局长蔡增基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卫生局长胡宣明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博士;工务局局长程天固在美国加州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及军事全科,并获得硕士学位。

1921年广州市政厅组织架构

除了由懂技术的留学生主持大局,这六个局的课长、课员80%以上都为留学生。从封建的科举取士,到大批录用留洋归来的学生,短短10年时间,一个地方政府官员的结构转变如此之大,不得不佩服孙科的魄力。

或许连孙科自己都没想到,当年他选出来的这些留学生,为后续广州城市化发展埋下了巨大的能量。

拒绝“西式发展”

也是一种新发展

当年广州市政厅下属六个分局中,与城市建设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工务局,而第一任工务局局长正是程天固。工务局的职能范围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到区域规划、建设新功能区,小到修马路、拆危房,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忙”字。

1921年广州市工务局各部门及职责

程天固两次担任工务局局长都给广州带来了新气象:

第一次任期内,他给广州的城市建设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改造老城区、规划广州交通、开辟新式马路、整理沟渠……这一系列有力地市政建设,令广州打下了近代化发展的快速烙印。

第二次任工务局局长,程天固不再采用零星建设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注重整体规划,选出主要项目重点建设,同时写下了《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一书,明确自1929年6月起,未来三年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

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当年的市长孙科有意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H.K.Murphy)参与设计。墨菲曾为中国规划设计了多所大学校园及主要建筑,如沪江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长沙湘雅医学院、金陵女子大学等。

亨利·墨菲

程天固看了墨菲的规划方案后,连连摇头。晚年的他曾在《程天固回忆录》一书中回忆到:

曾由孙科介绍一式美国所谓专家名么霏,他要酬劳美金十万元之多。经我与他详细谈过数次之后,我觉得他的理想不太近于实际,其心目中所拟设计是仿效美国式的那种平地做起的设计,与我国内市情相距太远,故此未敢聘任,其他条件如酬金奇昂,尤其余事。

程天固这位留美归来的留学生,的确不负孙科当初的期望,不仅勇于接受新知识,却也不照搬西方现成的建设方案,勇于拒绝不合适的新事物。

他认为,广州是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城,发展重在传承,墨菲的方案却把一份属于广州人的情感纽带生生斩断。方案内,墨菲计划效仿美国城市建设,将大量的建筑直接推平重建。站在建设者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个快速省事的方案,但广州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就会因此损毁。

在程天固的极力反对下,孙科放弃了聘请墨菲的想法。这次“争吵”过后,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被保留下来,后续的建设工作也越走越顺。程天固带着他亲手组建的工务局,秉承“传承广州特色”的原则,一步步践行他在《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写下的“承诺”:

广州城各种狭窄的内街按规划逐条拓宽,方便人力车、自行车通行,缓解了主干道的行车压力;

内港堤岸、码头、珠江铁桥(海珠桥)逐步建成,不仅提升了航运能力,带动经济发展,也让更多“河北人”离开原来的“老破小”,尝试南下生活;

此外,一座座公园、图书馆、市场、平民宫等公共场所的建立,渐渐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一生为公众和社会做事,以掌工务局一职,为最兴奋而痛快……后无论我任市长也好,长实业部也好,做什么大使也好,我一回忆到任工务局长时,比较上,我都认为是一生最称心快意之事。”

——《程天固回忆录》

民国时期,大量留学生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学成归来后有力地推动了广州近代化进程,各种西方文化也随之走进了老广的视野,老广们逛百货、吃西餐,用上了香水、开启了“上衣下裙”的穿搭风尚……这些新兴的生活方式,让当时的广州,逐渐有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缩影。

新展“无边光景一时新——近代广州城市生活展”,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小物件,组成了一张巨幅的民国广州生活拼图。欢迎大家走进广州博物馆,走进20世纪最初30年的广州,共同感受那些留洋归来的学子带给这座城市的巨变。

撰稿 | 张莉岚

排版 | 刘孟媛

摄影 | 陈劭安

欧阳威(志愿者)

校对 | 邓颖瑜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